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城市更新熱潮:藝術區如何串聯城市空間?

上海城市更新熱潮:藝術區如何串聯城市空間?

萬科將在上海長寧打造創意地標「哥倫比亞公園」

【導言】城市更新近來年成為全球各個中心城市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它是指興建或更新著名的藝術古迹或工業空間,並利用這些空間去改變相鄰地區,令其成為更高價格的物業、文化旅遊景點、中央商業區、以及主要零售和娛樂區。城市更新的參考案例包括倫敦的南岸、金絲雀碼頭、國王十字街,漢堡的港口新城,東京的六本木等。

也有人說,中國現在就是世界最大的建築工地,中國的主要城市都興起著建設熱潮,房地產價格不僅成倍增長,其中以「文化導向」的城市更新,也將對中國的社會文化帶來深遠影響。

資本助力加速上海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這一概念在近年來的上海,正在由於資本的助入也正在形成一股熱潮。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一個同時貼有經典與潮流標籤的項目拉開了帷幕。近期,位於延安西路1262號的上海萬科城市更新項目——哥倫比亞公園正式發布。

延安西路1262號,這對於很多在上海居住的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原來是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以下簡稱上生所),同時也是孫科住宅、哥倫比亞會所等眾多老建築的聚集地,但極少人能夠走入其中一窺芳澤。

這其中的建築並非同一個時期所造,風格也各異。它最早是作為外國移民的休閑娛樂中心,於1924年建造了美國鄉村總會,包括哥倫比亞會所、泳池、海軍俱樂部。解放後,被上生所拿來用作生產疫苗的基地。

孫科別墅

在這些老洋房中,1924年建造的哥倫比亞會所年代最為久遠,該建築原為美國領事館為在滬英美僑民設置的集休閑、娛樂、生活的社交場所。而1930年由匈牙利籍斯洛伐克裔鄔達克設計的孫科別墅,既是鄔達克的經典之作,也是當時30年代上海精品住宅的代表之作。

海軍俱樂部古建

游泳

健身房外部

如今,上生所把這塊歷史建築保存完好的園區交給了上海萬科來進行城市更新: 2016年,上海萬科與上生所對延安西路1262號進行了整體交接,這個見證了上海90多年風雲變遷的園區,將在此後二十年由萬科對其進行經營管理。此舉也意味著作為長寧區乃至上海城市的新的城市更新標誌性項目,上海萬科將接過延安西路1262號的「鑰匙」,邁上主城區城市更新之路。

「打造一個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城市客廳,」這是上海萬科對於這個項目的構想。

該項目所在的長寧區,在上海中心城區中創新和產業園分布數量名列前茅,擁有大大小小40餘個創意園,充滿濃郁的創新氛圍。但是各創意園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有所欠缺。正因此,萬科期望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客廳,依託產業服務品牌星商匯的資源,引入文創、餐飲、時尚等更為豐富的業態,打造一個工作與生活融合的空間。

常年研究上海歷史和經典建築的博客主「1949大典老牛」說,「將來,從番禺路到新華路一帶,上世紀以來聞名遐邇的哥倫比亞生活圈,隨著孫科別墅的修繕開放,將變得面貌一新。這裡的歷史人文氣息,旅遊休閑品位,相信絕對不亞於新天地、田子坊、思南公館。」

簽約儀式上,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萬科上海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兼上海萬科總經理張海表示,面對城市更新的必然趨勢,萬科已提前布局拓展商業、產業、養老、教育、租賃等複合領域,始終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開拓創新的理念,踐行城市配套服務商職責,充分做好準備去實現歷史建築和文脈的保護、城市功能的活化、城市空間的共享和存量資產的升值。

上海時裝周開幕夜:萬科浪花攜手劉毅「光物種」藝術項目首亮相「哥倫比亞公園」

「造屋 x 築人」上海城市微紀錄影像展5月亮相哥倫比亞公園

「不只是讓所有來賓重新體驗一番舊時大家族生活繁榮風雅的景象,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在城市更新的歷程中要保護珍貴的歷史文脈,並用契合城市和時代的方式去發揚和傳承,」這是萬科對城市更新的理解,也是它的優勢之一。

「哥倫比亞公園」整體效果圖

據悉,上海萬科產城公司接手該項目後,將與當今明星建築設計大師雷姆?庫哈斯合作。雷姆?庫哈斯曾獲2000年普利茲克獎,是當今最富有浪漫及烏托邦色彩的建築師,也是建築師中的藝術家,而其氣質與延安西路1262號的文化基調相匹配。

大師的理念為在現有的建築中注重引入新建築,並對原有建築引入變化,通過刪減、改造及增加的處理手法,改善空間關係同時創造了更多新的商業、文化空間及創意辦公環境。

而對於延安西路1262號內的歷史保護建築,則是通過一種積極的手段,讓新、舊事物在這裡碰撞交織,彼此間相互豐富充實,從而讓項目變得充滿生機活力與魅力。將延安西路1262號由工業園區轉型成一個有辦公與商業功能的具有魅力的公園環境,並融合時尚、文化與藝術元素。

從單一的藝術區走向更廣闊的城市空間

一方面是藝術區的建設在上海依然方興未艾,而一方面,上海擁有的更為廣闊的、分散在城市不同區域的老洋房、老工業遺址正在成為一個又一個城市更新新的發聲場域。

提及蘇州河,大家並不陌生。蘇州河是上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城市水路,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發展的中心,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後來,又用 100 年時間成為搭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蘇州河下游近海處被稱為滬瀆,上海市簡稱也是來源與此。

時至今日,文化已經被視為一種獨特而重要的社會資源,上海最早的藝術園區:莫干山路50號(M50)便位於蘇州河畔,可以說,蘇州河正是這樣一個具有獨特歷史場景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單元。

位於新閘橋邊的南蘇州路1247號,看似不起眼、和周圍環境融合在一起的倉庫建築實際卻有著百年的歷史:它據說曾是杜月笙的私家糧倉,但與其不同的是,在杜月笙之前,1247號還曾是「中國通商銀行第二倉庫」。無論是中國通商銀行還是杜月笙,都是上海歷史上濃墨重彩、極其精彩的一筆。

蘇州河畔「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全新開啟

2017年5月29日,這座百年倉庫重獲新生:「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全新開啟,項目由成功打造了盧灣區的特色創意園區 8號橋的上海八號橋文化策劃,短短48天的項目改造,不僅僅保留、還原這棟擁有百年歷史的倉庫建築,重尋回它的歷史價值,還賦予了其更多的人文和藝術價值。

美國的 Sasaki 事務所贏得上海蘇州河改造設計競賽項目

一場更為大規模的蘇州河的城市更新正在進行中

如果說,「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僅僅是悠久歷史的蘇州河文化改造的中的一個新聞事件與縮影,而一場更為大規模的蘇州河的城市更新正在進行中:有消息指出,美國的 Sasaki 事務所贏得了上海蘇州河改造設計競賽項目,此次的改造項目,將賦予其全新的商業和文化功能,催化整個面城市的更新。蘇州河兩岸區域懸殊的經濟狀況因為靜安區和閘北區合并也得到了緩和,這大大地推動城市更新的全面進行。項目的的主要出發點是,將濱水區延展到相鄰的城市街區,創造出更多的公共空間。城市流域文化的劃分還將加強與附近點的聯繫,就像火車站和 M50 藝術區的連接。

藉由新空間的開幕以「藝術如何介入公共空間」為主題的研討會也同時展開:研討會由藝術評論家、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徐明松主持。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教授,上海美術學院博導、近現代藝術文獻博物館館長李超教授,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李翔寧教授,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院長張同教授,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文匯報資深記者張立行,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葉芃和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洪健出席研討會。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李翔寧指出:「這些年大家覺得藝術應該成為一個城市推動力,比如像深圳的華僑城創意園區、上海西岸,以蘇州河邊兩岸系列的藝術空間,這些都是屬於集合型、團塊式的對城市發生作用,而現在人們對於藝術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光說像北京的798,或者是m50這樣集合性園區,我覺得也需要分散在城市的各個階段,各個地段遍地開花的這種狀態。「

「以前我們是經常把一個城市比作幾個板塊,它會有一個特別的藝術區、生活區、商業區,那麼現在就是把藝術區、生活區、商業的功能都打散了,然後揉在一起、變成一種碎片化和像素化的處理,就像我們把紅色、藍色和綠色其實是變成非常細的這個均勻分布的這種狀態,這種層面上看上海的各個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美術館和藝術空間是一種新的補充。」

在他看來,針對上海2040年的發展規劃:提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更強的是上海在文化上的吸引力:「實際上對於我們的文化、藝術空間的要求是從大型的美術館到路邊的各種各樣小的這種藝術空間,在各個層次上都應該展開。」

蘇州河畔「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

首展「鳶緣——法蘭西藝術之旅特展」

城市藝術空間面臨錯位競爭

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眾對於藝術的需求愈發旺盛,以前青年人喜好獃在咖啡館,現在則喜好周末去美術館看展。而據統計,上海公共藝術空間有1300多個,所以他指出:「城市空間也面臨著錯位競爭。」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首先對於工業遺存的如何處理與轉化成為一大難題。藝術評論家徐明松指出,當下城市更新過程中,工業遺存轉化為藝術功能空間的改造思路和做法所在多有。然而在當下新一輪都市更新過程中,如何真正摒棄大而無當的空間改造,改變重形式輕內容的「蚊子館」現象,提升藝術介入空間的品質,委實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上海實際上是藝術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但是面臨的問題是藝術資源非常碎片化」上海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史論系主任李超近年來主要研究都市藝術資本這一課題。在他看來,當後工業遺址變成了一個城市更新的看點,那麼就應該思考:這個空間背後實際上它承擔的社會使命是什麼?

如何在工業遺址上新的藝術空間里激活氛圍?李超強調,這些城市藝術空間要成為重新打造成為整合城市藝術資源的平台:「上海藝術資源需要整合,像博物館、名人故居、美術學院、媒體、藝術家等可以強強聯手,這些就需要有一個平台,而展覽正是這麼一個平台,它就起到盤整、激活城市藝術資源的作用。」

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認為,藝術也應該承擔社會進步、社會創新的職責,當年蔡元培就希望用美育來替代宗教。藝術還應該考慮如何讓公眾參與進來,他通過像威尼斯雙年展等案例,藉以佐證城市藝術空間的再生和發展,有賴於創意文化的深化以及品牌行銷的策略。

「與專門的美術館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老建築是有溫度的」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院長張同看來,藝術館在城市當中,是一個有溫度的空間:「城市的文化藝術的發展從這些古老建築的變遷上也能體現出這座城市文化藝術認知的水平。」

「如今人們到美術館不是單純地來看一幅畫,而是希望通過作品尋求啟發,或者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凈化。它雖然是一個提供了物質界面的空間,但是它裡面的內容對城市的發展、對城市、市民、家庭、社會的觀念發展它是提供有溫度的內容,在這空間裡面,向外面散發和傳播的。」張同指出:「對於社會需要有一種關懷,與社會發展要建立起關係,藝術介入並不是好像我們簡單的去理解用什麼樣的藝術家?用什麼樣的策展思路?在這個空間怎麼呈現,可能它的作用會更大、更立體、更全面。」

「城市的藝術要介入生活,藝術融入生活已經是一種趨勢。藝術不光是做陽春白雪,同時也要走下里巴人的路線。如何和青年人的這種非常靈活的這種口味能夠結合起來,實際上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手段能夠讓年輕人通過這種文化可以慢慢的引導他們、疏導。」 在李翔寧看來,作為一個藝術空間,還應該考慮如何在雅俗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策劃展覽時要考慮社會背景,多了解青年人的喜好、訴求,這樣才有可能通過藝術吸引青年觀眾。」

毫無疑問,以文化導向的城市更新正在被決策者視為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概念,而能否打造成為商業、人文、藝術與文化多贏的局面也有待時間的檢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建盞在收藏圈頗負盛名 鑒別真偽成收藏關鍵
方寸間的漢風神韻
龍泉青瓷日本開展 日本陶瓷學家曾對龍泉古窯磕了三個頭
魔幻鏡頭 風雲紐約——評田益賓的攝影近作《我們的紐約》
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適於心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靈感 娛樂 創新——吉里 國際藝術區
從紐約藝術區的變遷看切爾西區與高線公園的相互影響
是貧窮,讓北上廣的藝術區遍地開花
從林芝嘎拉到南港島藝術區,三月送自己一場旅行
巴塞羅那:藝術區的藝術公寓
除了北京798藝術區、大同雲岡石窟,文化底蘊豐富的知名旅遊地
袁泉和夏雨低調現身藝術區,夏雨的打扮讓網友懷疑季節
首屆「獨角獸藝博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行
宋庄北塘藝術區一處幽靜文藝小院落 體味空氣中處處充滿浪漫風情
小洲藝術區舉辦「版畫十人邀請展」
《出 彩》宋嬌油畫作品展亮相於北京798藝術區虹牆畫廊
達沃斯論壇熱議數字經濟 藝派藝術區塊鏈受關注
北京798藝術區,帶你領略藝術的無窮魅力!
榮寶齋畫院馬海方人物畫工作室師生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行
劉之強出席736藝術區暨「冀台同韻美麗邢襄」 邢台文創論壇
探索藝術區的咖啡店,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5分鐘畫像藝術家為明星畫漫畫火遍整個藝術區,引「粉絲」圍觀
北京·798藝術區·風吹,落葉和花謝
北京798藝術區的懷舊與時尚
「畫了」袁慧銘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