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紅領巾是怎樣染紅的|大象公會

紅領巾是怎樣染紅的|大象公會

絕大部分在中國上過小學的人,都曾在童年時代佩戴過烈士鮮血染成的紅領巾,發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文|肖牧





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




在中國上過小學的人,絕大部分都加入過少先隊,聽老師如此解釋過紅領巾的意義。




對今天的小學生來說,少先隊的存在感並不特彆強,更重要的是象徵和儀式意義,像烈士鮮血這樣的神聖敘述並不多見,給人印象極為深刻。




▍雛鷹假日小隊少先隊員扶老奶奶「

過馬路

/

圖片來源:《中國少先隊 50 年》



紅領巾是哪裡來的?它為什麼會成為少先隊的標誌?少先隊一直都只是一段戴紅領巾、參觀烈士陵園的童年回憶嗎?




來自帝國主義的紅領巾



「少先隊」在社會主義國家普遍存在,除了蘇聯、中國的少先隊,還有朝鮮的少年團、越南的胡志明少先隊、古巴的何塞·馬蒂先鋒組織、東德的恩斯特·台爾曼少先隊等。





▍蘇聯少先隊員行隊禮——舉手禮:右手五指併攏舉過頭頂,代表五大洲無產階級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這些兒童組織的感官特徵高度相似,全都以「時刻準備著」為口號,以舉手禮為隊禮,以紅領巾為標誌,尺寸、顏色也幾乎完全相同。中國人熟知的《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旋律也照搬自蘇聯少先隊隊歌《燃燒吧,營火》。




▼ 蘇聯少先隊合唱的《燃燒吧,營火》






這些共同點,很容易讓人認為少先隊是共產主義的特產,起源於無產階級祖國蘇聯。



然而,作為蘇聯的死敵,德意法西斯也擁有類似的兒童團體。





1933 年 5 月 1 日,柏林盧斯特花園,希特勒青年團。希特勒青年團是繼希特勒衝鋒隊後德國納粹黨設立的第二個青年組織,成員人數占當時德國青年的 98%,旗下包括同名的希特勒青年團、德國少年團、德國青少女聯盟和德國少女聯盟。




希特勒於 1925 年創立德國少年團,墨索里尼在次年創立巴里拉團,二者都成為有強烈意識形態色彩的全民性兒童組織,服從一黨指揮,其標誌同樣是領巾,只不過德國人用的是黑領巾,義大利的領巾顏色是當時國旗用的天藍色。



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家和法西斯國家都有這樣的組織?




和共產主義一樣,少先隊並非由蘇聯人發明,而是布爾什維克引入並加以創新改造的舶來品,和法西斯兒童組織有共同的源頭——童軍。




童軍曾譯作「童子軍」,最早創立於 1907 年,是一種組織露營、旅行、掌握實用技能和團隊合作來培養青少年的民間團體。創始人是英國人羅伯特·貝登堡,曾參加過南非布爾戰爭,從軍旅生涯中總結出了這套教育方法。




貝登堡為童軍設計的制服,源自他的戰爭經歷。




20 世紀初的英國童軍。早期童軍以打結來固定領巾,1923 年,美國人開始使用領圈(woggle)固定領巾,這種用金屬圈代替打結的做法在童軍中流行,並延續至今。




童軍的制服和裝飾,採用了布爾戰爭發生地南非的警服樣式,包括其中的領巾。童軍對這塊方巾的顏色並無要求,對摺為三角形後系在脖子上,且有包紮傷口、充當繩子和口罩的實用功能。





1944 年 7 月 25 日,英國伯克郡,右一為在女童軍軍營中洗衣服的伊麗莎白公主(後來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童軍組織培養青少年的做法受到各國歡迎,貝登堡設計的童軍制服也流行開來,領巾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蘇聯的少先隊,就是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吸收童軍組織的產物。




俄國第一個童軍組織「Бобр Bobr」誕生於 1909 年。各地童軍被共產黨逐一收編後,在 1922 年成立了統一兒童組織「全聯盟共產主義少年先鋒隊」。




少先隊的口號「時刻準備著」(Always Prepared),即改編自童軍的銘言:「準備好」(Be Prepared)。




也有一些沙俄童軍組織抗拒改造,20 年代後長期流亡海外,直到 1945 年,流亡中的俄國童軍都是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的會員組織。





斯大林和瑪姆拉卡特·納漢戈娃。瑪姆拉卡特·納漢戈娃是少先隊勞動英雄,因為在種植棉花的工作中表現出忘我精神而獲得列寧勳章。




德國少年團和義大利巴里拉團,也依照童軍形式創立,因此外觀與蘇聯頗為相似。




在中國,童軍的起步也未落後西方太多,早在民國初年,武漢、上海的教會學校便有了童軍。1915 年,童軍在上海遠東運動會亮相,引起教育界廣泛重視,全國各地相繼自發建立童軍組織。




中國童軍同樣以領巾為標誌,規格為八公尺見方。除了將銘言「準備好」改為中國化的「智、仁、勇」之外,它的組織形式、主旨與活動內容完全模仿自英國童軍。




不過,中國早期童軍財源狹窄,大多由組織者自掏腰包,常面臨經費困境,因此發展緩慢。




中國童軍組織的騰飛,尚有待列寧主義政黨的改造和加持。





由倫敦童子軍聯合會用書翻譯而來的《童子軍結繩法》,1916 年修訂本




列寧主義革命童軍



童軍在中國快速擴張,起源於 1920 年代中期的廣州國民政府。




此時的國民黨已完成「聯俄容共」,接受了蘇聯的列寧主義政治教育,對傳統童軍並無好感,甚至視其為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工具。




不過,當時國民黨也發現了童軍「重紀律、有組織、最富革命性」的特點,可以「以本黨所負之使命,灌輸於童子軍之中」。




因此,國民黨開始著手改組童子軍,由新成立的「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直接領導,對傳統童軍組織」可存者留之,應去者棄之「,並在童子軍課程中加入黨義教材。





1925 年,嶺南童子軍委員會代表與童子軍幹部合影




南京政府成立後,國民黨先後設立童子軍司令部和中國童子軍總會,黨化色彩更加濃厚。 各地童軍需在總會登記才能活動,活動經費也由政府劃撥。




童軍活動還正式出現了意識形態課程,「總理事略」、「三民主義要略」、「中國革命史略」等與結繩、救護、游泳等並列,成為日常訓練。





蔣介石夫婦與童軍





童子軍證書。中國童子軍總會成立後,蔣介石任會長,副會長戴季陶為中國童軍實際掌舵人,直至 1949 年逝世。




國民黨改造童軍運動為己所用的做法,當時即受到大量抨擊,如中共就批評國民黨「以軍國主義荼毒兒童」。




在國民黨的大力推行下,登記在冊的童軍人數十年間增長了 35 倍,中國童子軍總會也在 1937 年加入了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直到 1949 年和國民政府一起瓦解,其領導機構於次年在台灣復會。





1941 年,一名身著童軍制服的女童軍




不過,與蘇聯少先隊不同,中共的少先隊並非在革命成功後改造舊童軍而成。




早在國民黨收編各地童軍前,中共就已經成立了中國少先隊的早期版本。




1922 年 4 月,中共派到安源發動工運的李立三,將七名兒童礦工組織成中共第一個兒童組織——「勞動童子團」,並模仿童軍組織的領巾,以紅領帶作為標誌。他們不僅承擔多項後勤任務,還直接參与工人遊行。





安源路礦工人罷工現場




罷工成功後,中共在安源建立了多所工人子弟學校,又從學生中招募了大批年齡在 6 到 16 歲的童子團員。




早在這一時期,政治教育已成為童子團的重要活動內容,在安源礦區自行編印的《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編入了《勞動者的覺悟》、《列寧傳略》等課文,宣揚階級鬥爭與革命路線。




和國民黨領導下的童軍一樣,勞動童子團得以發展壯大,也是在廣州國民政府期間。國民黨童軍的高速發展後,中共還指示勞動童子團與其組建聯合戰線,「以求影響其兒童群眾,並須在內發生組織,以求取得其領導地位」。




對其他兒童團體,童子團也「以國民黨名義或他種關係與之接近,而謀取其指導地位」。





省港大罷工中的勞動童子團




到國民黨清黨前,勞動童子團已發展到十餘萬人,在上海、廣東、湖南、武漢、陝北、天津、海南等地相繼建立發展壯大。




為了公開活動和擴大組織,勞動童子團對外「不必樹立旗幟鮮明的階級色彩」,以遊戲、唱歌等形式吸引無產階級兒童,「訓練他們成為將來繼續鬥爭的戰士」。




加入勞動童子團、接受鬥爭訓練後,童子團員便投身如火如荼的階級鬥爭,負責「站崗放哨、維持秩序、查禁煙賭、搗毀廟宇、鬥爭土豪劣紳」的日常工作,罷工時加入工人遊行,逮捕店主遊街、在土豪家分糧殺豬等現象時有發生。




然而,轟轟烈烈的革命時代並不長久。1927 年清黨後,勞動童子團的的環境急劇變化,城市裡的童子團轉入地下,改以合唱團、球隊、旅行團等方式組織兒童,同時潛入其他兒童組織,「促成其內部分化。」




在中共武裝割據的蘇區,童子團則越發激進,不但名稱改為革命色彩更鮮明的」共產主義兒童團「,公開成為「革命的英勇戰士的後備軍」,而且清洗了組織里的地主、富農和資本家子女,要求他們必須完全脫離家庭關係。




即使階級地位符合要求,如果家長出於各種顧慮不願孩子參加兒童團,也會因「剝奪兒童自由」,遭到團員的反對。




軍事化程度上,蘇區的兒童團更是遠高於勞動童子團和童軍。兒童團員的日常操練由紅軍或赤衛隊員負責指導,內容包括木棍操、刺殺、擲手榴彈等。接受檢閱時,兒童團員也要隨身攜帶

大刀、梭鏢等。





1932 年,蘇區共產兒童團檢閱現場




兒童團員也負責宣傳和執行蘇區的種種運動,如號召家人購買公債和參加紅軍,比賽揀狗糞、收集子彈殼和廢銅爛鐵等。







為了鼓動和教育兒童團員,蘇區專門創辦兒童刊物《時刻準備著》,使用了謎語、詩歌、革命故事等各種形式,內容多為「用我們的刺刀和槍炮,開自己的路」、「出路唯有來革命,殺盡資產與劣紳」等。





《時刻準備著》中的識字詩歌




不過,這些手持致命武器的蘇區兒童團員,並不是當代少先隊的唯一先驅。作為兒童團的兄弟組織,1927 年中共轉型為武裝組織後不久,「少年先鋒隊」就已正式創立,而且負責重要得多的工作和使命。




少先隊不是請客吃飯



與工運催生的勞動童子團不同,少先隊建立於中共「組織全國總暴動」的時期,從一開始就承擔著軍事鬥爭的使命,是「實行武裝暴動的先鋒隊」,隊員也是「強有力的武裝暴動的戰鬥員」。




將少先隊投入武裝鬥爭,也正好符合蘇聯的期望。




1930 年 6 月,總部位於莫斯科的少年共產國際向中國共青團發出指示,「必須用矛、刀、來複槍武裝少年先鋒隊」,把這個「黨和青年團的武器」建成青年工農的武裝組織,在城市和蘇區參與階級鬥爭,在前線與紅軍共同作戰。同年 9 月,少共國際又作出明確要求:中國少先隊員要加入紅軍。




1931 年初,共青團中央提出,少先隊應當幫助赤衛隊沒收地主土地,參加紅軍的武裝作戰,服從軍事紀律,將最好的隊員輸送給紅軍。




1933 年,毛澤東也在《長崗鄉調查》中表示:「一切青年壯年的勞動群眾都應組織到赤衛軍或少先隊中去」,「一方面保衛地方,一方面準備上前線。」






▍福建少年先鋒隊武裝總檢閱。




少先隊也有近似於蘇聯紅領巾的標誌,在脖子上系三尺長一寸寬的紅帶。




根據當時少先隊的規定,隊員的年齡應在 16 到 23 歲之間,與共青團員基本重合。但事實上,少先隊包括了蘇區的大部分青少年,根據全國蘇區代表的報告統計,全國少先隊人數在 1930 年 5 月達到八十萬,其中總人口不足三百萬的中央蘇區就有三十萬少先隊員。




隨著蘇區的形勢越發不妙,少先隊員終於逐漸走上戰場。




為應對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提出擴軍一百萬,少先隊也逐漸成為重要兵源,最初是讓模範隊員加入紅軍,後期則直接將各區縣少先隊整建制編入紅軍。為了徵兵,有人建議修改少先隊的口號:「時刻準備好了加入紅軍」。




時任少先隊中央訓練部長的張愛萍,根據蘇聯《布瓊尼騎兵進行曲》的旋律重新填詞,發表了名為《上前線去》的宣傳歌曲:





「我們少年先鋒隊,英勇武裝上前線。」




1933 年 8 月,成建制的少先隊紅軍終於誕生。新成立的「少共國際師」,番號為工農紅軍第 15 師,轄 3 個團,規模近 9000 人,平均年齡 18 歲,年齡最小者 14 歲,最初的武器只有土槍和梭鏢,經過一個多月的政治、軍事知識和射擊訓練後即被派赴前線。







少共國際師的戰果非常慘烈,儘管 1934 年 10 月份陸續補充了 2000 多人,但到年底時,整個部隊只剩下 2700 餘人。次年 2 月,少共國際師被編入紅一、紅二師,番號就此撤銷。




兒童團和少先隊的戰鬥使命並未就此終結,抗戰開始後,他們的鬥爭對象轉為日軍和日偽政權,著名的「放牛娃王二小」即是兒童團員。







抗日兒童團




國共內戰結束後,兒童和青少年參與武裝鬥爭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中國的少兒組織也就暫時離開了鬥爭前線。




兒童團和少先隊被合并為「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 年重新更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初期,入隊要求一度極為苛刻,甚至出現了兒童因長期無法入隊、乾脆另立組織自封「皇帝」的奇聞。




少先隊員的年齡也經多次調整,最後定為 7 至 14 歲。絕大部分在世的中國人,無論後來政治觀點有何發展變化,都曾在這一年齡成為過少先隊員,宣誓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也因為鐵與血的歲月不再,在熱心革命的人們眼中,少先隊很快便失去了革命性。




1967 年,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轉發北京市香廠路小學的材料:「少先隊基本上是一個少年兒童的全民性組織,它抹殺了階級和階級鬥爭,根本不突出毛澤東思想,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先鋒戰鬥作用。」




此後直到 1978 年,少先隊被」富於革命性、戰鬥性,有利於推動少年兒童的思想革命化「的紅小兵組織取代,讓中國的少年兒童再次得以領略激情燃燒的歲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寄生蜂的黑客特工|混亂博物館
如果能遇到 25 歲的自己,這是我給自己最好的建議|大象公會
如果能遇到 25 歲的自己,這是我給自己最好的建議
金子為什麼是金色|混亂博物館
達芬奇沒有密碼

TAG:大象公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海行動》這面紅旗需要多少鮮血才能染紅!
興義這個地方杜鵑花開了,染紅了天空染紅了大地染紅了……
被鮮血染紅的傘
奪命化枯骨,凝血染紅衣,該舔屏了!
遺憾,日本領海又會被它們的鮮血染紅
男星染紅色頭髮,權志龍搭配紅色皮草,牛!吳世勛連眉毛也染紅了
吳昕酒店放飛自我,曬「浴袍照」染紅頭髮、塗綠口紅!眾人大跌眼鏡
「大媽給豬肉染紅色素」視頻熱傳,真相其實是……
又一紅!權健大將暴力踩人染紅下場,這一腳看著都疼
王鷗這身玫紅色運動裝絕了,竟將黑色的外套染紅了?意外更時髦!
范丞丞染紅髮穿蕾絲紅衣,口紅色號比女人還鮮艷,網友:塗了范冰冰的唇膏?
唐嫣出席時裝之夜,衣服褪色染紅腋窩?
小白下場、布馮染紅,這會是他們最後的歐冠畫面?
十幾隻鯨魚在這裡被合法捕殺,它們的鮮血染紅了一大片海水
搞笑段子:表姐為什麼出去一趟怎麼還把大腿給染紅了半個呢
戰鬥民族吃了大虧!熱血染紅敘利亞大地
古玉色沁是怎麼形成的?真的是人血染紅的嗎?看完你都不敢信!
影視劇里倒霉催反派,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一句話:悶聲才能發大財
黃聖依把衣服都混在一起洗了?牛仔褲都被染紅了,竟意外好看!
那群年輕軍人在永樂群島,用鮮血染紅五星紅旗,網友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