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啟動四大工程搭建產業生態樑柱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啟動四大工程搭建產業生態樑柱

GIF/1.7M

中國是人工智慧最佳的應用市場,更有希望成為這一新興領域的領導者。6月21日,近200家企業、機構組成的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在京正式宣布成立;活動現場,聯盟與北京昌平、上海松江、西咸新區和武漢四地相關負責人簽訂了關於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基地的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創新基地簽約儀式

人工智慧是具有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革命性技術,正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光靠技術創新還不行,需要搭建起支撐整個產業結構的「四梁八柱」,在這一層面,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聯合人工智慧領域軟硬體產品企業、應用企業、投資機構、高校院所等共同發起組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旨在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發展,搭建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合作與對接平台,培育人工智慧的產業生態結構。

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在聯盟成立儀式上表示,人工智慧不再是概念,而是真的來了。他說,首先是因為找到了一條可以實踐的路徑,即知識可以演變成機器可執行的策略,而且能比人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其次是相應的計算資源可以得到。「實現人工智慧的技術資源已經基本具備。從感知技術、傳輸技術到處理技術,包括對符號和語音的處理,這些能力已經形成,而且會越來越便宜。」第三是社會現實有需求,「無論是智能製造,還是社會發展,社會對人工智慧都有很強的需求。」

楊學山同時指出,人工智慧要從理論走進現實,聚焦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尤其是製造業,讓人工智慧真正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中國在2050年前後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發揮作用。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提到,人工智慧發展迅速,但距離人工智慧佔據世界舞台還有很多路要走。他指出,成立聯盟的意義在於組織企業、專家一起共同奉獻、共同探討、共同往前,尋找一種新的聯盟創造、創新的模式。那麼,在未來,人工智慧就會像PC一樣無處不在。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活動上,審議通過了組織架構,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擔任秘書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為理事長單位,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SAP中國研究院、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開源中國、蘇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洪泰同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貴州小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九家公司被評選為副理事長單位;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受聘為榮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放春,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鄧志東,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導彭宇新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將努力做好產業生態構建者、技術創新集散地、產融結合粘結劑、行業應用推進器,秘書長安暉代表聯盟成員公布了「四大工程」:一是建立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以平台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等方面的開放、開源式創新。二是組建中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基金。以資本力量為人工智慧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三是舉辦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大賽。聚焦重點、熱點問題,促進人工智慧企業和團隊創新水平的提高。四是建設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基地。建設產業載體,為人工智慧企業發展提供最優化環境。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基地是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地方重點打造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載體,是開放創新平台落地,創新發展基金運作,創新大賽舉辦的重要依託。」 安暉介紹,創新基地的想法提出後,獲得了多個地方的支持和響應,在活動現場,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個園區率先與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簽訂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基地合作的框架協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圈 的精彩文章:

雷克大會大咖觀點秀:「是狼來了還是智能時代來了」
RAIC雷克大會在京開幕 三場分論壇看點多多
迪士尼玩偶將「變」機器人,這家中國公司能行!
「貨到人」倉儲機器人測評成果新鮮出爐,「AI搬運工」打幾分?
如何用AWS編寫一個「無伺服器」的Slack 聊天機器人?

TAG:機器人圈 |

您可能感興趣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聯盟在中國工程院成立
蘋果新建工程中心 旨在提高人工智慧技術
創新驅動中國白酒行業三大名酒復興工程
華為人工智慧工程師認證創造人工智慧人才生態新動力
工程院農科院聯合成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院」
航空工業特飛所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事業部成立
人工智慧助力工程設計創新發展
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生動教科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與9家企業「聯姻」
華建集團舉辦「智慧建築 數字城市」建設工程行業高峰論壇暨華建數創周年慶
中國雄安新區成立一年來重大工程和民生項目進展順利
北新建材研發總部大樓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授予「中國綠色建築示範工程」
工業互聯網國家工程亮相,萬億紅利擁抱區塊鏈技術創新
SCEU資深化妝品工程師群相聚仙婷創新之家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農業生態大數據分析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落戶安徽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醫養健康產業培訓班開班
中國「行雲工程」啟動衛星組建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管理及技術創新
工程科技全面突破鑄就精品大國工程——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創舉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