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武當太極拳原貌的正宗流派太極拳的要訣!運動須知往返,往返必帶折迭,折迭之中必寓挫之,斯其根自斷,乃戰之速而無疑

武當太極拳原貌的正宗流派太極拳的要訣!運動須知往返,往返必帶折迭,折迭之中必寓挫之,斯其根自斷,乃戰之速而無疑

小編分享好書的時間又到了,只要你願意學習,小編以後儘可能的給大家免費提供一下電子 版的圖書。但是,還是支持正版,大家儘可能買書學習!

關注太極養生堂公眾號後:

回復「太極拳正宗」即可獲得趙堡傳人寫的杜元化《太極拳正宗》電子圖書

回復「趙堡秘籍」 可獲得:《圖解武當趙堡太極拳秘笈》 何俊龍著

回復「劉瑞」可以獲得劉瑞承架太極拳視頻:

劉瑞先生趙堡承架太極拳推手.mp4、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盤架特點及練習方法.mp4、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推手.mp4

大家可以先看視頻再往下看,就知道趙堡的太極拳原來這麼厲害。閃電手劉瑞摔法相當牛逼。最擅長的就是「高探馬」,看人家應用的淋漓盡致,你的「高探馬」練的怎麼樣了?倒卷肱也用的很棒!!!

如果你喜歡趙堡太極拳,你可以在線留言索取更多圖書資料,小編還有很多喲!

中國太極拳雖然流派很多,各具特色,但歸根結底,都是張三丰祖師所傳授的武當太極拳的發展變化;追根溯源,都是武當太極的不同表現形式。而中國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則是一直保持武當太極拳原貌的正宗流派,因而最具武當傳統特色。它較完整和系統地保留了張三丰祖師所傳授的原始太極拳術。

加入太極養生微信群方法

先關注太極養生堂,然後

回復:群或微信群

「山東、東北、河北」地區群開放邀請

直接回復「山東」「河北」「東北」就可以了

在理論上,它有張三丰、王宗岳以及歷代太極宗師們的拳經、拳論、秘訣、歌訣、拳譜。在技法上,它有完整的二十四法,即上、中、下各八法,特別是下盤秘腿法,是傳統的武當正宗絕技。

在健體上,有內外五行理論和內外修鍊法。其上乘功法要求哼哈二氣凌空勁的無形彈放,做到以靜制動,使犯者應手即撲。它的特點表現在:以柔克剛,剛柔相濟,含而不露,上下相隨,以慢勝快,隨曲就伸,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後之以發,先之以至;以寡御眾,以少勝多;在技擊方法上,其要求輕靈圓活,勁道千變萬化,連珠運用;順勢借力,四兩撥千斤,巧擒妙拿,狠列彈發。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講究運動須知往返,往返必帶折迭,折迭之中必寓挫之,斯其根自斷,乃戰之速而無疑。除此之外,該拳還有下列突出的特點:

(一)「以意承先」的元神意念活動

趙堡承架太極拳特彆強調太極功夫的意念活動,認為意念為武當內家功夫之本。然而此其「意」,非為後天之思維,亦不為語言邏輯之思維。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超越語言,超越邏輯,超越單詞,超越語法結構的潛意識思維,誠如中國古代道家之「識神退位,元神主事」,這是一種生命靈魂的深層次感覺,無論靜也罷,動也罷,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深入體會松靜安適狀態下的體驗與感受,特別是全身心高度協調狀態下的一種感受,是為元神之態,即為武當內功之態,其時心身合一,拳自心出,意自性發,無窮感應,有感皆應,在這種獨特的意念支配下,則內氣運轉,因循為用,自然會出現順勢借力,引進落空,四兩撥千金之感覺,其架式也才能松靜平穩,中正安舒,其動作才能輕靈圓活,以柔克剛,其勁道才能連招串用,變化萬端,其效果才能巧采妙拿,抖列彈發,其感受才能冷脆快狠,發人於無形。

具體操作時,首先要體會拳架的高度協調性,一動百動,身心合一,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其次在推手時要專註於潛意識聽勁功夫,意感無窮,有感皆應,時刻捕捉雙方力量的細微變化;再次在實踐中精神集中,高度控制,拳自心發,隨機應變,將對方的千斤之力瞬間化解,同時順貫自然鎖扣對方關節,一招致敵,最後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常有意念存乎心,使太極意念生活化,數年之後,則純功運化,任用自然,而達隨心所欲之境。

(二)「金不換之三合一」的全息信息系統功夫

六百年前,張三丰祖師日夜揣摩周易陰陽八卦太極圖,終有所悟,悟出了武當太極拳的真諦,其拳無論就其理,就其動作,就其應用,均合周易太極之理,故若稱太極拳為周易拳亦不過分。周易者,乃中國百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一萬年前中華之始祖伏羲氏部落「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以形象思維之方式畫出的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根本規律之圖,其圖陰陽兩魚,首尾相接,動態曲線變化,恰如其分地勾勒出了一個對立統一的示意圖。對立統一規律自黑格爾到馬克思,是西方先哲對世界規律的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千規律,萬規律,世界最根本的規律是對立統一的規律,而太極圖恰好體現了對立統一規律,在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中,進退、陰陽、動靜、剛柔、松靜、虛實、左右、顧盼、上下等等說法都體現了中國特色的話語把握與語境感受。故爾中國太極拳在它的每一個動作中,每一個姿式中,每一個意念中,每一個感受中,每一個應用中都要能領悟並把握這種陰陽太極對立統一的規律含義。所以如果我們把太極拳說成是對立統一規律拳或辯證法拳也完全正確,它們的話語內涵是一致的。不僅如此,又因為周易即《易經》是一個涵蓋宇宙、人生、社會的認識全息元,也就是,周易包含世界的萬有信息,故爾,真正符合周易之本質的太極拳也理應成為一種全息系統。所以,判斷一種體育運動方式,判斷一種鍛煉身體方式,判斷中國古代一種優秀的武術功法,應以周易的全息系統思維來予以解讀。而從承架太極拳來講,這種全息系統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拳架、推手、散手三位一體,三者完全是一回事。拳架即推手,即散手。因而在練拳的過程中(俗稱跳架子)同時也就練了推手與散手。在承架的歷代傳人中將這種「三合一」特徵稱之為「金不換」,意即黃金也換不來的「三合一」。「三合一」之說,充分說明了承架太極拳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神,它是真正的中國武當太極內功中的全息系統功夫。

(三)集中國武術精華之大成的實戰技術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至今,幾千年來,從外家到內家,從少林到武當,英雄輩出,後來居上,一代更比一代強。因而,到了明代,武當派之張三丰,在繼承少林武功及諸家門派的特長優點基礎上,在總結歸納幾千年來,中國武術功夫的精華的前提下,經周易哲學之整合概括,方能集大成而總結出更高水平的新一代中國功夫——中國武當太極拳。對於承架太極拳的訓練,在熟練了拳架後,師傅會為弟子「捏架子」,即不斷糾正拳架動作姿式,繼而再「解架子」,把拳架的每一個動作,從全息元的角度對弟子進行拆解式講解,並細解其實戰應用。這時,弟子方明白其奧妙所在,恍然大悟,豁然貫通,心悅誠服。故爾承架太極拳六百年來一直不示於人前,視其為「金不換」拳架,至今在河南溫縣趙堡鎮,公開場合難以見到練拳者,各人自在自家院內或屋內秘練。凡學練承架太極者,都會對每一個架式所能演化出來的無限應用而感到不可思議。故爾,承架太極拳、無論其整體拳架式或某一個動作,無一不體現出中國功夫之全息元的特點。

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說的是一旦登上最高峰,才能看到其它山峰的低下,而一個習練者一旦領悟了承架太極拳的技術應用,就會產生「會當凌絕頂」的感受。前輩有詩為證,詩云:

太極三合一,承架傳授稀;

練架軟如繩,葛手活如龍;

散打出手快,進退活步行;

五行相生克,動作快如風;

不動如山嶽,動比鵝毛輕;

身形微一動,打人不見形;

出手軟如錦,變拳硬如釘;

葛手心要狠,出鎚如山崩;

對準發落點,捶捶不落空;

進退還要快,踢踹勾掛蹬。

(四)「急毒不覺」的實戰心態

1、急:急者快也,與敵交手,首先要快,快到「迅若閃電,快若疾雷」,令敵措手不及,無法防範。本拳法之「快」,又與其它拳法不同,本拳不以一拳一腳,一招一式之快為快,而是以整體變化之快,最短路徑之快,意念變化之快為快。而欲達此目的,在拳架訓練時,必須在全身放鬆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的長期訓練,才能漸悟「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緩慢園轉而後有閃電手」之意。拳譜雲「出手要火」,「出手似紅爐鐵」,「出手令對方膽戰心驚」,「出手令對手一如觸電」,故爾,與敵交手,聽勁感受到對方的弱點阻滯處,則迅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全力擊之,則必勝之無疑。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矣」。

2、毒:中國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之鍛煉不是為體育競技而練,從明代至今,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克敵致勝,戰勝對手,因此,其潛在規則即在於簡單、方便、快速地戰勝敵人,瞬間制敵於無形,特別在生死搏擊中,一招致敵,令敵死、傷、殘,因而任何一招在局外人看來,都過於狠毒。當然,今天我們學練承架太極拳,主要為了健身防身,但在與歹徒搏擊中,仍不失為一種高水平的自我防衛手段,具體來講,「毒」表現在:

(1)意毒:承架為高水平的內家拳,其拳架與應用處處體現「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心到意到,意到勁到」,在與敵鬥爭時,意念必須狠毒,一招即致敵於慘敗,「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意與招合,意與勁合,必能奏效。

(2)招毒:承架太極拳的每一招,招招獨特、厲害,每招一旦用實,後果不堪設想,足以致敵以傷殘死地,這充分體現了技擊殘酷的一面,而承架獨有的上中下三盤二十四秘法,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招法。很多本門弟子在試招後均感心有餘悸,此即體現本拳技法之巨大威力。

以上所說之招毒,在實戰用時應從兩個層次來理解:其一,如以武會友,友誼切磋,則應小心謹慎,點到為止,對方略有感受,即可收手。其二,如與歹徒生死搏鬥,則意毒招毒,令對方應手即仆,或致傷殘。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易啟動,以防誤傷他人。

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講究練武者應有武德,「練武先練德,練功先修心」。故爾本門選徒極嚴,有「十不授」之規矩,如其人心狠手毒,滿臉殺氣,心懷叵測,心術不正,品德低下,胡作非為,不懂禮貌,缺乏人情者則堅決不能授與之,對已收徒弟要多方考驗,凡違背師門教訓者則應將其清除出本門,唯恐其挾技自逞,危害社會,有辱師門,故大丈夫行走江湖,必以德為先,誠如老子道德經所言,「上善者莫若水」,無德者遠離大道矣。

3、不覺:不覺者,令對方不知也。要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全存乎一念也,此點不僅是一個拳技問題,更重要的是整體太極拳的意念感受水平。首先,要使對方不覺,則已要輕、柔、軟、松、空、靈,而且身手要快,要敏捷。其次,欲使對方不覺,關鍵在於懂勁,能剛能柔,能松能緊,隨曲就伸,舍已從人,沾連粘隨,不丟不頂,在對方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對方引入陷阱,令對方勢背而瞬間落空,沒有先兆,毫無感覺,怎樣被擊出,對方則一臉茫然。正所謂「打重不如打輕,打輕不如打空」,於談笑風生間,強敵灰飛煙滅,於毫無準備時,令敵拔根而騰空飛出丈外。正是:「承架絕技世罕見,放空擲敵心膽寒」。

(五)「騰、截、空、放」的戰術運用

「騰、截、空、放」為承架太極拳的總體戰術運用,充分體現了武當派功夫的內功心法。

騰者,乃技擊迎敵變化之道,它體現全身各部位之間的凹凸、起伏之騰落變化,如手出則肘收,肘出則手回,這樣的騰落作為一種全息關係可以應用到全身整體與每一個部落,它反映盈虛、進退、顧盼、左右、虛實的對立統一變化性,利用這種騰落變化,以閃電速度而使對方落敗。

截者,截住對方來勁也。如對方剛一展手要拿已之手腕,已則搶先截住對方,而反拿住對方手指。這種截法作為一種全息手法,可整體用,可局部用,在每招每式,身體每個部位均可截住對方,令對方無法施展自己而終以失敗告終,有了此法,任憑對方如何出手出拳出腳均被截死,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之策也,這也充分體現了「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之戰術原則。

空者,令對方進入突然的全空狀態,連根拔起,陷入真空,鮮有不失敗者,一者使對方的所有攻擊落在空處,二者使對方整個落入空中,這兩者結合起來連環使用,是為「打空」。

放者,一為在對方進攻拿我時,我順勢而放下,對方必定落空;二為我使對方勢背,因勢利導,上下相隨,將對方放出,故爾,放即為防守,也為進攻,是為防守與進攻的對立統一。

(六)「和合凝聚」的進攻方法

和者,融合也;合者,凝聚也。融合全身心,凝聚精氣神,即「內家真力」。

「和合凝聚」是修鍊內家功夫的根本秘訣之存在,中國諸門功夫歸根結底都要通過此法而修鍊成功。德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哈肯以「協同論」思想而聞名於世,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現代科學思維,宇宙、人生、社會萬事萬物唯有事物之間以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高度協同,才能正常發展並達到高水平狀態。對人體修鍊而言,如果身與心合,手與足合,肩與肘合,腿與膝合,上與下合,前與後合則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科學家從理論上證明,人體所有的細胞如能全部高度協調,可以發出25噸的力量。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高度重視全身心的協調性,故經多年鍛煉者,其協調性遠遠高於常人,其太極功夫一旦展示,則令人嘆為觀止。

(七)「套封叉閉,刁拿鎖扣」的獨特擒拿手段

套者是將對方套住,或曰讓對方入已之圈套;封者封住對方迴路與退路,讓對方無路可走;叉者以已手臂或腿腳叉住對方,令其無法運動;閉者封鎖對方一切路徑,唯有束手就擒。刁者在雙方快速運動中,一下子要刁住其手腕,拿者隨時以已之手拿住對方的手指、手掌、手腕、肘彎之處;鎖者猶如一把鐵鎖將對方身體之某一部分鎖住;扣者反其關節,令對方關節疼痛而跌倒在地。

承架太極拳制人的最大特點是擒拿對方,雙方一搭手,一秒鐘將對方制住,這種擒拿法常常把對方一下子就別死了,令對方一動也沒法動,還感到局部關節突然間的巨痛。但習練本拳者,不僅要求擅於鎖拿對方,瞬間制敵,同時要求同時同步能化解對方的一切擒拿與進攻手法,更重要的是在化解對方擒拿攻擊的同時,將對方反拿住,反鎖住,使對方在進攻中突然陷於失敗。

(八)「只進不退,打虛中實」的進攻方略

「只進不退」是承架太極拳實戰搏擊的一個重要特點,大凡世間各類武功博擊,有攻有守,有進有退,而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卻獨以其「只進不退」而與眾不同,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其實這才體現了高層次水平的搏擊手段。為何只進不退?因為承架太極拳能於瞬間化解敵人的所有攻擊手段,同時令對方最凌厲的攻勢演變為對方的最大威脅,在承架太極拳的眼中,對方越兇猛,越用力,則反擊力越大,對彼之損害也越大。搏擊到了這種境界,已無所謂「打」,無所謂「化」了,「打即是化」,「化即是打」,「連化帶打,化中帶打」。這種化打合一的打法,必定不用後退,而只管向前,令敵應手即仆。正所謂「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打虛中實」之要訣在於「打不準不打,打不狠不打,打不死不打」。這裡的「死」字,其意在於故我搏擊時,我所感覺到的敵方無法化開的阻滯點,亦即死點。雙方交手時要以聽勁為先導,在令敵方不覺中找打擊處能處處控制對方,使其死點無法化解,正如歌訣曰:「對準發落點,捶捶不落實」,其發落點,即死點。

(九)「剛柔相濟,松靜互根」的勁道變化

中國古代的周易哲學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不可分而又互相對抗的力,即陰與陽之對立,陰陽對立統一之變化發展構成世界萬事萬物及其變化發展的根本規律。《易經?系詞》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中國太極拳以周易陰陽為其理論基礎,體現了周易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在承架太極拳中,要求動靜、剛柔、松靜、虛實同時兼備,處處符合太極陰陽之道。又要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相互聯結,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練拳者,在練太極內功勁道時,尤以剛柔、松靜為其主旨,首選要達同時兼備的感受,其次要達到剛柔摩盪,松靜相宜的懂勁地步,最後達到忽陰忽陽,陰陽無蹤可尋的神明階段。因此,練太極拳,不能偏於柔,也不能偏於剛,而應剛柔相濟;不能偏於松,也不能偏於緊,而應鬆緊互根,缺一不可。否則即違背了陰陽太極之理。故爾,在太極拳的勁道變化訓練中,要在剛柔、松靜之變化中方能悟出。太極之勁,說有就有,說無就無,隨屈就伸,變化無方,隨心所欲,方為正道。能做到有剛有柔,有松有靜,則可知天地萬物之理,生靈運動之妙。非此而不能知承架太極拳功夫之本也。

(十)「三盤秘訣,四十八法」的太極實戰訣竅

中國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在六百年的歷史發展中,自張三丰祖師及後來歷代名師們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在實戰功夫上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完整體系,其理論與技巧充分體現了中國太極功夫的上乘境界,主要內容即「三盤秘訣,四十八法」。

1、上盤八法:棚、捋、擠、按、采、列、肘、靠

(1)棚:拳譜云:「棚在手臂」,「棚在撐」,棚指由里向外的力量,此為太極拳的基本功夫,在拳架、推手、散手運用中,棚勁無處不在處處在,無時不有時時有。棚勁貫串於所有招式的全過程。

(2)捋:拳譜云:「捋在掌中」,「捋要輕」,捋有順對方來勢輕帶指引,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落入陷坑中之意。順勢借力,引進落空,順手牽羊,四兩撥千斤。

(3)擠:「擠在手背」,「擠在身臂」,「擠要橫」,擠有逼迫中搶位之意,使對方失去平衡而栽跌。在擠法中應處處體現螺旋力,使對方之接觸點遇著螺旋即被分旋,身不由已而後跌。

(4)按:「按在中攻」,「按在腰攻」,「按要攻」,「打人須貼近,手到身要擁」。按法在形式上雖表現為以手推按,但仍貫穿以全身之整勁。特別是身要擁,腰要攻,氣沉丹田,形成了一個周身的完整勁,沉著冷靜,且有撐拔之意。訣曰:「根節切,稍節發,中節齊到生妙法」。使其腳跟離地而騰空跌出。

(5)采:「採在十指」,「采要實」,采即抓拿擒制對方。訣曰:「採在十指要抓牢,其妙就在把擰中」。采拿法即反關節法,使對方之關節超過必要限度而產生劇痛,全身僵滯,欲動不能,身不由己。重者分筋錯骨,扯裂肌肉關節,誠如拳譜所云:「直中求曲采法精」。

(6)列:「列在兩肱」,「列要驚」,「來勢兇猛列手破」,列時先松後靜,如槓桿之撬動,迅猛如閃電,完全是反關節之打法,且主要針對肘關節。其效果可使對方手臂立折,抖斷無疑。

(7)肘:「肘在屈使」,「肘要衝」,「肘打隨時任意行」,「遠用手,近用肘」,「寧挨一拳,不挨一肘」,肘是打擊要害部位,如肋下、窩內、搗心、頂心、背心、腦後肘等。

(8)靠:「靠肩背胸」,「靠在肩胸」,「靠要崩」,「遠拳、近肘、貼身靠」。靠人的特點是短促有力,靠整體勁的撞靠壓砸結合才更具效果。

2、中盤八法:起、落、進、退、騰、閃、圓、轉

(1)起:「起在足心」,欲要向上,必寓下意。全腳掌著地,但五趾始終抓地,百會領起,精神提起,方顯神威。

(2)落:「落在窩中」,蓄在丹田,下沉上懸,身法自然。古傳云:「太極勁法妙無窮,其妙都在窩中存」。落要落的輕靈,輕穩實在,不可動搖。

(3)進:「進在分宗」,「進在雲手」,意到身俱到,意從心裡起,手向鼻尖落,發人如彈丸。

(4)退:「退在轉肱」,轉換腰中,有進必有退,進退要適中。古傳云:「打死不後退,後退必打人」。如倒卷肱即是退中必打之法。

(5)騰:「騰在柔韌」,輕靈圓活,變轉輕快,必須抬之即起,按之則落。氣沉丹田,鼓盪騰升。

(6)閃:「閃開正中定橫中,其閃定有隙」。含胸縮骨,吞吐避讓,閃展騰挪。

(7)圓:「圓在轉軸,活在其中,不凸不凹,中正安舒,不丟不頂,活轉適中,恰到好處。

(8)轉:「轉在腰際」,轉必用腰,腰乃周身之軸心,是調劑周身平衡之樞紐。「刻刻用意在腰際」,腰為「第一主宰」,以它帶動四肢並協調身姿而動轉,主要在於發展先天之源而固後天之本,有健身強體,技擊技能的巨大功效。

3、下盤八法:纏、跪、挑、撩、劈、壁、掛、蹬

(1)纏:「纏在松盤」,如藤纏繞,沾連粘隨,舍已從人。

(2)跪:「跪在膝中」,要橫豎找,貴在用意,曲中求直,蓄而後發,落點準確。

(3)挑:「挑在稍尖」,猶似翹板,根節松沉,稍節彈升。

(4)撩:「撩在順填」順撩填空,旋轉引空,使其失中。

(5)劈:「劈在直崩」,欲劈先松,橫豎間用,冷脆快准。

(6)壁:「壁在立根」,主要制根,貼身寸進,無堅不摧。

(7)掛:「掛在勾環」,粘貼帶回,剛落即用,腳到成功。

(8)蹬:「蹬在展跟」,妙在胯根,蹬踏結合,其見彈功。

(十一)「哼哈二氣,凌空彈放」的上乘境界

哼字在練拳時可使氣沉丹田,內氣穩固,在實戰時可爆發向下的力量;哈字在練拳時可使內力向外,在實戰時可爆發突然的驚炸之力。哼哈二氣其實不用真的發出聲音,其本質是一種內在功夫感受,當然如果真的喊出聲音,亦未不可,效果一樣,但太極者,乃武當之內功,只要存乎一心之意念即可,故爾無論練拳還是實戰,均不必喊出聲音,只要意念感覺到位即可,也不必過於濃烈勇猛,只要有感即可,長期訓練,可練成太極內功之驚炸爆發力。

凌空彈放之本意在於每一招式實戰之運用,均可使對方在瞬間於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掉入真空,對方突感身一空,暗叫不妙,但為時已晚,一下子就撲倒在地,或被彈放而致飛出丈外。這即是一種技術、技巧,也是一種功夫,而且是上乘的功夫。

對於哼哈二氣內力的掌握和能將對手彈放的功夫,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的內涵精神則達到了中國武術功夫的上乘境界,由此可見,中國太極拳遂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熠熠生輝的文化瑰寶。

(十二)雙方始終間距一尺的「尺寸架」

承架太極拳無論在拳架練習中,還是在推手、擒拿、散手的應用中,自己的雙手間距始終保持在一尺左右。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該拳的實戰意念很強,始終集中在擒拿對方的小臂上,而大多數人的小臂長度(自手部到肘部)基本上在一尺左右,故久而練之,出手便能制住對方小臂,既拿手指手腕,同時又拿對方肘部關節,對方必定疼痛難忍而撲倒在地,束手就擒。

小編分享好書的時間又到了,只要你願意學習,小編以後儘可能的給大家免費提供一下電子 版的圖書。但是,還是支持正版,大家儘可能買書學習!

關注太極養生堂公眾號後:

回復「太極拳正宗」即可獲得趙堡傳人寫的《太極拳正宗》電子圖書

回復「趙堡秘籍」 可獲得:《圖解武當趙堡太極拳秘笈》 何俊龍著

回復「劉瑞」可以獲得劉瑞承架太極拳視頻(劉瑞先生趙堡承架太極拳推手.mp4、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盤架特點及練習方法.mp4、武當趙堡承架太極拳推手.mp4)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練功,一條太極褲夠足矣!緯彈麻純色蘿蔔,打破傳統,休閑練功兩不誤蘿蔔褲!
鄧師談太極的按勁用腳!推手秘訣「棚在腰腿,捋在神意,按在腳底,擠在時機。」
太極內功的奧妙,讀阿鄧始修安般念 學鬃師方習貓步行,太極功如此真實,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太極拳中簡單平常的功夫絕技,其實就是基本功!都被你忽略了!
太極練腰很重要,我一年參加三次練腰面授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每一抹布料的折迭與彎曲,都似女性的優雅身姿與溫柔力量:越南設計師品牌 Phuong My
折迭機彎折20萬次 三星竟這樣算來的
涉嫌OLED技術轉移,韓國首次以泄密罪起訴中國人;三星顯示器建立可折迭 OLED 面板產線,可折迭手機明年推出
工研院開發防刮、耐磨、耐撞擊可折迭觸控AMOLED面板
第一批可折迭AMOLED屏幕的智能型手機將有望在2018年年底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