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JWST的首批目標:冰衛星、星系團和系外行星

JWST的首批目標:冰衛星、星系團和系外行星

原文標題:Icy Moons, Galaxy Clusters, and Distant Worlds Among Selected Targets for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原文作者:Felicia Chou,Natasha Pinol;Christine Pulliamr,Ray Villard

來自:哈勃官網; 發表時間:2017.6.15

翻譯:gohomeman1 審校:數星星的貓(編譯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2017.6.15: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美國宇航局(NASA)磨了20年的劍——詹姆斯·韋伯紅外空間望遠鏡(JWST)即將於2018年升空,JWST的任務官員宣布了其發射和試運轉後的首批觀測目標。這些特選目標是特保時間觀測項目(GTO)的一部分,劃撥專門的時間給科學家,讓他們得以校準、優化JWST上的四個專用科學儀器。

JWST的概念圖。大圖:8.7MB,版權:NASA、ESA。

本圖是JWST的設計概念圖,大家可以看出,它與普通的空間望遠鏡區別極大。上方的拼接主鏡面鍍金,口徑達6米,比絕大部分當前先進的地基光學望遠鏡口徑更大。這種拼接技術,是VLT、凱克等頂級地基望遠鏡採用的成熟技術。JWST位於地球的L2點上,背離太陽,與地球和太陽保持相對位置不變。主鏡下方另用5層絕熱膜隔絕太陽、地球等的輻射影響,這樣採用電製冷就能達到足夠的低溫,保證遠紅外相機的高靈敏度。下方的儀器艙,仍舊採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雖然NASA一直宣傳它是哈勃的繼任者,但是JWST事實上工作於中、遠紅外區域,與哈勃主要工作在紫外、可見光區域明顯不同;當然哈勃安裝了WFC3後,近紅外能力有所提升。所以,譯者認為JWST更多的是斯皮策紅外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在紫外、光學方面並不能代替哈勃。但是由於它的解析度極大提升(比哈勃高很多),即使在紅外區域,仍能提供非常清晰的圖像(比哈勃的光學圖像好10倍以上),所以是極為值得期待的。

NASA美國華盛頓特區總部,JWST(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任務主任埃里克·史密斯(Eric Smith)介紹:「從宇宙大爆炸後的極早期星系、到搜尋木衛二、土衛二的化學成分,再到像TRAPPIST-1e這樣的系外行星,JWST將看遍宇宙的精彩。我們已經釐定了2100多個計劃觀測目標,這個神奇望遠鏡的發現之旅,沒有極限。」

GTO(Guaranteed Time Observations)項目的初始觀測對象非常廣,涵蓋了JWST設計要探索的所有科學領域,從第一代恆星、星系的形成到普通行星的誕生等等。觀測目標,近的有太陽系的四大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柯伊伯帶中的冰凍矮行星;中的是各類系外行星,遠的直達早期宇宙的第一代星系。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太空望遠鏡科研所(STScI)所長肯·森巴赫(Ken Sembach)博士繼續解說:「由JWST的GTO項目定義的觀測內容,在這個神奇的強大望遠鏡將帶來的革命性科學發現征途中,是個關鍵的里程碑事件。這些觀測由設計並建造了JWST儀器的科學團隊主持,不僅將產生令人驚訝的科學發現,還對調整和明確這些科學儀器的作用,具有決定性影響。」

肯博士接著補充:「對於我們所處的時點,我非常興奮。今年秋天,就會發布早期科學項目和第1輪觀測項目的科學建議書,科學社區現在就可挑選觀測目標並提交觀測建議了!」

JWST規划了一系列的觀測校準輪次,第一輪大約進行8700小時(相當於1年時段)。作為該項目的專業工作,GTO得到了JWST整個主要任務觀測時間的10%(貌似好多)。為最大化JWST上儀器的科學回報,GTO項目安排在任務的最前面,並預期在觀測開始的最初2年中結束。

今天公布這個觀測計劃,有助於科學社區規劃並提交他們的觀測計劃,以便在第一輪次中就能進行。第一輪觀測的符合要求的申請格式樣本,將在本年晚些時候公布。

韋伯紅外空間望遠鏡的設計目標,是補足哈勃等其他大型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空白。它是迄今最強大的空間望遠鏡。與哈勃一樣,JWST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由美國宇航局(NASA)主導,歐洲空間局(ESA)和加拿大宇航局(CSA)共同參與並出資。同樣的,STScI 將負責實施JWST 的科學操作。STScI 行政上隸屬於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全美大學天文聯合會(AURA),由NASA 實際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天文科普網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的計時神器——脈衝星
大質量恆星直接坍縮形成黑洞
研究揭示量子真空能驅動宇宙加速膨脹
哈勃看見了恆星變成黑洞?
春分日:今天立蛋成功率更高?

TAG:中國天文科普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星系、星系團、星雲、類星體的基礎天文學知識
NASA團隊在實驗室「重建」熱木星系外行星大氣層
凌星系外行星的獵手
圍繞星系旋轉的星系——衛星星系
科學家發現:人馬座星系的星星是「垂直」於星系盤運行的
科學家:銀河系竊取矮星系的星星
NASA公布后髮座星系團圖片,兩星系特別搶眼
冥衛一:太陽系第十二大衛星,與冥王星共同組成一個「雙星系統」
星星也有DNA?科學家們識別銀河系中的星系際移民
星際小行星來自雙恆星系統
雙星系統行星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衛星?
哈勃圖像專題(5)-M9 M12,球狀星團、離散星團、雙星系統
NASA拍到巨大星系團,在黑暗中閃耀光芒
換種方法數星星——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
兩顆圍繞明亮恆星運行的亞木星系外行星被發現
星系會唱歌? NASA將星系團圖片轉譯為音樂
星系會唱歌?NASA將星系團圖片轉譯為音樂
星系恆星科普,子彈星系團的物質和暗物質
鯨魚座的星系與超新星
研究稱宇宙大爆炸後出現的第一批衛星星系正在圍繞銀河系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