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一戰」勝利:民國總統太和殿前閱兵
來源=公眾號民國風流
1918年11月11日,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中國成為戰勝國。消息傳來,人們欣喜若狂,14日在天安門召開慶祝大會,規定從l4日到l6日,28日到30日為慶祝活動日。圖為中華門前慶典彩牌樓。
28日國民政府特開大會慶祝戰勝,在故宮太和殿舉行盛大的中外軍隊閱兵式,並鳴禮炮108響。圖為參議院院長梁士詒與各國外交官。梁士詒為民國舊交通系首領,是清末民初中國政壇的重要人物。
1918年11月14日,童子軍的遊行隊伍。童子軍在民國元年時進入中國。開創之初,主要是在租界和教會學校、團體進行活動,大多使用英文教學,童子軍在課後、業餘進行一些慈善和服務活動。
1918年11月14日,參加遊行的學生軍樂隊。
1918年11月14日,警校學生的遊行隊伍。
1918年11月14日,基督教青年會學生的遊行隊伍。
1918年11月14日,基督教青年會學生的遊行隊伍。
1918年11月14日,遊行隊伍中的號手。
1918年11月14日,通過拱門的遊行隊伍。然而不久後,巴黎和會上的屈辱打破了這種喜慶氣氛。
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台基上旗幟招展。
1918年11月28日,參加紫禁城閱兵慶典的外交使團。
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前廣場上參加檢閱的士兵。
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前廣場上參加檢閱的士兵。
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前。
1918年11月28日,大總統徐世昌致詞。徐世昌為前清進士,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就為袁世凱的盟友,但他又能與袁保持距離,進退有度。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大總統。
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前大總統徐世昌致詞。
1918年11月28日,大總統徐世昌脫帽致謝。
1918年11月28日,大總統徐世昌離開太和殿登上太和門台階。
1918年11月28日,總統的隨行人員。
太和門前的五色旗。五色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的國旗。
午門五色旗。
從端門門洞遠看午門五色旗。
圖為「公理戰勝」牌坊。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義和團運動期間被打死。清政府赴德賠禮道歉,並在東單建克林德牌坊。1918年11月,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北京市民將牌坊遷至中央公園,改為「公理戰勝」牌坊。
點擊展開全文


※一場導致大清亡國的股災
※胡適:大學生畢業後的幾條路,以及兩類墮落方式
※水煮日報634期:西方媒體眼中的甲午戰爭
TAG:水煮百年 |
※民國大總統慶祝一戰勝利,舉行的閱兵儀式
※一戰士兵老照片:法國龍騎兵、美國新兵招募處、被俘的同盟國士兵
※一戰老照片:索姆河戰役中的英軍、末代沙皇與皇太子雪地狩獵
※老照片:北洋政府為慶祝一戰勝利,在紫禁城舉行盛大閱兵
※一戰老照片:英德兩軍士兵戰場同慶聖誕、法國女性歡送士兵出征
※《將夜》的最後一戰:庶民的勝利
※一戰各國軍人老照片:戰敗被俘的德軍士兵,一臉悲傷地望著鏡頭
※組圖:它曾是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 美國「俄勒岡號戰列艦」的老照片
※組圖:它曾是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 美國「俄勒岡號戰列艦」的老照片
※中國人民志願軍漂亮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大敗韓軍
※一戰老照片:沙皇尼古拉二世出鏡,俄軍士兵在東普魯士投降
※老照片:一戰中的非洲裔美國士兵,他們為消除種族歧視而戰
※一戰前崛起的德國海軍
※龍潭戰役,國民黨北伐決勝一戰
※清末上色老照片:紫禁城慶祝一戰勝利進行大閱兵、站在屋頂的溥儀
※老照片:一戰時被北洋政府俘虜的奧匈帝國士兵,一直被關押至戰後
※瑞典VS韓國前瞻:瑞典盼大勝 韓國背水一戰
※一戰時英勇,二戰時齷齪:德國帝國元帥戈林的光輝前半生
※一戰老照片:奧匈軍隊屠殺平民、德軍利用自行車行軍
※特朗普:美國將一戰終結伊朗!開戰前夕,中東六國聯軍加入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