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僅是性能:蘋果MacBook緣何難換自家「芯」?

不僅是性能:蘋果MacBook緣何難換自家「芯」?

眾所周知,由於iPad銷售的持續疲軟,近期上市的iPad Pro不僅成為蘋果,也是業內始終關注的焦點,而其上搭載的性能強勁的蘋果自家A9X晶元更是蘋果CEO庫克津津樂道的最大賣點之一(例如性能超過目前80%以上的傳統PC),這也讓業內對於蘋果自家A系列晶元未來的用途作出了更大膽的猜測,即近日有國外媒體開始發表明年蘋果是否會用自家的A系列(例如現在的A9X或者未來更新的A10X)晶元來取代目前是蘋果第二大營收和利潤來源的Mac(例如MacBook)上一直使用的英特爾x86架構(例如最新的MacBook使用的Core M晶元)的言論。那麼蘋果真的會這麼做嗎?或者說僅僅因為性能強大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換「芯」嗎?

既然說到換「芯」,我們不妨先舉個生活中最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是醫學上的心臟移植。從單純移植的角度,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讓其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但最大的挑戰是接受心臟移植患者與捐贈者之間是否存在排斥反應,如果存在,心臟移植就幾乎不能進行,因為這種移植非但不能救助患者,還有可能致其於死地,即便是在不排斥情況下的移植,後期也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具體到我們現在討論的蘋果換「芯」也是如此。這裡,所謂的排斥反應就是蘋果針對iPad和MacBook的系統及生態的不同。

業內知道,雖然蘋果MacBook現在使用的Mac OS X和iPad Pro(包括iPhone)使用的iOS都是基於Darwin(蘋果基於Unix開源的系統內核),但前者只能運行在X86X86-64構架的硬體平台上(過去的版本還支持PowerPC架構),而iOS只能運行在ARM架構的設備上,比如iPhone、iPod Touch、iPad和Apple TV 2/3代上。原因很簡單,架構不同,二者之間完全不能通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蘋果非要強行移植會怎樣?最佳的做法(不會引起所謂排斥反應)就是將目前的系統一同替換,即用iOS替換目前MacBook使用的Mac OS X系統。但由於系統的更換,引出其接下來最佳的做法是將基於iOS的生態系統也一同移植過來。那麼到此我們看到的MacBook(為了支持和發揮iOS及其生態系統的優勢必須換上觸控屏)除了形態上的差異外,其體驗與iPad無異,或者說就是另一個「iPad」,不要說這樣背離了之前庫克所言的iPad Pro不會替代Mac的初衷,MacBook和iPad二者必須砍掉一類才行。

當然上述只是我們所述從換「芯」角度理論上最理想的狀態,蘋果自然也不會怎麼做,業內也會認為很幼稚,但理兒就是這個理兒。那麼是否有折中的換「芯」做法呢?那無非就是系統的融合,就是業內一直期待的iOS與Mac OS X合并成為一個系統,先不說這同樣違背了庫克之前所說的蘋果不會將iOS與Mac OS X融合的初衷,從使用和體驗的先天性屬性看,由於iOS是從Mac OS衍生出來的專門未為移動設備(例如iPhone和iPad)推出的操作系統。iOS和Mac OS的UI理念間有很大差異,iOS主要支持手勢操作,包括多觸點技術等,Mac OS主要支持的是滑鼠和鍵盤操作(像微軟的Windows),而以上述我們提及的心臟移植的例子,一個心臟理論上要同時保證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身上都發揮同樣的功能(理論上)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否則就不存在排斥一說了,即便沒有排斥也會有差異。

以此再次引申到我們所說的融合上,以最先推出融合Windows系統的微軟Office應用為例,第一代Surface 於2012 年正式發布時,微軟聲稱該辦公套件已經為觸摸屏應用和體驗做好了完全優化,然而實際體驗的用戶發現沒有鍵盤和滑鼠使用起來並不理想,雖然前不久Office 2016 的發布更好地解決了觸摸優化問題,但充其量是在不同平台和設備之間獲得非常相似的體驗而已,並非最佳體驗,而這顯然是蘋果最為忌諱,也是其反對融合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從技術實現的角度,iOS融合OS X 需要調試數不盡的代碼或者重新編輯功能片段,儘管目前所提供的工具已經實現了跨平台,但是依然需要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來驅動桌面和移動端。

如果上述只是道出了蘋果換「芯」的難度及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應外,剩下核心的問題就是蘋果真有必要換「芯」嗎?或者說A9X真的如業內和庫克所言的那般性能強大嗎?

從多家科技網站的續航測試來看,iPad Pro的表現和12英寸MacBook相當。比如Ars Technica的Wi-Fi網頁瀏覽測試顯示,iPad Pro的續航比MacBook少3小時,而WebGL測試則比MacBook高出2.5小時。當然,iPad Pro的顯示屏要比MacBook稍大一些,像素密度更高,兩款設備的操作系統也完全不同。但舉這個例子並不是為了說明誰比誰更節能,而是說兩款設備的電池容量的續航相當,因此節能性相差無幾,即A9X取代MacBook中英特爾晶元所具備的節能優勢並不存在,至少不像外界所說的那麼明顯。

此外,就是對於業內(包括庫克)稱道的iPad Pro中的A9X晶元比英特爾的Core M性能更強,甚至接近MacBook Pro系列的跑分也值得商榷。例如擁有強大晶元技術知識背景、業內知名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稱,應該對這些測試數據保持警惕,特別是在GeekBench測試成績的對比上面,GeekBench是一款綜合的移動跑分工具,它的跑分代碼更像是移動應用代碼而非桌面應用代碼。言外之意,相關的測試工具都針對移動屬性更強的A9X做了優化,所以使用GeekBench來對比A9X和英特爾晶元就像是「對比蘋果和橘子,或是SUV和轎車」,二者根本不具可比性,看來庫克真不虛蘋果營銷大師之名。

綜合上述的分析,我們認為,無論是從晶元本身的性能,還是與晶元密切相關的蘋果iOS和Mac OS X先天性屬性因換「芯」可能導致的技術上的門檻和由此引發的排斥反應(兩種設備用戶得到的均非最佳體驗),蘋果換「芯」實無必要,即便想換,也是難上加難,弊遠遠大於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觀點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移動4G用戶達5.1億 國內佔比近七成
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 蘇寧花42.5億收購天天快遞
線下店遮蓋「鈦金」字樣,8848回應為經銷商行為
換個視角看借貸寶:熟人借貸的模式是如何被玩壞的?
Nokia 6:無可厚非的安卓機,可它是諾基亞啊!

TAG:科技觀點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可能還沒有放棄Macbook Air,唯一的特點就是……便宜!
原因汗顏!為何蘋果iPhone沒有殺毒軟體?而Android卻不裝都不行?
蘋果 HomePod 上手:「智能」是輔助,音質才是重點
蘋果會幹掉iPhone X么?價格這麼高,蘋果才不願意呢
蘋果要放棄iTunes?即使更新了bug還是不斷
蘋果HomePod要開賣了,好用嗎?
iPhone數據線再獲新專利,蘋果不用Type-C是不屑還是愚昧?
你可能還不認識蘋果剛出的 HomePod
還不買iPhone X?蘋果如此調侃Android 安全性差到家
HomePod怎麼樣?外媒:蘋果的智能音箱就是好
蘋果 HomePod「該不該買」?
iPhone SE將成為絕唱?蘋果未來可能不再有小屏手機!
蘋果或將推低價MacBook Air系列 你買不買?
蘋果可能會解決MacBook最煩人的問題
iPhone8和iPhoneX屏幕材質有何不同?為何蘋果也要看三星臉色?
iPhone X真會停產?蘋果或許是在斷臂自救
使用者「要求不高」或許是蘋果HomePod的重要機會
蘋果iPhone8和iPhoneX完全不會因性能限制而受到任何影響
蘋果捉急,果粉無奈!iPhone X又出新BUG,華為笑而不語
蘋果用戶為什麼不更新iPhone X?原因竟是老iPhone太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