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爾袞:生前名聲赫赫,死後掘墓鞭屍

多爾袞:生前名聲赫赫,死後掘墓鞭屍

多爾袞,出生於161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的一生是傳奇一般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他奠定了清朝二百年基業的基礎,同時也算背負了兩百年的罵名。他是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

1628年,17歲的多爾袞就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9月,皇太極死後,多爾袞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帝位,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也許多爾袞的一生可以榮華富貴,有權有勢持續下去。1650年冬,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順治帝聞之震驚,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但是,多爾袞死後不久,就被剝奪所有封號,並掘其墓。這是為何?

遷都北京之後多爾袞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戰略上,對農民軍採用剿撫並用,對南明政權則是先禮後兵;在政治上,融合明皇朝和滿族特有的制度;在經濟上,他整頓賦役制度,招民墾荒,嚴抓漕政和鹽政;在民族關係和對外政策上,對漠南蒙古友好相待。

多爾袞晉為皇叔父攝政王后,一切大禮王公貴族俱要待候傳旨,還要列班跪送。若其回王府,則需送至府門,此時多爾袞已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爾袞因皇帝信符收貯皇宮不便調兵遣將,於是遣人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而後僭越皇帝,所用儀仗的種類與皇帝等同,再不向順治帝行禮。凡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卻一律稱詔下旨,儼然如同皇帝。

多爾袞死後,生前壓制的政敵此刻均站出來,揭發多爾袞生前私藏御用龍袍等欲置於棺槨之中做隨葬品之罪,遂引出多爾袞諸多罪過。順治福臨認為多爾袞謀逆屬實,「神人共憤」,下旨褫奪所有封典,撤其帝號。據外國傳教士記載,還命人毀掉多爾袞之陵,掘墓、鞭屍、削首示眾。

遲至一百年後,乾隆帝當政發布詔令,正式為多爾袞翻案,下令為他修復墳塋,復其封號。多爾袞用他傳奇的一生塑造了一個無人可比的神話,也許這個神話並不算圓滿,用「英雄」二字來形容他也絲毫不為過。清史學者孟森如此評價說「清之入關創業,為多爾袞一手所為」。

可以說沒有多爾袞就不可能有大清王朝268年的歷史。他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締造者,是中華統一版圖的傑出奠基人,是叫人敬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清秘史:曾赫赫威名的攝政王多爾袞,死後為何卻慘被掘墳鞭屍?
生前攝政朝廷,死後掘墓鞭屍,多爾袞待遇反差為何如此巨大?
這個王爺好憋屈,生前戰功顯赫,死後被鞭屍
多爾袞死後,順治厚葬後挖墳墓鞭屍,百年後乾隆為其平反:太冤了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鞭屍,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被掘墓鞭屍,順治14個字說出原因,與染指孝庄有關
他67歲中進士,生前被乾隆視為朋友,死後遭鞭屍其墳地也被剷平
此人生前舉動令朱元璋惱火,死後70年被鞭屍,後代不得讀書為官
多爾袞死後被鞭屍,順治又是如何對待多爾袞的妻女的?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扒出墳砍頭鞭屍?
清朝開國功臣生前威風八面,死後被順治帝刨墳鞭屍,此後三百年又被掘墓八次
他67歲中進士,生前被乾隆視為知己,死後卻被乾隆鞭屍
順治有多恨多爾袞,罷黜多爾袞的稱號,對其掘墳鞭屍
他前半生乞討,後半生放高利貸,死後被挖墳鞭屍,如今卻名滿天下、受盡尊崇!
多爾袞死後被封為皇帝,後又遭鞭屍,皆因他活著的時候太跋扈
他是開國猛將,位居攝政王,死後竟被刨墳鞭屍
多爾袞助順治登上皇位,順治卻恨死了多爾袞,死後也要對其鞭屍
叛國投敵後他顯赫一時,死後數十年遭「掘墳鞭屍」,子孫紛紛改姓
赫魯曉夫曾向斯大林下跪,後又把斯大林挖出來鞭屍,只因為這件事
清朝開國功臣,死後兩月被順治掘墓鞭屍,120年後乾隆為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