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分鐘讀完《文明是副產品》

十分鐘讀完《文明是副產品》

「文化選擇和其後果已經完全地聽憑人類目的和計劃的支配。」

外婚

所謂外婚,究竟是如何來的。先說外婚制的產生過程,這件事情到現在也沒能有一個勝出的觀點來供我們回顧歷史,有人說這一過程是由群交到一夫多妻再到一夫一妻的過程;也有人把這一過程描述為雌性的排卵無徵兆到狩獵再到一夫一妻的過程。但到底一夫一妻這一秩序是如何來的,我們還是可以討論一下。

作者先列出已有討論的四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由重男輕女的社會意識開始,由於重男輕女觀念嚴重,族群里的女性越來越少,男性從搶婚這一方式實現了與族群外部的通婚。第二個觀點是對於內婚對體質的影響使人認識到外婚制對延續種族的意義,然而,事實上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人們是不是真的能有這麼深刻的認識,實在值得懷疑,況且這一理論顯然是先要有外婚制體質進步的結果,才能有此結論,若說這是原因,顯然顛倒了順序。第三個觀點是性傾向的選擇,無論是由於長期一同長大,對於性行為產生亂倫的厭惡,或者是由於進化論所謂基因的選擇,在這個論點上,並無太多研究進展。第四個觀點是為保護內部秩序,即內婚制度造成的亂倫會導致家庭關係的顛覆破裂,因此選擇了外婚制以保護已有的內部家庭秩序。

在討論過已有的觀點之後,作者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外婚制的建立靠的是人類精神中的兩支力量。其一是理性力量,是人類對秩序的認識,對內婚將對群體內部關係產生致命傷害的認識,而絕不是對外婚將提升後代體質的認識。其二是情感力量,即人類的性傾向:喜歡陌生女子超過一同成長起來的女子。這樣,理性與情感力量聯手,造就了外婚制。""還是這個無關人類之宏旨的動機——保護氏族內的秩序,造就了今天人類無所不在的交換關係。"

農業

在如今為數不多的原始部落看來,農業完全是沒有必要的負擔,甚至一切財產都是阻礙其自由流動的負擔。以原始部落採集者平均每周15小時的工作時間來看,農業生產給人以極大的工作負擔;且以出自農業社會的骸骨來看,食物生產的專門化造成了飲食結構單一,身體疾患嚴重;再者說,自然災害對從事農業生產人在投入以及產出上的雙重打擊,也遠大於對採集者的打擊。而人類為何選擇走上了農業生產這條不歸路?

農業的出現,有人歸結為"定居",然而,愛斯基摩人在定居後卻選擇了捕魚,因此簡單將農業的產生與定居連結起來並不全面。在作者看來,最初的農業發生在富饒的定居地附近。人們在富饒的定居地安定下來後,原本可以從自然界採集到足夠的食物,食物的充足使得人們生活穩定,人口激增。在這樣的形勢下,自然界的食物又變得緊張,因此一部分人選擇從定居的群體中移民到周圍的地區,開始嘗試種植,形成了最初的農業。

文字

文字的產生雖然與政治無關,但傳播發展,政治絕對功不可沒。文字學與語言學的關係,各家一直持有不同的觀點。作者更支持思想同時發展成為語言與文字,而非思想到語言到文字的單一路徑。而探尋文字起源,作者認為文字是在極其稀少的幾個地域分別獨立產生的,並非單單從兩河流域地區發展而來。

文字的出現必然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而是長期不斷變化形成的,追溯最早的文字雛形,就是多地發現的陶符,作為一種記錄符號出現。再到後來的泥鑄與泥版,作為一種封印記號。還有後來的甲骨文,作為占卜的卜辭。在成長為真正的文字形式之後,文字所要表達的意義不斷擴大,形成了象形、聲借、形聲字。而正是大量生借字的產生,以及生多符的存在,中文沒有走上拼音文字的道路。同時也由於中文非拼音文字,其傳播極其困難。

造紙術

《後漢書》中記載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造紙術發明的過程可能並非有心而為。在蔡倫之前的古紙目前發現了九批,根據分析,古紙的原料主要為麻,功能是作為貴重物品的包裝。作者推斷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更可能是製作樹皮布時的副產品,因為早期出土的紙張很多成分都是楮樹皮,很可能那些薄了的樹皮布被作為紙張使用。但是,哪一樁技藝對蔡倫改進造紙術起了決定性作用,是文獻和實物都沒有辦法搞清楚的,說製造樹皮布是蔡倫之子上奏《說文》中所提到的造紙始於"漂絮",在邏輯上是更好的解釋。

雕版印刷

印章與石刻是印刷術的先導,印刷術的出現,一方面是陽文印章的出現,一方面是紙張廣泛應用,反刻的陽文印章在紙上效果更好。印章本是用在封泥上,用以護封,在蓋印對象從封泥向紙張的變遷中,發生了陰文向陽文的轉化。

而大規模的拓印其實始於石刻,但石刻本身是陰文正字刻字,拓印是黑底白字,與印章本身的陽文反字刻字不同,由於印章效果更好,這也啟發了印章的大型化。以及陽文反字刻字的石碑。而後期以木板替代石板,自然是經濟以及操作簡易的考慮。

活字印刷

雖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然而活字印刷並未在中國大肆發展起來,反而在韓國發達起來。分析原因大概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人多,做雕版印刷的匠人也多,要印什麼隨時拉來一群人,同時,科舉制度造就了許多讀書人,不乏手抄本而韓國沒有那麼多匠人,刻出活字隨時使用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中國的讀者群主要是,而韓國印刷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經典,為的是給王公貴族們洗腦,需求量小,不值得單獨做雕版印刷。

讀者群也是歐洲機器印刷發展並大行其道的因素,由於英文讀者眾多,機器印刷在歐洲很有必要;而中韓由於使用語言者少,書籍無法大規模印刷。

文明是副產品

生物進化與文化進化的一個相似之處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呈現出的多樣性。但是,與生物進化不同的是,文化進化趨向高級不容置疑,再者,文化進化的機制包含用進廢退。再獲得「新」的途徑中,生物世界有變異和兩性繁殖兩個途徑;而文化能以其想像到的各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單以目的論,人類的想像力貧乏,而實際上,文化的進步依賴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你可能喜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Y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小Y看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分鐘讀懂一件藝術品
三分鐘讀完《保守的心》
十分鐘讀懂故宮博物院三件國寶
「大道廢,有仁義」,三分鐘讀懂《道德經》六字精髓
八分鐘讀懂中國畫「術語」
對於資產管理行業,這是唯一值得花30分鐘讀完的一篇文章
三分鐘讀完中國植物油簡史
三分鐘讀懂宇宙歷史,讀完細思極恐
三分鐘讀完《麥肯錫時間分配法》
3分鐘讀完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
三分鐘讀懂宇宙歷史,讀完細思極恐!
五分鐘讀完南北朝亂世
10分鐘讀懂:為什麼王陽明是明代第一人?
5分鐘讀歷史系列之明朝簡史(下)
三分鐘讀《三體》:地球被外來文化虐成地皮?
品茗而不知瓷?兩分鐘讀懂瓷器的分類
15分鐘讀完商業必讀
三分鐘讀懂抗日戰爭簡史,圖文並茂一目了然
十分鐘讀完春秋史:假如中原是一個村
帶你5分鐘讀完中國書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