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勝為何能讓劉邦年年祭祀他 派人守墓百年 理由其實很簡單

陳勝為何能讓劉邦年年祭祀他 派人守墓百年 理由其實很簡單

在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的英雄豪傑在亂世中崛起,也有在亂世中死去。在秦末時期,有一人雖算不上英雄豪傑,也沒有過高的功績,但卻能讓漢高祖劉邦去祭拜他,並且專門在碭縣安排三室戶人家來看守其墳墓,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期仍然按時殺牲來祭祀他。這人便是漢高祖劉邦追封的「隱王」陳勝。很多人又有疑問了,陳勝對劉邦又沒什麼幫助,也沒什麼功績,為何劉邦還要去祭祀他呢?

陳勝,秦末陽城人,家庭出身赤貧,受教育情況不詳,早期以為人扛活為生,後來又被抓了壯丁,赴漁陽戍邊。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等九百人開赴邊地,途經大澤鄉,遭遇大雨,路不能行,「度已失期,失期,法當斬。」九百人全部進入死地,怎麼辦?事實上,類似情況在秦未並不少見,集體被砍頭的事件也屢有發生,但這次不同,因為這次有了陳勝。這夥人跟著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實施了絕地反擊,整個社會為之震動,從此,大澤鄉連同陳勝這兩個原本微不足道的詞兒,漸漸複雜起來,終於演變成政治符號,歷代政治家都喜歡把他們掛在嘴邊,並用來說事兒。起義是順利的,部隊很快佔領陳縣。在這個地方,陳勝創立政權,建國號為張楚,並自立為王。半年後,轟轟烈烈的起義浪潮漸漸衰竭,隊伍潰敗,首都淪陷,陳勝也被自己的車夫庄賈所殺,起義失敗。

陳勝死後,受到了普遍尊重,名聲比生前大的多。陳勝這人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朝滅亡的一根導火線,雖然這次起義只堅持了六個月便失敗了,首級也被人拿去領功。但這並不妨礙劉邦對陳勝的敬重,劉邦登基後追封陳勝為隱王。在《史記》中更是把陳勝列入《世家》這個和孔子姜太公呂尚平起平坐的類目中。可見陳勝在歷史中的地位頗高。

當然,也有唱反調的,賈誼的態度就很有代表性,認為陳勝本事不大,又沒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膽。其實所有的評價與說法都是很有道理,也都接近真相。但誰都知道,沒有人能夠還原歷史上那個真實的陳勝。時至今日,我們能做的,最多也只能從個人角度,依據史料做出一些分析與思考,別的也指望不上什麼。

在小編看來,陳勝被列入《世家》,不排除這裡面有劉邦的意思,為什麼呢?大家從劉邦和陳勝的出生背景等等做一下對比。陳勝農民出生,也曾被奴役過,後因為秦政苛刻,起義反抗。而劉邦呢?雖然比陳勝略好一點點,是一亭之長,但社會地位其實相差不大,劉邦因押送奴役中逃脫一些人,被迫造反。因陳勝帶頭起義,號召了許多地方跟著起義,這也給了劉邦一個機遇。而且陳勝的一句話讓劉邦感同身受:「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又一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兩句話放在劉邦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誰叫劉邦出生不好呢,這兩句話正好給了劉邦名正言順的理由。

史記中記載:「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從而可以看出高祖劉邦對陳勝的敬意是有多重了。而且劉邦時刻謹記陳勝之事,也是在提醒自己:成就事業,人才為本,知人善任是聚集人才之道,知人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膽量。莫要學陳勝獨芳自賞,不聽人言,導致自己身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天下510 的精彩文章:

曹操拼搏一輩子 曹睿敗其家業 司馬懿奪政的三大因素

TAG:人文天下510 |

您可能感興趣

《亮劍》:孫德勝為何要背叛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說了11個字,卻讓人佩服不已
你只知道陳勝吳廣起義,卻不知陳勝為何殺了吳廣,司馬遷說出這一真相!
陳勝為何要殺掉吳廣?原因其實很簡單
陳勝為何要狠心殺了當年一起吃苦的哥們,你怎麼看?
公孫勝為何在宋江上山後執意離開?只因宋江請來了「九天玄女」
每次關鍵時候,公孫勝為何都不在梁山,是湊巧還是精心安排
水滸中公孫勝為何第一個棄梁山而去?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陳勝為何在吳廣被殺後非但沒懲罰兇手,還厚待之?說明了什麼?
亮劍里,騎兵連長孫德勝為何要與日軍決一死戰?原因讓人敬佩
白勝為何在梁山不受待見,最後病死杭州,只因他曾出賣晁蓋
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勝為何慢慢的變了,甚至還將吳廣殺掉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劉邦稱帝後,為什麼封陳勝為王?
宋江上山後,公孫勝為何要找借口立即離開梁山呢?事實原來是這樣
你還在以孩子爭強好勝為榮嗎?快來看看,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趙奢殺了平原君九個管家為何安然無事,對秦首勝為何卻被雪藏
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只因他害過宋江一次,若被宋江發現他會被殺
揭秘梁山座次排名大刀關勝為何能力壓林沖位居梁山五虎將之首!
扶蘇和項燕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兩個人,陳勝為何要打著他們的旗號?
《亮劍》騎兵連長孫德勝為啥不選擇逃走,而是甘願被日軍包圍?
面對敵人重重包圍,孫德勝為什麼選擇進攻?李雲龍五個字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