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必修課|除了會買剁買,你總還得修鍊氣質吧?

必修課|除了會買剁買,你總還得修鍊氣質吧?

近來我在跟幾個比我小的妹妹們聊天時,同時還收到了不少雞絲們的私信留言,發現不少女生們把「 work in fashion"作為奮鬥目標,提及到《Vogue》、《Harper"s BAZAAR》便兩眼放光,而Fashion editor,時裝編輯,這個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無比fancy的職業首當其衝地竟成為了千千萬女生們最夢寐以求的dream job,退而求其次的至少也要混個big fashion house的公關,所以接下來Parsons、Central St. Martin成為了ideal school。

如果真的以為「時裝編輯」的工作僅僅是擁有一個如同《穿Prada的惡魔》中那般驚為天人的fitting room, 裡面掛滿了比外界早兩個季度的幾百件華服,從大名鼎鼎的Chanel、Prada、Louis Vuitton、Gucci,再到初出茅廬便名聲大噪的新生代們如Vetements、Alexander Wang等,行使著完全著力於你作為一個」時裝編輯「的獨斷專行的審美特權。或者假設這是一份你無需花費一分錢,便可提前看遍、穿膩全世界最烜赫一時的時裝、鞋履和手袋們的工作,未免太片面、太天真了。

哈哈!快回來,幻想到這裡就打住。打趣地來說,我覺得國內絕大多數人想進入這個行業,是沖著穿不完的新款鞋子衣服包包們、與一線大牌明星們貼身接觸、要再有些精力還能跟男明星們談個戀愛、一年兩次飛去時裝周看看秀、去光怪陸離的場合談情喝酒、生日的時候還有時裝大牌們為你量身而造的禮物...總之,要在魚龍混雜池子里跟「絕大多數人」談時裝?談理想?談分享?走遠了...

相較於《穿Prada的惡魔》、《Intern》等小說改編的電影,時尚類的紀錄片才該是最完整確切地還原了時尚圈真實又不為人知的一面。對於處於職業分叉路口迷茫期的小女生們,以及問我如何入行的雞絲們,還有對這個圈子存有幻想的千千萬女生們,這些紀錄片們都堪稱範本級的佳作。以下這幾部的排名首先是不分先後的,也不存在於「我的推薦」中,如果哪一部剛好合你眼緣、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便是最合適你的,總之你都會有所收穫。

《Eyes has to travel》

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如同Diana Vreeland般的幸運投胎,生在巴黎,長在紐約,婚後又搬去了倫敦,成為了風靡一世的美版《Vogue》的傳奇女主編。女生們可以少兩個小時韓劇時間,而把她的《eyes has to travel》翻來看看。就算是對"時尚「零基礎、無概念的直女們看得也好,不過看人物類傳記和紀錄片是需要耐心慢慢觀看的,否則很快的10分鐘內便會感受到無聊至極。

一個從小被人們形容為極度醜陋的人,沒有受過任何專業教育,卻精通藝術、時尚、文化和歷史,用20幾年奠定了Harper"s BAZAAR的風格,又開創了美版Vogue的黃金時代,將時裝帶入了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真心熱愛自己,熱愛生活,並做成了畢生的事業,生而不美,卻建立起獨裁整個時尚產業的美學觀。

你會驚訝於同樣都是女性,她如何能夠不做傀儡,卻又超凡、洒脫、古怪、極度浪漫,永遠對這個世界充滿激情,詮釋著「the world is her education」。紀錄片中泛黃的一頁頁雜誌、黑白的照片絲毫沒有透漏出苟延殘喘,隔著電視屏幕,也能感受到幾十年前的生動有趣。

另外,她的愛情觀也挺有意思的,就算在一起幾十年了見到老公還會緊張;老到腰都直不起來了也有心思帶上最華麗的珠寶得體的赴約;八十歲時還能讓彼此驚喜;永遠不會變成上廁所不用關門的老夫老妻...why don"t you?

《Dior and I》

《Dior and I》從去年到今年,我看了三遍,每一回的熱淚盈眶又都是一樣的:Raf Simons看見sterling的印花批在模特身上溫柔的眼神;末尾處看到「my work is my life"s reason"這句話的時候;Raf在大秀之間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幾近落淚;原本高冷不可攀幾十萬的高級定製背後,是將人們對於美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是有血有肉,充滿溫度和故事的...

尤其是Raf說出:f*ck, stress! 那一刻對他的好感度又翻倍,最真性情的一面往往更打動人心啊!

《The September Issue》

對於Anna Wintour墨鏡下的眼睛好奇?對整個時尚行業饒有興緻?現實版的《穿Prada的女魔頭》?那麼,《September Issue》是當之無愧的不二之選。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這位美版《Vogue》傳奇女主播的真實工作環境,以及圍繞在她身邊的時裝編輯們共同準備、創造2007年的9月刊的全過程(9月刊是時裝雜誌一年中的重中之重,秋冬季新款入市,換季之交,叫得出的品牌們爭先恐後地砸搶投廣告搶版位)。雖說主角和焦點本應當是Anna Wintour,但她身邊的那位性格強硬、不願拋頭露面的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反倒搶了「風頭」。

比起Anna Wintour的強大孤獨,我更愛Grace Coddington的單純真誠-「Never to go to sleep in the car or anything like that.Keep watching, because whatever you see out the window or whatever, it can inspire you" 這段話來的剛剛好。

《In Vogue: The editor"s eye》

把它放在《September Issue》的下面來說,是個人感覺看過二者之後,會感覺比《The September Issue》來得要更生動有意義,全面一些,甚至還心有戚戚焉。重點在於那些時裝大片拍攝中的背後故事,互動軼事。

從《Vogue》歷年以來的八位時裝編輯們的角度出發,帶人們切身感受到《Vogue》的審美變化和文化情趣,每個人都風格鮮明。外人眼裡看到的一張精美時裝大片,往往是時裝編輯們上刀山、下火海、碾轉反側只為追求一個完美moment的結果。

時裝編輯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定義是什麼?或許,這部紀錄片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一部富有娛樂性,也非常有意思的,關於當今史上報酬最高的女攝影師Annie Leibovitz的紀錄片。

對於那些看過以及或多或少了解Annie Leibovitz拍的名人相片的人,不妨可以看看鏡頭後面的花絮、準備、任務、環境以及訪談,了解每張照片的厚度與分量。

比如影片里,Annie Leibovitz在Susan Sontag被用擔架抬上私人飛機去做最後手術時候的照片令人動容,至今Annie Leibovitz指著Susan Sontag的照片,聲音還是不免哽咽,喜歡這兩個女人還有她們微妙的關係,討論她們是不是les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讓名人們的照片的背後的故事被抽絲剝繭般地揭開,照片上的人都活了起來。

She is a gay, she is man, she is a mother, she is a great aritst...所謂喜歡和欣賞這件事兒吧,跟性別和年齡,沒什麼關係。

《Mademoiselle C》

Mademoisell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miss, 而C在這裡指的便是Carine Roitfied這個女人了。

前法國版《Vogue》女主編,如今是《CR Fashion Book》創始人,《Harper"s BAZAAR》全球創意總監,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她的《CR Fashion Book》創刊號在紐約的孕育過程。

你能感受到一位年近60歲的女性超乎尋常的創意力。你會看到她在家裡練芭蕾,永遠坐在頭牌捧場好友Tom Ford的大秀,場場不缺席,第二天又飛回了巴黎慶祝孫子的生日...而且,居然還能看到一展笑顏的Karl Lagerfeld、Tom Ford等人的出現,和Anna Wintour的冷酷不同,她明顯要更為親切溫和,距離感不強。

全篇充斥著超模和全球的設計師們,法文和英文交織,把它作為一場ultimate fashion insider trip來看,觀賞性足夠。

如果說這些紀錄片你都看完了,覺得自己依然有這個眼界、條件和能力handle,發光發熱,義無反顧地能夠投身於個人所愛,那就預備在30歲前奔著國航的終身白金卡去吧...反正,nothing to lose,everything to gain.

最後,解答大家一開始的問題,如果要我回答,在國內做一個fashion editor有什麼硬性條件?首先,肯定是要擁有一流出挑的審美和火眼金睛,海外高學歷,善於交際,勇於混圈子,要會在女人扎堆的圈子裡左右逢源,同時要忍受著自己拿著微薄的薪資,欣然地接受家常便飯式的倒貼。你看,到了最後,還是回歸到了現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裝 的精彩文章:

擁抱對立的自我更新,Gucci2017秋冬時裝如入秘境
迷妹上線!用時裝說真話的Rick Owens把立裁又玩到了極致!
求放過-----明星太過用力的潮帥風我們拒收!
歡迎來到 Hermès 匠心獨具的叢林世界|時裝周

TAG:時裝 |

您可能感興趣

就像瓜子必須得「嗑」,甘蔗若想吃得過癮,還得靠「啃」!
除了買買買,你還得學會扔扔扔
寫得好還不夠,還得會「裝」!
廚房的檯面高度不合適?別不懂瞎裝了!難用又費錢,還得砸掉重做
印度被坑欲哭無淚:花大價錢買的戰機還是試驗品 想修還得再掏錢
老農在田裡面採摘「狗仔豆」,想吃還得經過一番處理,你吃過嗎?
吃水果能減肥嗎?吃水果還得挑時間嗎?快來看看你做對了么?
想減肥還得先吃飽了再說!
「胖子」吃喝也瘦身,解決「胖」的問題,還得用「喝」的方法!
擼得了杠鈴下得了廚房,除了秀恩愛、解鎖動作,你還得會吃!
吃貨們注意了:吃自助餐記住這個順序,保證能回本!老闆還得哭著送你走
四萬五買的塑身內衣,先瘦下來的卻是「錢包」!想要效果好還得再加錢
印度人買煙都是論根買,抽完還得吃洋蔥去味,網友:真講究!
木工打傢具刷完漆,還得砂紙磨掉,不是浪費材料?知道真相給加錢
拔草還得拼速度!這幾家店,再不吃就沒了!
節後除了收心你還得「收胃」!這幾種食物最能刮油!
尿蛋白轉陰了,還用繼續吃激素嗎?恢復腎功能還得這樣做
過去的它無人問津,現在想吃還得花錢買,好吃又營養春季吃正適合
裝修裝門套,用「直角」還是「拼接」?當初不在意,還得花錢重裝
胃鏡檢查 沒那麼可怕 該做還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