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那隻貓
努力打造一流文學微平台
刊名題寫:王成勛
散文·隨筆
那些年那隻貓
鄒紅梅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些塵封的往事,隨著時光的流逝,似乎淡忘了。但當下的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某一個樂曲,某一個場景,就如颶風狂掃,令往事歷歷在目。
今天聽了一節校內公開課,主題是保護動植物。當執教者在輕鬆活潑的樂聲中,播放美麗的植物、可愛的動物圖片時,我的思緒被一種無形的力牽引,不由得飛揚、穿越。特別是憨態可掬的貓特寫鏡頭閃現時,那圓溜溜的眼睛霎時和記憶中的那雙貓眼重疊起來,腦海里浮現出四十年前的那些事、那隻貓……
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雞來窮,貓來富,狗來開當鋪」覺得有趣,一下就記住了。
不知是否受這話的影響,打記事起,就見家裡養著一隻貓。那隻貓體型修長,肥瘦適中,毛色灰白相間,長長的鬍鬚,圓溜溜的眼睛會變形,也會變色。白天光線強烈時,瞳孔收縮成線狀;當日落西山,光線減弱時,瞳孔放大,圓而明亮。叫聲隨著心情時而輕柔,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緩、時急。那閃著光澤的柔順的毛,摸上去柔柔的、軟軟的,很舒服。貓也許也感受到了愜意及主人對它的愛憐,嬌嬌柔柔地發出「喵——喵——」的叫聲,讓人舒心又歡喜。
最令人稱奇的是晚上睡覺,它總愛在我們姐弟的床邊,好像在守護著我們。聽著它均勻的呼嚕——呼嚕聲,我們睡得特別安實。
大人們整天忙忙碌碌的,貓陪我們的時間多些。時常繞著我們叫喚,有時調皮地跳上我們的膝蓋,做著讓你我們百看不厭的小小動作。有時蹲在陽光下的牆邊,閉目養神。我們玩耍嬉戲時,發出聲響,它的耳朵就會動。有小夥伴淘氣,走近它,它會警覺地騰地一下子起來。見沒什麼異樣,又懶懶地睡下,輕喚幾聲「喵——喵——」好像讓我們「歇會兒——歇會兒——」。
我們最喜歡的就是看貓爬樹和捉老鼠,不論是枝條飄飄的柳樹,還是高大挺直的水杉,它噌噌幾下就竄到高處,然後倏地閃下來,看得年幼的我們膽戰心驚,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直到看它又若無其事地跳上躥下,繞著我們叫喚,跳到攤開的報紙上坐著,盡顯嬌態。懸著的心才落下。但心中不免疑惑——貓難道會輕功?像武林高手身懷絕技?為何能上下自如?忍不住問父母,爸爸說,貓的趾端有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所以能攀緣上樹。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落地無聲,捕鼠時不會驚跑鼠,貓在休息和行走時爪縮進去,捕鼠時伸出來,以免在行走時發出聲響,防止爪被磨鈍。我抱起貓細看,果真有肉墊和銳爪。
別看貓平常舉止高雅,溫順可愛,對老鼠可不含糊,它可是著名的捕鼠高手。
舊時鄉間老鼠挺多。常肆無忌憚地偷吃糧食,啃噬傢具。在我們小孩眼中,那尖尖嘴、賊眉賊眼的老鼠可壞了。最解氣的就是看貓捉老鼠的場景了。
貓白天懶洋洋地睡覺——大概是在養精蓄銳吧。到了晚上,它就大顯身手了。遺憾的是,我們晚上看不到。白天,若有膽大的老鼠敢出來活動,那它只能自認倒霉了。因為只要有點聲響,貓就警覺地睜圓雙眼,雙耳下垂,頭部後縮,弓起背脊,全身皮毛豎起,側身犬地目光盯著敵人,稍有動靜,猛撲過去,還沒等我們看清,已從牆角草垛處出來了。它咬著鼠,不急著吃。而是在空地上鬆口,鼠見機想溜,無奈受傷了,沒跑幾步,貓便竄過去,又將它叼回來,扔回原地,如此反覆幾次,只到老鼠半死不活,無力再跑,貓才叼著它到沒人處美餐一頓。
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事,便是貓捨身救子的事了。一晃,貓升級當媽媽了。它時常愛憐地輕喚它的孩子,用舌頭舔舔小貓身上的毛,帶孩子們曬太陽。那時,老家四四方方的天井裡有口井。為了便於我們姐弟幾個打水,爸爸用廢棄的籃球做了一個別緻的小桶。那日,我們和貓像往常一樣在院中嬉戲。稍稍長大的小貓,也好奇地轉悠。一直淘氣的小貓,還玩起井旁的那隻籃球桶,它先是爬到球上,後來又玩起球上的繩子。見沒什麼可看的,我們便玩小孩的遊戲。而不知什麼時候,小貓已爬到井沿上了。當我們想抱它時,已經遲了,小貓滑到井裡去了。我們跑過去,往下看,只見小貓在井裡無力地掙扎,我們驚慌失措,大人都出去了,我們幾個小不點圍著井干著急。這時,只見原先在井沿喵喵叫的大貓毫不猶豫地跳下井,用嘴叼著小貓沿井壁拚命往上竄,但是無濟於事,好不容易上來一點,又滑下去。竄上來、滑下去……看著漸顯力不從心的老貓,我急中生智,拿起籃球水桶,讓弟弟妹妹抓住桶繩的末端,我輕輕從井的一側將籃球桶往下放,快接近貓時,只見它機智地一竄,剛好落在球里,我們姐弟三人齊心協力,拉上了貓母子。看著濕淋淋的貓,我們趕緊忙不迭地用干毛巾替貓擦乾,陽光下,老貓顧不得自己,不時用舌頭舔小貓的毛。
那時沒有電吹風,也沒有取暖器,我們只得用灶膛里的火,慢慢地烘乾貓母子。到現在,我還不明白,老貓哪來那麼大的勇氣,跳下井去。
真是充滿母愛、勇敢的好貓!這也是一隻通人性的貓。
每年臨近正月,我們一家五口人,都要到揚州爺爺家過春節。臨行前,儘管媽媽為貓備足吃食,並關照鄰居照看。但我們姐弟都有點不舍,都想看看、抱抱小貓。離別前一天晚上,貓似乎感覺到了離別,比往日殷勤地蹭我們的腳,跳上桌子,盡顯嬌憨。我們抱它時,它溫順地舔我們的手。出發前的一大早,它也是圍著我們轉啊轉,朝著我們喵喵叫,好似道再見。
幾日後,當我們回家時,還沒等我們行李安放好,貓便不知從哪兒閃回來了,喵喵叫著,好像歡迎我們歸來,我們姐弟幾個,搶著抱它,像久別重逢的老友!
這樣持續了幾年,可當我們又一次外出回來時,就再也不見那輕快敏捷的身影,再也聽不到那悅耳的喵喵聲,再也摸不到那一身順滑的、柔柔的、軟軟的毛……我們分頭找,再也沒找著。
從此,那只有著修長體型、肥瘦適中、灰白相間的、舉止高雅、溫順可愛、機智勇敢的貓,便藏在了我記憶的深處!
那些年、那隻貓,那隻給了我們幼時幾多歡欣、幾多樂趣、幾多啟示的貓,究竟去哪了呢?
作者簡介:鄒紅梅,女,江蘇省丹陽市小學語文教師。愛好文學,數篇散文發表,多篇徵文獲獎。以文會友,向大家學習。
新長江文學歡迎您來稿
投稿郵箱:
投稿須知:
投稿必須是沒有在其它公眾號平台(紙質報刊除外)發表過的原創首發作品。
詩歌、散文、隨筆、小說、報告文學、雜文、文學評論等均歡迎。如提供適合文章的配圖更佳。投稿時請附200字以內的簡介,1-3幅生活照。
投稿必須是不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的純文學作品,文責自負。
一旦投稿,則視為授權本平台。
稿酬:
文章發表7天內「讚賞」金額的1/2為作者稿酬,1/2用於平台運轉和發展,低於10元不發稿酬。後續讚賞不再發放。優質稿另給予20--150元獎勵,詳見《優質稿獎勵辦法》。10天後紅包發放稿酬、獎金。
GIF/1K


※江西作家 盛孝源
※倒懸著星光從圓頂上方探望家鄉
※誰沖在最前面 重慶 施澤會
※邊孩 廣東 王景峰
※複製你的愛,母親
TAG:新長江文學 |
※那一年,那些年
※那些年,那些年
※那年那兔那些事好看在哪裡
※那些年 那個人
※那些年,那些片
※那些年,那條灰白色的狗
※《那些年》那些年的人,那些年的事
※那些年撒過的謊
※那一年的搖滾,那些年的薛岳
※那些年,雪天里的那些事兒
※那年,村中那些詭事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二)
※那些年 那些味……
※狗年說狗——那些年我養過的狗
※那些年我們祛過的痘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煙花
※那些年我們為什麼剪了短髮?
※那些年坑你變胖的話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茶點
※那一年的李連杰,那一年的方世玉,那些年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