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把傘,撐起一方天地

一把傘,撐起一方天地

隨著盛夏的到來,有的地方連日陰雨,有的地方酷暑難耐。然而不論晴雨,有件東西總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傘。

作為帝王儀仗的「華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傘的國家,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發明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在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普及,因為當時有規制,普通人不能隨便打傘,傘只能作為帝王和貴族的御用品,並且其用料、顏色、大小都有嚴格規定,我們將其稱為「華蓋」。

晉代崔豹《古今注?輿服》記載:「華蓋,黃帝所作也,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這裡所提到的「華蓋」,實際上是一種傘狀的吉祥雲,這種祥雲被認為是上蒼顯靈,護佑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正因為這一傳說,後來作為天子的封建帝王,出行都要乘華蓋車、撐華蓋,不僅能夠擋風避雨、遮陽防晒,而且還帶有自上古流傳下的吉祥寓意,以及代表蔭庇天下黎民的皇權象徵。

走入尋常百姓家

東漢蔡倫發明紙以後,出現了在傘紙上刷桐油的油紙傘,文人雅士亦會在上油前在傘面上題詩作畫,以遣情懷,斗笠和蓑衣依然是主要的防雨用具。直到唐宋時,民間用傘才逐漸放開,但只能使用油紙傘。

宋代民間制傘水平已很高,到明代更形成一門獨特的手藝。明代紙傘多使用「小皮紙」,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造紙皮」條曾專門提到了這種紙:「芙蓉等皮造者,稱小皮紙,在江西則曰中夾紙。……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當時,民間最流行的紙傘是一種用綠油紙製作的傘,亦稱「青涼傘」,這種傘曾是婚嫁風俗中的一道風景。在北宋時,有身份的媒人都會打傘;而明末小說中,如果沒有紙傘為媒,大概也難有許仙和白娘子後來的姻緣。

文化與宗教

隨著歷代制傘工藝的發展,人們也賦予了傘更多吉祥寓意。

有一個傳說: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年輕時在赴京趕考的路上,把四書五經抄在油紙傘上,經常對傘背書,最後高中進士,被百姓認為是「此乃油紙傘庇佑也!」後來就成了一種習俗,每當要赴京趕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油紙傘,即「包袱傘」,又稱「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

再如傘的繁體字為「傘」,其中包含的五個「人」字和崇尚多子多福的民俗尤其吻合;紅色和桐油都被認為可以辟邪,因此有人會把紅色的油紙傘放在家中作為裝飾。

佛教中也有所吸收,把傘作為「八寶」之一,象徵著遮蔽魔障,守護佛法,即所謂的「張弛自如,曲復眾生。」大白傘蓋佛母手中持傘象徵著它能解脫煩惱,得到覺悟;而我們常常能在寺廟中看到的四大天王像,其中之一也是持傘的形象。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大家想一下,要是丁香一樣的姑娘穿的是斗笠蓑衣之類,是不是特別破壞意境?所以如今的傘晴天遮陽,雨天遮雨,甚至可以充當拐杖和武器,兼具美感和實用性,不得不感嘆古人發明傘時的智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學 的精彩文章:

高考作文那麼重要,那什麼是作文呢?看張中行先生講解何為作文
詩和遠方以及哲思:問屈原之《天問》
《詩經》中的情與愛,是否真的「思無邪」?
文人在夜色中的風雅情趣

TAG:國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一隻手撐起的一片天
軍人雨中站崗為我們撐起一片天,我們為其撐起一把傘!
撐起一把敢為的傘
張靜初現身紅毯,一條繩子撐起一件禮裙,網友:總盯著一個地方!
靠一技能撐起一片天的英雄,你會玩幾個?
這個布衣宰相,一出山,便撐起大唐的一片天
他花了十年的時間,獨自一人為一群流浪貓支撐起了一片天地
那些一個人撐起一部劇明星,劉德華墊底,第一位撐起了半邊天!
一人撐起一部戲?
要自己撐起一片天空。
盤點:一個人撐起一部劇的明星,劉德華墊底,第一位撐起了半邊天!
一千年前是八朝古都全球第一大都市,如今這五個地方撐起了一座城
三個父親一台「戲」,戲裡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
一平米攤位養活一家人,失臂女子靠一隻手,給兩個娃撐起一片天
說到一個人撐起一個隊,你第一個會想到誰?
《一人之下》一人撐起一個門派,不是老天師,而是這位豪傑
女人節,用這把傘撐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這是一個軍嫂的決定,選擇了軍人就註定要撐起一片天
手機沒落了,索尼靠這個玩意撐起了一天片
這些年靠玻尿酸撐起的明星們,一個比一個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