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天氣預報為何總不準?聊聊古今中外的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為何總不準?聊聊古今中外的天氣預報

許多人總抱怨天氣預報亂報,說下雨卻晴天,結果傘白拿;說晴天卻下雨,結果被澆透。於是每當天氣預報不準確的時候,天氣預報團隊就會招來網友的大規模吐槽。被罵之後還得「死撐著」繼續預報,因為不報不行啊,萬一你不預報,結果下了大暴雨不還得繼續遭罵嗎?於是天氣預報團隊紛紛表示:我們也會無奈啊,我們也想預報準確啊!

其實不只是國內的天氣預報這樣,國外也這樣。國外天氣預報員甚至人手一本《面對公眾嘲諷,氣象人員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冊子(這曾經是受過多大的傷害)。天氣預報不準確還真不能怪預報員,天氣系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會對天氣產生很大的影響。「蝴蝶效應」聽過吧!就是這個意思。

基於現代科學理論的天氣預報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天氣狀況也不過五六十年,所以出現一些偏差大家也不要感到意外。那麼在這之前人們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

我們的祖先預測天氣狀況主要靠的是經驗,於是出現了很多與天氣有關的詩句、諺語。如:清明時節雨紛紛、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等等。

我國關於天氣預測最早的記錄大約出現在距今3600年前的夏商時期。當時的人們預測天氣主要有兩種方法:觀天象和占卜。到了秦漢時期,關於天氣預報,國家有了專門的負責人員,當時朝廷里的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時星曆。雖然之後的各朝各代對於這一官職的叫法不一,但是主要作用都是一樣的。在中國的這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雖然人們對天氣現象的認識不斷深入,但是天氣預報在我國始終沒有成為一門系統性的實證科學。

在18世紀以前,國外對天氣的預測跟咱們國內一樣,也主要靠經驗。但是從18世紀開始,國外對現代科學的認知飛速發展,天文學、流體力學、氣象動力學等學科相繼出現。1854年的一場海上戰爭促成了現代天氣預報的誕生。1854年11月,英法聯合艦隊在黑海上和俄軍決戰,可是還未開戰,就遭到了一場強風暴的襲擊,一下子沉沒了30多艘艦船。事後,巴黎天文台台長勒弗里埃受命調查這次風暴的來龍去脈。他發信給各國氣象台站,收集到許多氣象情報,繪製了一張天氣圖,發現這種風暴的移動有一定規律。

1855年3月,勒弗里埃提出,如果組織觀測網,迅速將觀測資料集中一地,分析繪製天氣圖,則可推斷出未來風暴的運行路徑。在各方贊助下,法國終於在185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系統,開啟了現代天氣預報的大門。

真正引領天氣預報技術走向現代化的是數值天氣預報的誕生。在20世紀初,科學家們提出物理定律可以用來預報天氣。這種方法雖然可行但是計算量十分龐大,常常會出現計算結果沒出來預報時間就已經過了的現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觀測手段的進步,以及對大氣物理過程認識的深入,數值天氣預報成為天氣預報的主要手段。尤其是60年代發射氣象衛星以來,衛星的探測資料彌補了海洋、沙漠、極地和高原等地區氣象資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氣預報的水平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的天氣預報也是利用這種數值計算加衛星監測的方法,大氣狀況瞬息萬變,衛星監測也有盲區,所以天氣預報出現偶爾的不準確,大家也應該體諒。現在,我國氣象機構對於短期的氣象預報(2~3天),準確率還是相當高的,但是長期的氣象預報(10~15天以上),準確率還有待提高。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百科解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觀察 的精彩文章:

人無完人 孔子也不例外 早年間的孔子竟是這個樣子
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願足球世界從此與空難絕緣
《楚喬傳》帶火了危險玩具「牙籤弩」?古代的弩有多厲害?
中國火箭發射失敗不叫事故 看人類史上十大傷亡數最多的航天災難

TAG:百科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五天天氣預報
空間天氣可以預報嗎?
天氣預報的由來
天氣預報到底為什麼不準?
天氣預報為什麼會不準?
太空時代的「天氣預報」——空間天氣要怎麼報?
五一天氣預報
氣候和天氣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天氣預報而沒有氣候預報?
空氣質量預報與天氣預報有啥不一樣?
天氣預報就應該這樣報
未來三天全省天氣預報
氣象局緊急通知!春節前後最罕見的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中常見的日語
美國土撥鼠預測天氣:春天馬上就來!天氣預報卻表示春天還早
這天氣預報不正經啊,焦點全在預報員身上……
今天的天氣預報來了,請收好……
天津天氣丨從今天開始到正月十六天氣預報,搶先知道!
今日立冬!冷skr人了~但天氣預報中怎麼都不見寒潮預警呢?
天氣預報:天津下雪了,北京什麼時候能下?網友的神評論夠霸氣!
《蒼南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