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最嚴「高考」,清朝科舉考試三起作弊大案均判斬立決

歷史上最嚴「高考」,清朝科舉考試三起作弊大案均判斬立決

中國的高考在古代歷史是被稱為科舉考試,科舉是在隋煬帝楊廣時期興起,一直流傳到清朝。有考試就會有不思進取的考試進行作弊來獲得好成績,朝廷為了政治這種不良風氣也是多次下令進行嚴懲。其中最嚴的科舉考試當時清朝,作弊者會被判斬立決。

科舉考試

清朝時期主要有三起作弊大案。順治十四年,江南地區選拔舉人的鄉試將在江寧(今南京)舉行。順治皇帝核准了禮部遴選的20名考官,專門召見主考方猶、副主考錢開宗,叮囑告誡秉公選拔賢才,切勿營私舞弊。

科舉考試

文廟看榜現場騷動起來,有人大呼「考場不公」,引來無數人圍觀。江南鄉試舞弊事不脛而走,順治下令徹查,並下令讓已錄取的舉人重考。複試在紫禁城太和門舉行,順治帝親自主持,複試後有14人被取消了舉人資格。

科舉考試

追查之下,又查出了考官受賄之事。順治皇帝嚴懲舞弊人員:方猶、錢開宗著即正法。這樣的處罰十分嚴厲,一時之間朝野震動,此後五十年間,科場舞弊幾近絕跡。

科舉考試

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貢院又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科場案。此次科場的主考官是左子藩,副主考官是趙晉。考完了之後,飽學之士落榜,而不學無術之徒榜上有名。為抗議科舉不公,士子們抬了財神像到府學遊行示威,事情鬧大了。康熙下令,將副主考官趙晉和另外兩個考官處斬,噶禮、左子藩革職。

科舉考試

咸豐八年(1858年),順天府鄉試中發生了戊午科場案,此次的主考官是大學士、軍機大臣柏俊,副主考是戶部尚書朱鳳標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考後發榜,人們在前十名中赫然見旗人平齡。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劇票友,經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輿論大嘩。平齡被提審,但不久即死於獄中。載垣等人向咸豐彙報案情及處理方案,擬將柏俊「比照交通囑託,賄買關節例,擬斬立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鼠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TAG:松鼠情報局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對科舉考試作弊處罰有多嚴厲?正一品主考官都斬首示眾!
了解一下:明朝科舉考試防不勝防的七大作弊手段
歷史揭秘: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題
歷史上最後廢科舉的並不是中國而是越南,科舉考試還需要考數學
歷史上唯一的科舉考試罕見舊照,考試期間考生要一直待在狹小考棚內
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的殿試考的是什麼?
一戲子金榜題名,揭開史上最大科舉舞弊案,主考官被斬,慈禧平反
清末科舉考試如兒戲,考生帶書進場考官視若無睹
日俄戰爭打響後,清廷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向科舉制開火!
科舉考試的三大幕後黑手創造史上絕無僅有的記錄
清朝規定五種人不能考科舉,禍及子孫,考科舉非常難嗎?
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都考了什麼?附狀元答卷
清朝法律規定5種人不能考科舉,考科舉怎麼這麼難?
每個時代最先進的科技都在考場 看看清朝科舉考生如何作弊
乾隆指定一文盲當科舉考試主考官,他根據試卷上的圈圈數來定狀元
明朝科舉考,主考官因徇私被舉報,調查說:不存在,最終還被判刑
歷史上的今天——科舉制結束,考試沒結束,留聲機問世
清朝法律規定:5種人不能考科舉,考科舉怎麼這麼難?
宋朝科舉考試的幾點有趣細節
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參加科舉考試44年,為何連個舉人也沒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