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曉芬炮轟院線,中國電影背後的這潭水有多深

安曉芬炮轟院線,中國電影背後的這潭水有多深

談起近期最火爆的院線大片,恐怕非《加勒比海盜5》莫屬。

這部耗資3億美元的好萊塢優質IP,距《加4》上映暌違六年之後,又一次闖入了廣大影迷的視線之中。

在院線佔比多達市場份額一半的情況下,《加5》公映首日票房進賬1.59億、首周票房4.67億、截止到現在,累積票房已達8.14億人民幣,按現在的票房走勢來看,如無意外突破10億大關只是時間的問題。

與《加勒比海盜5》這艘票房巨輪在院線市場橫衝直撞的高姿態形成反差的,則是國產電影在院線上的全線潰敗。

除了接近放映尾聲的口碑力作《摔跤吧!爸爸》突破10億票房依舊堅挺以外,其他國產電影的情況只能用慘淡來形容,沒有一部電影的院線排片達到10%。

早在5月26日《加5》大規模首映當天,著名電影製片人,同時也是上映新片《夏天19歲的肖像》的總製片安曉芬就對這種情況發表了長微博『求排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國產電影第一次向好萊塢大製作開炮了,從馮小剛評價《速度與激情7》「看不到人心」、到方勵直播下跪為與《美國隊長3》同期上映的《百鳥朝鳳》求排片,再到今天的安曉芬微博炮轟院線,從表面上看,好萊塢電影正在院線利益最大化的助推下一步步蠶食中國電影的生活空間。

然而,真實情況真的像安曉芬微博說的那樣,『國片死在起跑線上』嗎?

未必!

中國電影背後所面臨的危機,遠不是一句院線排片就能講得清,大環境、製片方、觀影人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國片危機漩渦中的參與者與旁觀者。

GIF/712K

大環境:放寬進口電影配額、維護中國電影總票房增長

從1994年首部進口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開始,中國電影的『引進片之路』已經走過了23年的道路,每一次放寬進口電影配額的背後,都會引發國內電影市場的一次重新洗牌。

亡命天涯海報

在這段時間裡,進口電影憑藉著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口碑在觀影人群中迅速發酵,開始與國產電影並駕齊驅,成為國產電影票房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

排除廣電總局一直否定但始終存在的國產電影保護月,縱觀全年電影市場的份額佔比,進口片在非寒暑假時期的票房佔比,遠超同期國產電影。

以2017年上半年為例,總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進口電影佔據6部,國產片4部,而這4部國產電影,全部集中在了春節檔期的觀影高發期,反觀處在其他檔期的國產電影容量,大部分還是穩定在1.5億—4億之間。

從現在內地電影市場現況出發,經過了過去幾年間迅猛的票房增長,整體市場開始飽和,趨於平緩,在2016年全年,中國電影交出了454.9億的票房成績單,但這一成績卻離2016年年初所制定的600億目標相去甚遠,要知道,2015年的全年總票房,已經達到了440.69億元,2016年全年票房增長從雙位數跌至3.22%,這也令2017年的最終電影票房蒙上了一層陰影。

排除電商票補退潮等場外因素,2016年整體電影難尋爆款,優質檔期缺乏大IP電影促進才是票房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鑒於這種情況,為了完成2017年的全年任務,國家難免會放入一些進口大製作炒熱市場,這也造就了今年6月份一周一強片的現狀。

另一方面,現在除了原有的34部進口電影配額,其他諸如分賬片、合拍片的電影類型也紛紛大行其道,在不佔用進口電影配額的情況下,也進一步擠壓了國產電影的生存空間。

製片方:利益驅動、甘冒風險搶佔有利檔期

自1995年第一部賀歲片《紅番區》引進中國內地開始,經過了諸如《甲方乙方》等多部電影的累積與嘗試,類似『賀歲檔』這樣的檔期概念早已開始慢慢在人群中發酵形成。

縱觀近幾年中國電影票房走勢,凡是取得高票房的本土電影,一般都集中在春節『賀歲檔』(《美人魚》、《泰囧》)、『暑期檔』(《捉妖記》)和十一『黃金檔』(《夏洛特煩惱》)三個檔期上。

在此期間,由於充裕的休息時間,人們大多數不吝於用一場電影票來放鬆自己,這也是造就電影高票房的一大有利因素。

但上述三個檔期因為太過搶手,大部分時間都屬於大製作電影角逐的舞台,於是一些相應較弱的宣發公司和低投資電影,則把眼光放在了次一級的諸如情人節、端午節檔期上。

本次包括由安曉芬監製的《夏天19歲的肖像》、陳嘉上《蕩寇風雲》和蔡康永《吃吃的愛》等電影,主要集中的消費意圖就是在『端午檔』檔期上。

儘管佔據有利檔期,但相應風險也同樣並存,與上述的三大黃金檔期進口電影無法參與不同,在小檔期上,國產電影極有可能遭受到進口大製作的狙擊,雖然不乏能夠賺的盆滿缽滿全身而退的電影(在《變形金剛4》的狙擊下,《分手大師》口碑雖然兩極化嚴重,還是取得了6.6億票房成績,),但大部分電影還是難免淪為炮灰,慘淡收場的命運。

雖然前途渺茫,但每年仍會有不少製片公司抱著搏一搏的心態,跳入這場電影資本的競技場之中,以期可以收穫回報。

觀影人群:觀影趨於理性、口碑化觀影、主要興趣集中於大IP製作

對於近幾年的國產電影,觀眾的觀影體驗大多數只能用『且罵且看』來形容。

以2017年『賀歲檔』四部強片為例,除了韓寒執導的《乘風破浪》,其他電影的豆瓣均分都沒能超過6分的及格線。

雖然現在就票房來看,『賀歲檔』暫時未受太多波及,但對於觀影質量的評價,已經開始影響國產電影的最終票房成果。

在2016年10月的國慶檔期中,主旋律動作電影《湄公河行動》正是憑藉著口碑優勢,票房曲線低開高走,成為2016年少有的國產10億+電影。

慢慢形成的觀影習慣,使得觀影人群逐漸趨於理性,如以往《富春山居圖》等電影的爛片營銷模式,放在今天未必還能行之有效,而充斥著粗製濫造的濫竽充數之輩,也正在一步步腐蝕著內地觀眾對國產電影的信任。

就今年4月檔的幾部電影質量來說(記憶大師、喜歡你、春嬌救志明、拆彈大師),總體呈現可喜的上升趨勢,但也正因為『狼來了』效應,幾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都未能達到預期,這恐怕也是觀眾對於國產電影信任危機的一次集中爆發。

反觀進口電影,因為份額有限,大部分進口片都是國外的優質IP,雖然故事內核難免大同小異,但流暢的故事情節和出色視覺效果,還是可以令這些進口電影保持著一定的口碑水準,被內地觀影人群所接受。

國產電影現今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絕不是一條簡簡單單的微博,一句輕飄飄的『求排片』就能解決的,院線作為一個盈利性場所,能最終決定它排片的也絕不是什麼場外因素,而是實打實的利益。

說白了,拋開宣傳通稿、對外營銷的重重外殼,國產電影最終要面對的,依然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

在現今這個社會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不存在什麼懷才不遇,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真正可以帶給觀眾期待的表現。

讓電影回歸電影,讓質量佔據主導,方能成為最終注入國產電影這片死水中的一股清流,畢竟,一部好電影所創造出的價值,最終都會轉化為利益回饋給它的創作者們。

所以,望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洞 的精彩文章:

TAG:影洞 |

您可能感興趣

這4部國產電影中的景色,美到極致!
中國很多部電影,少有電影能夠稱為偉大,但這部電影做到了
中國國防部力推的電影,厲害了,黑馬逆襲全球圈粉
黑豹、古墓麗影 3月的電影院,居然有這麼多好看的大片!
平庸的片名,爆裂的內在,這部電影顛覆了中國觀眾對美國片的印象
今年的賀歲電影這麼多,終於有一部口碑炸裂勝過戰狼系列的電影了
這部電影,給了中國恐怖片市場一個響亮的耳光
《黑豹》這部電影打破了漫威超級英雄流水線的評價,精彩且有內涵
漫威電影大年初一上映,但不在中國
中國翻拍韓國電影,這次大冪冪贏了?
《紅海行動》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哭的電影,致敬中國的軍人!
這麼野的華語片,電影院看不到
中國電影VS美國電影,到底差距在哪裡?
在德國影院看中文賀歲電影,順便贏中德往返機票,這是最後一天!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全國影院輝煌呈現
新年電影好片連連,吉林劇場國際影城火熱爆映!
美國總統炮轟電子遊戲/電影,年輕人不高興了
弩哥最愛的電影,影史上一部偉大的公路電影,堪稱鼻祖!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
一部偉大的青春片!涵蓋了幾乎所有美國電影的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