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多大,才可以教他關於錢的概念?

孩子多大,才可以教他關於錢的概念?

作者田成誠

來源初心客廳心裡疏導

顏妍老師導讀

8歲男孩用手機打賞主播8萬元,劃掉父母打工半年積蓄;13歲女孩兩月打賞主播25萬;這些損失的根源在於媽媽們從來沒有教過孩子金錢意識,你家孩子還不算晚。

「金錢觀念」不是告訴孩子怎麼花錢?

而是讓孩子學會處理「錢、物、我」之間的關係。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里,「錢」是不應該光明正大地拿到檯面上討論的。家裡培養孩子,都是「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在主導。

有錢人家的孩子自然是「不問人間疾苦」,要啥買啥,不愁沒錢;就連貧困一點的家庭,也大都是家裡想盡辦法,只要求孩子寒窗苦讀而不讓他操心錢財生計的。

在新時代的今天,許多中國人也還是沿襲了傳統的方式:孩子只要把書讀好就行,學費補習費生活費日常開銷等,什麼錢不錢的,與孩子無關。

因此,我們的社會裡有很多沒有金錢概念的孩子、青少年甚至成年人:

廣州越秀區有個9歲的男孩,玩爸爸的手機,三天打賞「主播」兩萬塊錢。每筆打賞都需要輸入爸爸的轉賬密碼,也都有提示孩子划了「錢」出去;

十三四歲的某初中生,家庭小康,上千元的新鞋子,說不喜歡就不要了,隨便扔掉並無所謂地表示:我可以再買一雙喜歡的。

許多年輕的城市白領,收入不低卻月月光,真正是工資「白領」,每個月底都納悶並鬱悶「錢都花到哪兒了」。

9歲的男孩打賞「主播」是因為覺得有意思,「兩萬塊錢」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扔掉上千元的鞋子,無所謂地表示「再買一雙」的孩子,只知道想就買,卻不會考慮「上千元錢就此浪費」這個問題;

收入頗高的白領,只知道隨心購買,卻不懂規劃,也不懂「不能花盡所有」這個真理。

說到底,他們都沒有什麼金錢概念。

「金錢概念」是什麼?它是一個人對金錢的綜合態度。

它絕不是簡單獨立存在的概念,它最能具體呈現一個人的智商、情商、財商,關乎我們的人格、人生和智慧。

有正確的金錢概念,才能學會選擇與取捨,懂得珍惜與感恩。

那麼,孩子多大,才可以告訴他關於錢的概念?如何引導,孩子才會把正確的金錢概念貫穿到今後的人生當中呢?

3歲以下:可以讓孩子知道「錢」這個字,但不必解釋「錢」的購買功能。

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知道的,僅僅是坐搖搖車需要投「錢」進去,在超市裡買了糖果,需要耐心等待給「錢」之後才能吃掉糖果。

孩子太小,他想的非常簡單,給「錢」只是遊戲和吃糖的一個步驟而已,他也不會刨根問底追著讓大人解釋「錢」是什麼,錢只是一個普通名詞,跟水杯、桌子、蘋果區別不大。

3至6歲:父母就要有技巧地讓孩子知道「錢」的購買功能,制定選擇與取捨的規則,慢慢培養孩子的界限感。

首先,可以給孩子自己付款的機會。3歲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想要自己作主,希望有掌控感。

帶孩子買玩具、買零食等,都可以把錢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交給收銀員,並拿回找零。

不必刻意告訴孩子錢的面額,只需要讓孩子在體驗中明白「錢」是可以買到東西的就可以。

這樣,孩子會把以錢易物的概念存在腦海中,形成「買」東西的基本印象:花錢「買」可以,隨便「拿」不行。

「事先約定」和「有所取捨」能幫助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看到什麼要什麼,這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我們經常可以在玩具店鋪看到哭鬧撒潑的孩子。

大人不給買他要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便不依不饒,弄得大人進退兩難。

我認識一個4歲的男孩軍軍,他酷愛遙控類玩具。家裡的遙控汽車和飛機加起來少說也有十幾個了,父母還是不敢輕易帶他去商場。

因為他永遠會要求買新的遙控玩具,不給買,就乾脆利落地往地上一躺,就地打滾。父母架不住孩子這番鬧騰,所以就忍不住妥協了。

軍軍的父母,應該用堅定嚴肅的態度在出門前跟孩子溝通,約定買東西的規矩,例如可以買一件喜歡的物品,吃的或者是玩具,數量、範圍和購買頻率都可以事先約定並執行。

這樣做,孩子會慢慢地有邊界感,會思考自己到底選擇買哪樣,在取捨猶豫的體驗中學習克制自己,克服強烈的佔有慾。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跟孩子約定購買數量的時候,不能強調「要很有錢才可以買下這麼多東西,而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因為這會讓孩子無限放大金錢的作用。

這時孩子會認為不買是因為沒錢,極有可能把購買慾望轉為對錢的渴望。

還記得前不久某個被很多人轉發的視頻嗎?

3、4歲的小女孩對老師嗆聲「我有錢」,這便是孩子錯誤理解金錢作用的結果,而不僅僅是很多人批評的父母「道德問題」那麼簡單和片面。

8歲左右是孩子明確金錢概念並養成相關好習慣的關鍵時期。

我國現行的數學教材里,大綱要求二年級的孩子應當認識具體的貨幣,認識正在流通的貨幣的面額,並能算出付款和找零的數額。

教材里還有很多關於買生活物品、體育用品、日常用品等的題目,列出了許多物品的一般售價,讓孩子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慢慢對物價有一些基礎的了解。

這說明8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更進一步了解「錢」的能力。這時候孩子應該形成更明確的金錢概念,並養成好的相關習慣。家長可以配合國家通行教材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並教他們學會記賬。

我給孩子實行這樣的零花錢制度:每個月給孩子20元錢,分別在1號和15號各發放10元。用一個專門的記賬本來教孩子記賬,消費明細按日期登記。

每周和孩子一起討論賬本,花在哪裡,花了多少,能否對上金額,分析哪些是「不良消費」,應當如何避免。

原則上,不能花盡所有,有結餘就看情況獎勵,提前花光並且有「不良消費」的,下次扣除1元錢。

我還發放過「貸款」,偶而讓孩子體驗提前消費。在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過程中,孩子能大概明白適當存錢和提前消費的不同。承擔額外「利息」的體驗對孩子學習「理性消費」很有幫助。

第二件事:讓孩子在購物的過程中學習對比物品的好壞貴賤,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經濟能承受什麼物品。

購物的實際操作,更能讓孩子在行為中學習。

同一類型的玩具汽車,大號、中號、小號的價格各有不同,教孩子根據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錢數量來斟酌買哪樣,如果「想要的」和「能買的」不同,應當「退而求其次」還是「寧缺毋濫回去攢錢」?

這些問題的思考過程和最終決定,都能幫孩子領悟「買東西」的正確方法,並且學會珍惜物品,對不同的物品都懷著一份敬重,孩子對「錢」的掌控能力也會慢慢有所提高。

總之,錢的概念是孩子必須要掌握的人生智慧。

不同年齡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合適的時候接受正確引導的孩子,會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他不會虛榮和攀比,也不會追捧名牌。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才能不被金錢奴役,能處理好「錢、物、我」之間的關係,活得更有追求和趣味。

作者簡介

田成誠,初心客廳專欄作者。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深圳福田作協會員,兩個孩子的媽媽,教育工作者。嗜茶愛書,熱愛生活和寫作。

—END—

GIF/28K

戳原文,更有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第一課堂 的精彩文章:

清華學霸:給小學生的10個忠告!高中看到就太晚了
不買學區房,孩子就再無出頭之日了嗎?
8分鐘沒一句台詞,卻獲64項大獎,這部動畫刷爆千萬父母的朋友圈!

TAG:親子第一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把他關監獄好了,父母是無賴,你還指望孩子能多有成就?
汪涵只是個主持人,為什麼馬雲和他關係這麼好?還給他兒子送紅包
孩子痴迷看電視,別直接給他關掉,這樣做才有用
謝霆鋒只顧舊愛忽略兒子?就連老爸謝賢都比他關心孩子!
蔣介石有多恨張學良?將他關了幾十年,臨死前還叫兒子不要釋放他
如果發生車禍,他關心的是車多過你,那麼這個人不那麼愛你
為什麼有的娃願意讓媽媽生二胎,有的死活不同意?跟他關係真不大
他關心民間疾苦,待百姓如骨肉,兒子卻失手將僕人打死
韋小寶的歷史原型是他,幫康熙除掉眼中釘,而雍正卻把他關入大牢
蘇聯最牛的特工,美國知道他都幹了啥,也把他關進了牢里,卻又放了他
袁世凱兄弟六人,但只有三哥與他關係最好,從生至死極盡手足之情
蝙蝠俠實在是太壞了,他認為羅夏是一個瘋子,就把他關了起來!
張傑連曬女兒,小迷妹阿拉蕾和他關係變生疏,不敢再這樣稱呼他?
王傳君用近乎瘋狂的表演證明了自己,徐崢:我看好他,請不要在叫他關穀神奇了!
皇上把他關進大牢,去世前告訴兒子:我在獄中給你留了樣好東西
男性也有「例假期」,主要是這幾個方面,女人也要適當給予他關愛
他本可對抗李自成,不料皇帝把他關入大牢,明朝從此走向滅亡!
「貢品」總說他關鍵時刻傳球,人家絕殺也多了去好嗎
相愛相殺,這些星座你跟他關係越好他越喜歡懟你
兩大影帝交情匪淺,吳京與他關係親密,他們的友情實名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