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門媚:1980年代,筒子樓里的紅茶菌

西門媚:1980年代,筒子樓里的紅茶菌

食光機

食物中的當代微觀小史

文 |西門媚

透明玻璃罐子里,已經有一塊半透明白色東西,漂浮在紅棕色的液體里,玻璃璃罐壁上,還有些小小的氣泡,在光線下,還能看見液體里有氣泡升騰。

母親打開罐子蓋,倒一些到玻璃杯里,加點白糖,加一點涼開水。

液體在杯子里,帶著一點氣泡,清亮透明,淺茶色。

我和哥哥便捧起杯子大喝起來。

這是我家的自製飲料,酸酸甜甜的。「比汽水好還喝!」我們常常一邊喝一邊讚歎。就好像我們喝汽水喝得不愛,才喜歡這個的。

其實汽水也很少能喝到。平時更多見的是街邊的涼水攤,杯璃杯里,裝著紅紅綠綠的水,上面再蓋一小塊玻璃,看起來晶瑩涼爽,一分錢一杯。那水看起來冰爽,喝起來真是一般。糖精和色素兌的,一點都不好喝。

家裡這個新式飲料,當然比外面賣的色素水好喝多了。

在八十年代初,正流行著這種飲料。這叫「紅茶菌」。家家都在養紅茶菌。

把容器高溫消毒,裝入茶水,放涼,再加入菌種和糖,好些天之後,看見水裡長出白色的膜狀物,紅茶菌就養好了。

倒出一些液體來兌水加糖喝掉,再往罐里加入茶水。循環往複,可以無窮。

那時,我們住在單位的宿舍里。北方稱之為「筒子樓」,我們這兒沒有這名字,就叫宿舍樓。

宿舍樓是兩層,中間一個長長的走廊,走廊兩邊開無數的門,每個門進去,是一兩間房子。沒有衛生間和廚房。每家都在走廊上放一個蜂窩煤爐,這就算是廚房了。樓外有個露天的洗衣台,大家淘菜、洗碗、洗衣,都在這裡完成。稍遠還有一個公共廁所,供附近兩棟樓的人使用。

我家那兩間房子的功能很多,既是睡覺的卧室,也是會客的客廳,看電視的地方,吃飯的飯廳,還是我們寫作業、我媽備課的書房。

我家門口的那個蜂窩煤爐,永遠不能熄火。

蜂窩煤是每月憑票買的,是碎煤壓制而成,裡面摻了大量的雜質,黃泥什麼的,不好燃燒,如果不慎把爐火熄了,下一次「生火」就太費事了。那時我母親工作很忙,很難有時間來侍弄這些。所以,爐火是長明的。但一直燃燒又太費煤,每月定量的蜂窩煤肯定不夠。因此那時的人們又發明了很多方法來讓煤爐不熄,但又燃燒緩慢。比如,在蜂窩煤的一些孔上,塞上專用的塞子,或者在爐膛上,裝一個可調節進氣的蓋子。

資料圖:蜂窩煤爐

爐火燃著,又不能浪費,所以,每家的爐子上,都會坐一隻鍋。鍋里可能燉點湯,也可能煮點熱水。

整個走廊上,充滿了不完全燃燒造成的氣味,讓人有點微微的窒息感。有時,又混雜著燉湯的香味、炒菜的油辣味、熬中藥的苦味。

我穿過走廊的時候,總是喜歡走得很快,到家迅速開門關門,把難聞的氣味關在門外。

但多數人家不是這樣的。住在這樣的房子里,鄰居都喜歡串門。

我母親才調回來,知道必須入鄉隨俗,像鄰居一樣,得把房門打開,隨時歡迎鄰居來訪。

八零年代初的那一段,串門的一個主題,就是,「嘗嘗你家的紅茶菌」。

不記得紅茶菌最初的「菌母」來自哪家了,總之,沒多久,家家都在養紅茶菌。方法是互相傳授切磋,但,過了一陣子,每家的紅茶菌居然味道有差異。

有的人家的酸一些,有的甜一點,有的顏色深,有的味道濃稠,有的菌塊發黃,有的發綠,有的甚至發黑。如果發黑了,人們就不敢喝了,倒掉重頭做起。

這有點像我們四川人家裡的泡菜。每家的泡菜味道都有差別,香氣、味道、色澤,都不一樣。但泡菜的差別我大體明白,是母水不同,加入的原料不同,佐料不同,手法不同。但紅茶菌都是同一來源的菌種,為什麼還是造成了這麼大的差別。

不僅我不明白,我們的鄰居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研究。

夏天晚飯後,他們常常端了杯子,挨家串門,相互品評。

我家的房間是一個外間套著一個裡間。鄰居們來了,多半都在外間,聊天,品評紅茶菌。鄰居們一般不會進入裡間。在裡間我們藏了個秘密。

就是收錄機。

我家有一台三洋牌收錄機。是在香港的姑姑送給我們的,父母對它寶貝得不行。一共只有兩盒磁帶,一盒鄧麗君,一盒奚秀蘭。

資料圖:三洋收錄機

我們的鄰居都還沒有收錄機。通常人們只能從收音機或者單位廣播里,聽到威武雄壯的歌曲。而這種軟綿綿的甜歌,非常稀罕,一聽就覺得滿心柔軟甜蜜。

鄧麗君在《何日君再來》里的那句道白:「來來來,喝完了這杯,再說罷」,軟膩無比,讓十歲的我,非常震撼,發現這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親熱溫柔。

但這歌終究跟周圍環境相差太大。幾個月後,我家把磁帶抹掉了。

我們沒有別的消磁方法,只好開著錄音功能,錄下了兩三個小時的空白聲音。

我們不說話,在屋裡做些別的事情。看著磁帶在機器里,勻速的轉動。

我們房間比外面的路面矮,應該算半地下室,窗外只能看見別人的腳。我們能看見,外面有些人走來走去。走路的也許是買菜回家的,跑過去的是放學後正在玩耍的小孩。我們的錄音機,把這些聲音都錄下了吧?

養紅茶菌的熱鬧,似乎也是在這段時間消散了。我家很快不喝紅茶菌了,鄰居們也沒堅持多久。關於紅茶菌的傳說,也從最初的抗癌,變成了致癌。

一直到1984年,奚秀蘭上了春晚,終於可以明正言順地聽這些歌了。我哥拿著那兩盒被洗掉的磁帶,出去找人翻錄。正版的盒子里,裝進了翻錄的磁帶,翻錄的仍是奚秀蘭和鄧麗君。

翻錄的效果差很遠,特別是開頭有一段空白沒錄上。發出沙沙沙的雜音,我們知道,是那一天抹掉磁帶時,錄下的窗外的聲音。

【作者簡介】

西門媚|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小說家,獨立作家。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龍山寨高山茶的傳說
八妹跟你講《拉祜茶的傳說》
名媛下午茶熱巴喂赫赫 超哥和鹿晗搶吃的 這段為什麼不播
賀開古樹普洱茶的特點
荷葉茶保健功能 延年益壽不是夢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美食推薦:上湯菠菜,醬椒蒸茶菌,香蔥爆腰花,干鍋什錦菜
紅茶菌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美食推薦:醬椒蒸茶菌,尖椒干豆腐,糖醋拌萵筍,麻香巴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