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書法動泉城
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評審,6月23日在山東濟南順利完成評審,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入展不評獎,總計300件作品經過幾輪篩汰,從24800餘件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名單並於當晚在中國書協網站公示15天。
楹聯書法自明清兩代萌發演變,成為中國書法最重要的展示形式,廟宇廳堂幾乎處處可見楹聯的影子。如果說像扇面、冊頁、手卷還屬於文人案頭清玩的話,那麼楹聯書法就屬於大庭廣眾之下展示給觀眾欣賞的書法樣式,少則數字,多則幾十上百,聯墨相映,是書法走向世俗的精彩篇章。通常情況,楹聯書法既考慮到藝術效果,又兼顧實用原則,廟堂樓閣等場所往往顯得端莊神聖,故書體一般宜採用正書(楷、隸、篆)和行書為主,草書楹聯相對較少,在楹聯書法逐漸發展成較為純粹的書法欣賞載體時,她的藝術手段趨於豐富多彩。
整整3天的封閉評審,對評委、監委是一次腦力、眼力、體力的考驗。因為評審體制特彆強調認真負責、公正自律,評委守則是務必遵循的:「不得壓制不同學術觀點和其他評委意見,不得以打招呼、授意、暗示、干預等方式拉票,評委不得互相舉薦和照顧參評者,不得發表帶有個人傾向性意見以影響其他評委,也不被他人意見影響。不得組織和參與任何影響評審公正性的活動。」中國書協的駐會幹部一律不具體參與評審,只做組織協調和後勤保障工作,同時在現場反覆聲明紀律以及視情況對評審進程和方式進行微調。當書法隊伍越來越壯大、書法人才越來越多產的時候,對書法評委的要求自然會變得越來越苛刻。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一大批功成名就的書法實力派作者基本放棄參加任何國展,勢必影響國展的整體水平,但從另一方面也為發現挖掘書法新人提供了舞台,長遠來看是更利於書法繁榮傳承的。參投第八屆楹聯書法展的老作者王薦、陳克年等是書法、撰聯雙擅的,作品自始至終吸引眼球。楹聯書法創作貌似簡單,其實對作者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大量以小楷或中楷創作投稿的龍門對長聯多少暴露了投稿作者的認識誤區,另有很多畫蛇添足的楹聯作品也受到評委們的普遍批評。


※香港現代水墨:歷經滄桑歌盛世
※用一句話,惹毛美術生
※展覽設計,恰到好處就可以
※當代名家劉峰中國畫慈善公益全國巡展在京開幕
※這個畫家,畫活一直是「彎」的
TAG:中國美術家網 |
※中國楹聯書法經典——《楷書百聯》
※著名書法家胡明軒出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文聯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陳茂才楹聯書法作品選
※浠水高德華楹聯書法作品選登
※明清名家楹聯書法集粹
※趙孟頫春聯書法欣賞
※歷屆中國書協主席春聯書法欣賞!
※李敬偉楹聯書法欣賞
※聯墨欣賞│嫻熟典雅 瀟洒自得——劉宏衛先生的楹聯書法!
※專訪中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劉恆先生
※徐悲鴻對聯書法選粹
※魏碑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清 王文治對聯書法欣賞
※狄仁傑故里的楹聯書畫
※重 磅|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展作品集
※對聯書法作品選集(一)
※兩周年楹聯書法展
※胡公文質老先生詩聯書法遺作選萃(一)
※明清名家行楷對聯書法精選
※淳厚寬博 柔和暢達——翁同龢楹聯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