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愚不可及,人生真正的大境界和大智慧

愚不可及,人生真正的大境界和大智慧

《論語·公冶長》記載:「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以前一直以為「愚不可及」是愚蠢透頂的意思,後來在《論語》里讀到這個成語,才知原意大廂徑庭。

楊伯峻對「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一句的解釋是「寧武子在國家太平時節,便聰明;在國家昏暗時節,便裝傻。」

應該說,楊伯峻先生的解釋在文字上沒什麼偏差。但問題是孔子用意深藏於文字背後。寧武子顯然是一位能夠體現孔子所推崇的人格理想的人物——當國家清明,國君有道時,你作為一位知識分子,便應該順應天時,輔國為民,去發揮你的聰明才智;但如果在國家昏昧、國君背道的情況下,你仍然逞能恃才,非要做出什麼業績不可,也就是不以順應天道為要,而以展示個人才華為先的話,你所做出的政治選擇必然是無原則的。因為你輔佐的國君是昏君、暴君,你的是一切選擇就只能是助紂為虐!

這時,我們就明白了寧武子的「愚不可及」並不是「愚蠢到家了」的意思,而是指「這種裝傻行為並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愚」——何以很難做到呢?因為人們「戀位」、「貪名」而且「圖利」。正因為「戀位」、「貪名」而且「圖利」,也就不管他所處的時代是清明還是昏昧,不管他面對的國王是明君還是暴君了。如果你真的顯得很「愚」,你又怎麼能得到地位、獲得名望與收穫利益呢?

然而,在禮崩樂壞的時代里,究竟是為自己慶功重要,還是為無道之邦哀慟、堅持個人的操守更重要呢?

「愚」就意味著犧牲自己的才華和機遇,這是不容易的。所以孔子才感慨寧武子「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在這裡並不是反對入世。《論語·泰伯》上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就是說,當政治清明時,人們就應該去施展抱負,發揮才能;但是,當政治黑暗之際,人們就不應該去襄助邪惡勢力,而應該聽憑它自生自滅。

孔子在此提出了一個嚴峻的人生命題:在政治昏昧時代,究竟是做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好呢,還是做一個「知不可取」的人好呢?

書法論壇官方微店,毛筆、宣紙、文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論壇 的精彩文章:

中國敬詞大全,這個你得看看!
這小楷,比文徵明如何!
別忘了您孩子的書法教育!

TAG:書法家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開大智慧的人,絕對不貪小境界
智慧人生: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思維境界的不同
原來,不隨便說,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守拙,這才是人生大境界
藝術的魅力,人生的境界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張良:不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人生的真境界
不求:修養、境界,大智慧
人生最好的境界,即是豐富的安靜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流於這副道家對聯,感悟人生真諦,定會大徹大悟
這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一生做人的智慧!
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豐富的安靜
聰明是生存的能力,智慧是生存的境界
中庸智慧之容人雅量,第二重境界,寬容的生活,善待自己和別人
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才是人生大境界!大格局!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的豐盈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