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500萬,因山得名!
河南省,省會鄭州,古稱中原,簡稱「豫」。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河南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在此背景下,對於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平頂山,歷史底蘊同樣深厚。就平頂山來說,人口超500萬,因山得名,1957年由葉縣、寶豐縣析置。
一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平頂山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北臨許昌,南接南陽。在歷史上,平頂山以中心建在「山頂平坦如削」的平頂山下而得名。平頂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6000年前,今平頂山一帶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時期,這裡屬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為應侯,爾後立國為應國(今河南省寶豐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為圖騰,子孫以國為姓。
二
值得注意的是,古典漢語「應」「鷹」通假,平頂山因此又稱鷹城。春秋時期,今平頂山一帶屬於楚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於韓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今平頂山一帶主要屬於南陽郡等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該地區屬於魏國的疆域。公元477年,北魏孝文帝在該地區置高陽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平頂山一帶分屬襄城郡和潁川郡。唐朝建立後,今平頂山一帶分屬汝州、許州、襄城郡。
三
最後,宋朝、元朝以及明清這一歷史階段,平頂山境域分屬汝州、許州和裕州。裕州,治所為現今河南省方城,除州城外還有轄葉縣、舞陽。清朝滅亡後,該地區先屬河洛道、汝陽道,後分屬豫南道、豫東道、豫西道。1957年由葉縣、寶豐縣析置平頂山市,以環繞市區北面的山峰皆為平頂得名。截至2014年01月01日,平頂山市轄4區、葉縣、魯山縣、郟縣、寶豐縣4縣,代管1個縣級市(舞鋼市),總面達積788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502萬。
文/情懷歷史


※山東省五大歷史名人,你都知道嗎?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40萬,清朝時期為河南九府之一!
※黑龍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40萬,因名字生僻難認被改名!
※陝西省一千年古縣,人口超30萬,因名字生僻被改名!
※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和江西一個縣重名而改名!
TAG:情懷歷史號 |
※江蘇一個知名的普通地級市,人口超過1000萬
※江蘇省最大的地級市,相當於2個蘇州,人口超700萬!
※這3座地級市人口超1000萬,經濟卻在40名之外,只有一座名氣大!
※湖北一個由「鎮」升格為「副地級市」的城市,人口近150萬!
※湖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130萬,三國孫權在此稱帝!
※黑龍江最小地級市僅轄一個縣,全市總產值達200多億
※江蘇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常住人口1068.4萬人,GDP也是全省第一
※山東人口708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超7338億
※山東人口936萬的大市 先撤市為縣後再升地級市 GDP5858億
※江西最可憐的縣,被廣東4個地級市包圍,GDP只有百強縣的1/60!
※廣西省南部的三個地級市,1955年,為何被劃分到了廣東省?
※廣西省南部的三個地級市,1955年,為何被劃分到了廣東省?
※山西人口448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1320億
※中國第一個縣級市,GDP高達2280億超越很多地級市,是你家鄉嗎?
※山西人口530萬的大市 老早便已升地級市 GDP1222億
※中國最年輕的地級市:面積是北京的225倍,平均海拔超4000米
※山西人口343萬的大市 早早就升地級市 GDP1477億
※江蘇的這個地級市雖然人口稀少,但是GDP卻高達6620億!
※湖北人口26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1305億
※江蘇最「窮」的地級市,GDP僅2610.94億元,是你家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