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方讚歎,菩薩往詣

十方讚歎,菩薩往詣

十方讚歎,菩薩往詣

選自蘇樹華著《佛說無量壽經釋義》(該書準備出版,歡迎同仁贊助。)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原文】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於彼東方,恆河沙佛國,無量無數,諸菩薩眾,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聽受經法,宣佈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

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

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一切諸菩薩,各齎天妙華,

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

咸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

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

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

慧日朗世間,消除生死雲,

恭敬繞三匝,稽首無上尊。

見彼嚴凈土,微妙難思議,

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

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

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

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

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

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

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

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諦聽。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凈土,受決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專求凈佛土,必成如是剎。

諸佛告菩薩,今覲安養佛,

聞法樂受行,疾得清凈處。

至彼嚴凈國,便速得神通,

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

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

清凈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驕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

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

凈慧如本空,億劫思佛智。

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

佛慧無邊際,如是致清凈。

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

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

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

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

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章旨】

自性光明,威神無極。佛佛道同,指歸自性。無量菩薩,皆歸自性。歸入自性,即成佛道。

【譯文】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第一,十方世界,一切如來,悉皆讚歎。東方世界,恆沙佛國,無量菩薩,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恭敬供養。無量菩薩,聲聞大眾,聽受經法,應緣弘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恆沙佛國,無量菩薩,亦復往詣,無量壽佛。」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東方諸佛國,恆沙數無量。

其國諸菩薩,親近無量壽。

四維上下界,各有恆沙佛。

國中菩薩眾,往謁無量壽。

無量諸菩薩,各以凈妙花,

功德莊嚴衣,供養無量壽。

萬相奏天樂,流布和雅音。

讚歎最勝尊,供養無量壽。

已達無礙慧,深入心地門。

顯發功德藏,智慧無等倫。

般若照世間,消融生死業。

依教奉諸行,回歸無上尊。

無上莊嚴剎,微妙難思議。

誓願成佛道,成就亦復然。

此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

放光無量數,普照十方國。

回光繞自身,歸入無相心。

法界諸眾生,無不受法益。

菩薩觀世音,恭敬稽首問。

問佛緣何笑,願樂聞是義。

梵聲猶雷震,出生和雅音。

菩薩當成佛,說與仁者聽。

法界諸菩薩,悉求成佛道。

吾今與汝決,令汝大願滿。

覺了一切法,猶如空中電。

喚醒菩薩夢,成就佛凈土。

知幻即離幻,是名菩薩行。

普行一切法,見性得成佛。

了知一切法,如響無實性。

專求法性身,定成佛凈土。

諸佛告菩薩,今覲無量壽。

如法作觀行,速證無上覺。

證得無上覺,即得妙神通。

十方諸如來,咸共與授記。

彼佛本願力,聞名得往生。

往生彼國已,住於不退地。

菩薩發宏願,誓成極樂國。

普度一切眾,成就佛凈土。

依體起妙用,飛身遍十方。

自在無有礙,還歸極樂國。

自心不清凈,不得聞此經。

清凈無染著,方知諸佛義。

常作功德行,則能信此事。

聞法恭敬行,定獲大利益。

我慢又愚痴,不能信此法。

宿世種善根,樂聞如是教。

未登佛位者,不得見聖心。

猶如天生盲,不是領路人。

如來法性身,高深難可測。

唯獨佛與佛,悉能盡了知。

假使一切人,悉皆得佛道。

智慧如虛空,億劫測量佛。

殷勤無間說,窮劫不能盡。

佛慧無有邊,清凈亦復然。

人身實難得,正法實難遇。

若有信慧者,當勤精進行。

終日行正法,至誠得究竟。

是故我眷屬,當發成佛願。

若欲出火宅,當須聞正法。

聞法成佛道,度脫生死流。」

【釋義】

問:如何是「無量壽佛,威神無極」?

答曰:自性不生不滅,是無量壽。自性無所不能,是名威神。自性妙用無邊,是名無極。自性光明,無邊無際。自性妙用,緣起無盡。無量萬相,唯心變現。一切萬相,指示此心。是名「諸佛如來,莫不稱嘆」。如是法音,即今正響。還得聞么?

無量壽佛,亦非他人,正是諸人的自性妙體。無量菩薩,不是他人,正是諸人的自性妙用。十方菩薩,往詣佛所,亦非別處,正是回歸自性。恭敬供養,亦非將物與人,而是全體放下,一絲不掛。聽受經法,亦非聽他口舌之聲,而是體會「體相一如的自心實相」。

放下即是供養,而不是拿衣服、鮮花、飲食、藥草等送與他人。若是拿衣服、鮮花、飲食、藥草等送給他人,那麼,無量無邊的菩薩,供養無量無邊的衣服、鮮花、飲食、藥草等,無量壽佛又將這些衣服、鮮花、飲食、藥草置於何處呢?切莫妄想。菩薩是妙用,供佛是放下。起一切用,離一切相,即名菩薩供佛。

德相莊嚴,即是衣服供養。

快樂無憂,即是鮮花供養。

如法修行,即是飲食供養。

對治習氣,即是藥草供養。

心心相印,是名究竟供養。

若不如是,則成污染,即非供養。

供養誰?供養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是誰?唯此不生不滅的妙明真心。離此心外,著相外求,是名外道法。

佛教種種譬喻,悉皆指歸這裡。這裡,或雲法身,或雲自性,或雲無量壽,或雲阿彌陀。名有無量,方便安立。若論實際,唯是這當下的遍含十方的圓覺自性。

依自性而觀之,一切色相,一切音聲,一切起心動念,一切言行舉止,皆是天樂,皆是雅音,皆我所出。經雲,十方諸佛,現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讚歎無量壽,供養無量壽。無量壽,我也。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無量萬相,無不從我所生,無不歸還於我。

無量菩薩,以「我」為尊,受「我」加持,現諸神通。我是法王,法王是我。無量萬相,是我相貌。無量萬相,是我神變。遍觀十方,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聲聞,皆我化現,無非是我。猶如大海,無量漚相,大海所生,無量漚相,滅歸大海。我與萬相,亦復如是。我化萬相,萬相是我。此我即是無量壽,此我即是阿彌陀,此我即是釋迦文,此我即是法性身。諸位菩薩,還識此我否?

問:「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此是何義?

答曰:莫把兩片皮當作口,渾身是佛口。莫把赤肉團當作身,十方是世界是佛身。若把赤肉團當作佛身,若把兩片皮當作佛口,那麼,「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這便是個怪物。莫說「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即使兩片皮發光而照亮一個城市,那光的能量,也會把這個人燒死。然而「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這卻是一個「原本的真實」,只是諸人未曾見此光而已。

無量教法,說之於口,指歸於心,經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指一示,一語一默,一棒一喝,一逼一拶,乃至瞬目揚眉,乃至春花秋月,皆是佛口放光。隨緣應機,實無定法。機有無量,法亦無數。無數之法,正是經文所說的「口出無數光」。光者,自性之妙用也。

無數光,歸何處?無量萬法,指歸心地,經云:「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頂者,最高也,妙心也。此心,虛靈圓妙,融通廣大,無形無相,無修無證,古今不異,本自圓明。無量萬法,指歸心地。無數光明,歸於佛頂。萬法歸宗,歸於心地,離心別歸,即同魔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心精舍 的精彩文章:

TAG:悟心精舍 |

您可能感興趣

十方諸佛,也隨喜讚歎觀世音菩薩這種的功德
這樣的行道十方佛菩薩都會讚歎的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菩薩如何以一食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
鹽井孤山獨廟,七十高齡老居士懇請十方菩薩護持,重整修繕寺廟,為菩薩遮風擋雨!
這一句咒之意是集會、普眾會,十方諸佛菩薩都雲集到萬佛聖城
南無釋迦牟尼佛 觀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 彌勒菩薩 禮讚十方一切佛
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念他的名號為何不能往生?
這位行走時震動十方世界的大菩薩,你知道嗎?
黎山老母是何方神聖,三個菩薩都對她如此尊敬?
得四方菩薩圍繞加持,成就所願吉祥,諸事圓滿!
這樣做 十方的佛菩薩都會來護持你的
今天為家人法布施一次,功德殊勝,世代得十方諸佛菩薩加持,興旺子孫!
今日文殊菩薩聖誕!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
母情節,念十聲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報答父母恩
今日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
小說:唐僧來到了西方魔界,眼前的女人居然是觀音菩薩
永明延壽禪師:菩薩如何以一食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
來五台山朝聖,如何見到文殊菩薩?
菩薩的十無盡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