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秦始皇墓出土三把兩千多年寶劍, 壓彎馬上反彈平直, 寒光四射

秦始皇墓出土三把兩千多年寶劍, 壓彎馬上反彈平直, 寒光四射

點擊上方藍字

"世界未解之謎"

看下集


秦始皇

陵墓有一批很響亮的頭銜: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墓中還藏有大量的奇珍異寶。截至目前,已出土珍貴文物5萬多件。其中,有八大文物,堪稱國寶級稀世珍寶,其價值無可限量,怎麼估計都不過分。



今天,筆者要說的是劍,估計除了兵馬俑,最震撼的就是出土的青銅劍和越王勾踐的佩劍有的一比。網上一直反覆流傳這樣一個說法:「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秦始皇陵墓里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一批青銅劍,這一批青銅劍共有19把,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棱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都知道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比如說寶劍的尾部是圓錐體底座,座內內空,有極其規整的11個同心圓刻紋,間隔只有0.2毫米,圓圈中間還有細繩紋,這是現代的車床技術都無法實現的。



由此,可見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像,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未解之謎 的精彩文章:

你絕對沒看過,太神奇了!
順豐、圓通、韻達出大事了! 集體造假 , 舉國震驚 !
趕緊回家找找!如果當初你買了這些,你孩子就是富二代啊!
女司機開窗等紅燈,監控正好拍下驚人一幕!

TAG:世界未解之謎 |

您可能感興趣

秦朝墓葬中國驚現千年古劍,出土瞬間寒光四射
一把聖劍隨明主,八面寒光震天下
埋藏兩千多年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
秦始皇陵出土一把寶劍,寒光逼人鋒利無比,疑似秦始皇佩戴的寶劍
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歷經千年,出土後猶見寒光,稍一用力劃破16層白紙
《風雲雄霸天下》上映滿二十年,聶風大刀依舊寒光閃閃
中國古代歷朝刀劍圖:寒光四射 劍氣縱橫
輕武器欣賞,這些步槍衝鋒槍,散著冷冷寒光
對越反擊戰我軍單兵裝備:65軍裝,56衝鋒槍,三棱軍刺寒光閃
天下第一劍:出土時寒光閃閃,出國展覽卻造成終身傷痕
逆水寒光速蹭熱點 遊戲內出現黑洞
楊麗萍率弟子演出《十面埋伏》,現場20000把剪刀寒光四射場面震撼!
臨陣磨刀反成了大忌?刺刀寒光四射,可能會要了自己的命!
《古劍奇譚三》試玩評測——第三把劍,寒光閃爍
小狗路邊哀求無人搭理,好心大爺上前一看,深坑中寒光瑟瑟,心頭一顫
爐石傳說:寒光智者退環境,標準再無爆牌賊!心疼秋日一秒
2400年前的寶劍,幾乎沒鏽蝕,依然寒光逼人,現已是鎮館之寶
挖土黨挖到德軍步兵指揮中心,刺刀閃著寒光,最後一件再貴也別賣
《復聯4》最新概念海報,滅霸站在C位,手中戰刀寒光四射
國博的一件珍貴藏品,寒光凜凜,訴說著兩千多年前秦國霸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