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陽先生談學書態度和方法

歐陽先生談學書態度和方法

學習書法,必須肯努力,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還必須得法,道路光明,不失方向。這些看來似乎不算問題的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視,或不被重視。

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看來不算問題的方面被忽視或不被重視,結果,造成了收效不佳或毫無收效。

有的人不重視臨帖,只執筆隨便寫,重複自己錯誤,到頭來不入門不入格不像樣子;有的人雖也有所學習,但耐不住寂寞,急於創新,結果落得個不倫不類;有的人做到了狠下功夫,但因取法不高,學法不當,或貪多求全,或淺嘗輒止,或亂臨一氣等等,最終,不是無功而作便是事倍功半,留下遺憾!

歷代被公認的書家都有共同的勤奮經歷和優學經驗,只是我們讀書較少,沒有看到或沒有找到他們經驗總結的文章,因此不能從中得到指引走上近路。

下面這篇文章,是歐陽中石先生的經驗之談,非常寶貴!我有幸在北京理工大學書法大專班上(1990年5月16日),親面聆聽老人家的真誠、坦率、親切、嚴肅的教誨,至今受益良多,收益不菲!僅借義務教學機會,共享給各位,以發揚光大。(宋鳳洲2017年6月22日)

歐陽先生談學書態度和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書法大專班.課堂筆記 / 宋鳳洲

1990.5.16

寫字不僅僅是寫字,關鍵還要看文化,看學養。

古人並不喜聽別人謂之「書家」,也往往不以書家面目出現,如:王右軍、顏魯公,……

回家後要確定自己的方向,進行專攻,要拿出成績。這個成績不是名聲,不是庸俗的名聲,而是要學到些真本領。

過早地把自己的字掛在大街上,刻在不能動的地方,等於自己把自己告了一狀。但並不理解。你想當過五年之後,十年之後你看見那個字怎麼辦?而在你過去不行的字許多觀眾都看見了,再不來了,記住你了,你的字將永遠給人們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要很自重,儘可能不把你還不成熟的東西送到社會上。

目前,社會上形成了一批書法活動家,對書法很熱愛。這也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書法不再冷落了。但也很可怕,連根本不認幾個字的人都去寫字。而且讓報紙電台為他宣傳。有的要在山上或什麼上刻自己的那些不好的字,永久留念。不客氣地說,那是糟蹋文物。因此,群眾看到的字,很多都不行,對書法有了反感。書法的地位在人民心目中也就不會太高。

希望大家不要當活動家,要學真東西,好好學理論,好好學點字。過幾年出點東西。

活動完了就沒了,你什麼也不是了。我不贊成這些,還是要搞學問。寂寞時要能忍受。

沒有架子(架子不大),只是不願丟人。要愛護自己的羽毛,愛護自己的名聲。就是人家說你有架子也不怕,因為這不犯罪。

大家領導書風,半大的書家推波助瀾,小家只是抓住一個風的尾巴。

風頭上的東西將來要降價,而在低谷的東西往往將要在不遠的以後上升。

每次看展覽很難過,全一樣。有個商人說,我就省了錢。不一樣,我都得買,而都一樣我只需要買一張。

藝術的東西不能常出面,象原子彈一樣,人家不知前不知多利害,一旦見了就不怕了。

追求新鮮,有的人在字上變形、拆字,這很不好,沒有什麼發展,變幾下子就變不成了。

現在寫章草的少,寫篆的少,甲骨少。

希望不要輕易給人看字,不要應付社會。

希望做學者型書家,可別做活動型書家。

受人尊敬的是學問家,而不是哪些字匠。專攻,要學一家。先抓住一個人,一定抓死。要想綜合,從古到今,輪不到你。

要有根底,讓人承認你是什麼專家。是了專家,什麼也就行了。寫出一篇好文章,比參加十個展覽有價值。要在學術上有地位。

意臨,是把帖中沒有的字用帖的風格寫出來。是在背臨或掌握的基礎上的。

意臨是用了自己的思維和對帖的理解。

現在把書協的「協」,變成了「歪」(入書協不是為了寫好字,研究好書法理論,而是要搞其他的名堂)。

要多善於記(用腦),少記筆記(太容易)。學習要給自己多設些障礙。

自己的書架上的書,放上去就不問了,因為屬於自己,所以不抓緊讀。有的買了就放在那裡了,多少年沒動過。光擺著不真看等於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鳳洲書法 的精彩文章:

歐陽中石先生談「書法家」
【書法課堂】盡量多臨帖

TAG:宋鳳洲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社會心理學·態度
培養學生最佳的學習態度
中山大學教授性騷擾再曝細節:學生曾聯名舉報,但校方態度曖昧
試論胡塞爾《現象學的觀念》中全新的維度-胡塞爾現象學如何看待「哲學的思維態度」?
法國歷史學家指出普京對西方改變態度的「轉折點」
星雲說喻|浮山法遠建立求法學道的態度
魯迅先生對中醫態度變化,代表精英階層對待國學文化的心理歷程
大學老師對教學的態度是怎樣的?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夏文化探索:態度、方法與證據
美方向雙重俄方施壓,俄方態度堅決,出動核武器表決心
國學大師梁漱溟談人生的三種態度
獨家訪談方敏澤老師: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
各方態度!美英法對敘空襲
哲學與讀書人的思想、態度與擔當
趙晨嶺:北洋政府的清史館與國史館修史態度不同
楷書學習指南(連載):學習書法應有的態度和應注意的事項
怎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故事 聞法的態度
鸚鵡的學語表現,以及教學態度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