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張大千畫風成因殊多,如遍訪名山,揮筆寫生,以求師法造化;如飽讀古籍,作詩填詞,以文氣滋養藝事。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在臨仿古迹之外,張大千還熱衷鑒藏名畫,眼力過人,極富盛名。一生所閱歷代佳作頗多,在大風堂居停過的巨跡為數不少,令人艷羨。在其去世之後,家人遵其遺志,將所藏法書名畫七十五件與文玩紙筆等物捐贈台北故宮博物院,方才為其鑒藏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

張大千專意鑒古、集古依然源自李梅庵、曾農髯二位老師。李、曾兩人均富書畫收藏,使得緊隨左右的青年大千飽覽名作,筆下創作自然大有進境。此後,隨售畫愈多而財力趨豐,張大千便開始留心訪古,搜求佳構,並與鑒藏名家往來交流,品藻丹青,憑藉過人的記憶力與從繪畫實踐而來的藝術感悟,鑒藏之能日漸提升。

在畫家劉凌滄的記憶里,一九三四年前後,在張大千寓居的北平琉璃廠東門桐梓胡同二號總是「座客常滿,大部分是畫家,還有古玩鋪和畫店的商人,如集粹山房的黃子琳、玉池山房的馬濟川、榮寶齋的王仁山等」。由此可以想見,張大千與畫商的往來密切,廠肆之間流通的善品佳作必然較多地彙集到他面前,為其鑒藏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張大千對古代書畫的真偽鑒別,極為自負、自信,這是緣於其見聞博洽,品藻精嚴,正如其言:


舉凡名山大川,幽岩絕壑,南北二京,東西兩海,笠屐所至,舟輿所經,又無不接其勝流,睹其名跡。聞見既博,品藻斯嚴。寶墨偶遭,私意必獲。性命托倚,魂夢縈纏。雖負巨逋,不易夙嗜。異蕭翼之賺,類海岳之痴,結習難捐,彌自哂也。……世嘗推吾畫為五百年所無,抑知吾之精鑒,足使墨林推誠,清標卻步,儀周斂手,虛齋降心,五百年間,又豈有第二人哉!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元 方從義 武夷放棹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從一九四三年梓行於世的《大風堂書畫錄》來看,張大千早年的收藏主要集中在石濤、八大山人之作,旁列趙松雪(孟頫)、黃大痴、董文敏(其昌)、陳章侯(洪綬)、王麓台(原祁)等元明諸家,顯然是受到兩位老師好尚的影響。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明 吳偉 武陵春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北宋 王居正 紡車圖 故宮博物院藏

煌煌四巨冊的《大風堂名跡》,所印俱為張大千藏品佳作,第一集收錄歷代名畫三十八件,第二集《清湘老人專輯》收錄二十二件,第三集《八大山人專輯》收錄十五件,第四集收錄歷代名畫四十件。僅就故宮博物院而言,共購藏其中五代董北苑《瀟湘圖》卷、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北宋王居正《紡車圖》、徽宗《祥龍石圖》卷,元方壺(從義)《武夷放棹圖》軸,明張大風《淵明嗅菊圖》、吳小仙《武陵春圖》卷。以故宮博物院收求文物標準之嚴格,尚且入藏七件畫作,由此便知大千深湛的鑒古之功。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明 張風 淵明嗅菊圖 故宮博物院藏

無論各個時代,鑒古能力的培養既要自身面對畫跡鑽研筆墨風格,也要向師長請教,與友朋切磋,逐漸積累經驗與眼力,才會有所增益。除去李、曾二師之外,與青年時期的張大千交往且能談論藝術的師長、友朋必然不少,無法一一詳述,僅從其中推出三位先生稍作介紹。

首先是番禹葉遐庵先生,近代政治史上頗具影響之士。專擅書法,醉心詞學,善鑒法書名畫,考識精詳,舉世共推。一九二九年兩人初識於教育部籌劃的全國第一屆美術展覽會,一九三二年起「共寓吳門網師園,共數晨曦者近四年。……見必評論古人名跡、山水名區,以為笑樂」。能與藝壇耆宿朝夕相見,並終日參詳書畫,張大千的鑒古眼力當然會大加精進。

其次為姑蘇吳倩庵(湖帆),近代著名畫家、書畫鑒定家。筆下山水、花鳥、人物兼擅,書法俊逸洒脫,精於鑒賞,富甲收藏。在《丑簃日記》中,吳先生記述其與張大千在滬上往來密切,或談道論畫,或臧否藝苑,或互贈書畫,不一而足。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九日兩人同在故宮博物院審閱參加「全國第二屆美術展覽會」的作品。年紀相近、博通鑒定、聲望頡頏的兩位畫家,常相往還,互為砥礪,以品賞書畫相娛,鑒古水平日升千尋,自不待言。

其三為東海徐李庵(邦達)先生,當代著名書畫鑒定大家。而立之年便以善於鑒定古書畫與創作書畫名聞上海。一九五五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後,審閱海內外所藏古書畫不計其數,注重將考據文獻與圖像比較有機結合,考鑒唐宋巨跡,辨查明清源流,形成其鑒定體系,有《古書畫鑒定概論》、《古書畫偽訛考辨》等著述行世。據徐先生為《張大千詩文集編年》所作序言中記載,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兩人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張大千寓所相識,言談投機,遂與定交。論及大千的書畫鑒定,徐先生指出:


三四十年來,居士足跡所至,鑒收歷代法書名畫至夥,又往往隨以易人,蓋留心於物而不礙滯於物,固豪士之常情。轂轂者何足與齒論?篋中嘗有唐摹王右軍《行穰帖》、董北苑《瀟湘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並稀世劇跡,今或入東瀛,或歸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他宋元明清書畫之曾藏大風堂者,無慮千計,已難縷述矣。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五代 董源 瀟湘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大千的收藏觀,徐先生稱「往往隨以易人,蓋留心於物而不凝滯於物,固豪士之常情」,明確道出作為畫家的鑒藏家,張大千與尋常鑒藏家迥然有別。尋常鑒藏家因多以古物收藏為興趣,每得巨跡,遂庋藏高閣,秘不示人,終日陶醉清玩,怡樂性情。而張大千卻是將一己所存供友朋賞閱藻鑒,並以刊行《大風堂書畫錄》與《大風堂名跡》與舉辦「大風堂珍藏古書畫展覽」等形式公之於眾。此外,張大千常將所蓄名品易人,從而換得更多先賢畫作入藏大風堂內。所以說,張大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鑒藏家,其觀念上重乎「留心於物而不凝滯於物」,即專註於書畫所呈現出來的前人筆墨技法與苦心構思,而不是子孫永保、家族遞藏的狹隘認識。

鑒古、集古並非張大千的目的,僅僅是其為自己設定的通向藝術巔峰的路徑。通過鑒古、集古一途,早年的張大千方能博觀百家,廣闊眼界,積蓄筆墨,蕩滌心境。上善之物盡收眼底,筆墨之靈自然奔走居士腕下,建構氣勢恢宏的藝術世界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如果不知曉張大千這般的巧思智慧,就無法理解其傾盡時間、揮灑巨資去鑒古與集古的良苦用心。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紫禁城》雜誌App

管窺張大千早年畫風成因|鑒古與集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略論明初外銷瓷 永樂官窯外銷瓷
好色之圖 富麗堂皇
略論明初外銷瓷|永樂官窯外銷瓷
好色之圖|富麗堂皇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捲軸畫風
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著名花鳥畫家郭石夫作品欣賞
嗯哼腦洞大開為小玉寶寶取名字 畫風清奇古靈精怪
成年前後必看6大國漫:大魚海棠畫風唯美,第一堪稱國漫崛起之作
蠟筆小新:歷經30年畫風大變,妮妮從軟妹變成女王
《國風美少年》霍尊西裝帥氣,古裝美若仙,不是一個畫風
屯年漫畫小清新版,萌系畫風,佛系青年最愛
暮光之城男主被曝出演新蝙蝠俠,成熟畫風與早年相差很大
畫風清爽的古風漫畫
靈魂畫師用「仿古壁畫風」繪製新番動漫,天方夜譚的腦洞堪稱清奇
追兩宋畫風高古雅逸,近現代名家王心竟山水畫作品欣賞
日本人腦洞真大,把菩薩變成日漫畫風後,如來觀音全成美男子了!
《獨孤天下》徐正溪尋藝指數逆襲至第五,這個畫風清奇的反派宇文護恐成最大贏家
當超級英雄換成王者畫風,雷神成了男版鍾無艷,鷹眼成了黑化后羿
當奧特曼化身日漫畫風,女版奧特曼辣眼睛,大古這個動作吸睛!
聶遠童年照畫風淳樸年代感十足,原來「大豬蹄子」是這樣長成的
國畫清風雅集:陳之佛 畫風獨樹一幟
他是一位被遺忘的畫家,畫風精湛,曾和齊白石、張大千齊名!
賈儉林在古典畫風中的筆墨創新
當童年經典《海綿寶寶》改變畫風,這奇葩的造型,堪比童年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