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運營商定製機用戶排斥,智能手機廠商陷入尷尬

運營商定製機用戶排斥,智能手機廠商陷入尷尬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OPPO新機R11在首銷日當天遭遇河南移動全面下架禁售的消息,可謂是引發了眾多網友們的熱議,我對此也有注意到。綜合各方面討論及根據個人觀點分析,總的來說河南移動之所以禁售OPPOR11其實主要是OPPO沒有很好地按照河南移動的「規矩」來。換言之,想要河南移動所有線下渠道分發該款機型,OPPO需要在網路支持類型上進行定製,也即是大家熟知的移動定製機。

不過後來,據了解即便OPPO方面稱已經跟河南移動妥善解決了這個所謂的問題,但通過此次事情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廠商都有可能面對的「尷尬」境地。進一步來說,追求自家手機銷量除了具備規模性的線下線上渠道外,某種程度或許還要走三大運營商的渠道,如此才能夠擴大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和用戶群體受眾面。畢竟,一方面因為部分用戶的擇機渠道狹窄,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於國內的門店布局廣闊、用戶量沉澱多且粘性高,作為智能手機廠商勢必看重這塊。

但看重歸看重,如果站在三大運營商的位置考慮,尤其是中國移動,個人認為它們肯定要在智能手機廠商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譬如,上文所提及的河南移動要求OPPO額外推出「移動4G+定製機型」,其目的很明顯是推廣移動4G網路、增加移動4G用戶,再往深了講是要藉助這種雙方合作的方式達到擴展,以至於繼續保持領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兩大運營商。

然而,現在隨著4G網路普及國內全網通類型智能手機快速發展,不管是哪一家運營商的定製機型,我覺得消費者都不是特別有興趣:一是定製機型雖價格略為便宜,可體驗和官方裸機比起來不是很好;二是定製機型摻雜不少運營商內置的規則;三是定製機型一定意義上屬於功能「閹割」,試想差價不大的情況下誰會願意入手?

同理,智能手機廠商若過分依賴三大運營商渠道鋪量的話會「傷害」到自己,從而失去自我「造血」能力,國內3G時代的中華酷聯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只是,2011年小米手機一代面市,以超高性價比和風靡很久的線上互聯網模式打破了傳統手機廠商那種安逸的狀態,否則華為也好、中興酷派聯想也罷斷不會「忍痛割捨」和運營商親密關係,那如今華為手機銷量強勁的現象不一定有機會能見得著。

綜上所述,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和三大運營商聯合推出定製機型無可厚非,但不能太過依靠:第一,市場消費者已經不是當年什麼都不懂的消費者,部分排斥定製機型;第二,運營商一旦「翻臉」,最後智能手機廠商要吃苦果;第三,諾基亞時代已經屢見不鮮的套路,未來空間不是很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三星在前小米OV在後,蘋果輝煌能否印度重現?
蘋果三星出貨量逆勢下跌,智能手機廠商OV增速超80%
三大運營商電話簡訊量下滑,手機上網流量達65.9億G
華為有意無意模仿小米?四個方面解讀小米模式
智能手機市場一片黯淡,小眾廠商如何挺進安全線

TAG:科技有意思 |

您可能感興趣

門鎖掀起智能熱 手機廠商注活力
無人農機全過程作業試驗啟動,智能農機迎機遇
智能手機處理器GPU性能排行榜,你的手機玩遊戲流暢嗎?
華為欲聯手區塊鏈智能手機廠商,開發手機運行區塊鏈技術應用
亞馬遜推出入戶投遞服務不久,現又在收購智能門鈴製造商
現代重工用機器人打造「智能船廠」
不僅是智能手機 騎行服產品也已陷入同質化窘境
中國廠商壞消息:印度功能手機翻番暴增 智能手機卻疲軟
機器人智能停車系統
晶元廠商如何應對智能手機銷售放緩
智能手機啟用恢復出廠設置後,會跟新機一樣流暢嗎?
柔性機器人工作站加速汽車行業智能製造
機器人峰會聚焦智能應用,行業龍頭迎機遇
寶馬MINI工廠的機器人裝配工,體驗人機協作的智能
手機廠商集體變智能「鎖匠」,市場會出現寡頭競爭嗎?
又一家手機廠商進場 努比亞推出智能門鎖
圖森未來CEO陳默:我們並非在主機廠上游兜售技術,而是立足下游,做卡車運輸業的智能服務商
手機市場青黃不接 製造商轉向押注智能手錶
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調整戰略,推出新機型開拓高端市場
智能手機廠商集體扎心,3月中國手機市場運行報告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