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東6·18一場品牌與科技大秀能否引領電商行業?

京東6·18一場品牌與科技大秀能否引領電商行業?

在剛剛過去的京東618,這個原本只是京東店慶的日子,隨著天貓、蘇寧、唯品會、亞馬遜等電商巨頭的加入,演變成了全民參與的夏季購物狂歡節。與天貓的雙十一購物節形成呼應,儼然成為中國零售業每年最為盛大的兩個「節日」之一。

日前,這場品牌營銷主角,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談及了京東的創新及未來發展,我們就一起來聽聽他本人是怎麼說的。

一: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提升

劉強東表示:今天已經達成的業績都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設定的目標,超出了預期。根據京東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19日,618期間起累計的下單金額達1199億元。

數據結果說明京東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號召力越來越強,不僅所有的電商同行都參加了618的促銷,甚至連理髮店都推出了「6.18元」的優惠價格,就是線下的商家也都打著618做活動促銷,所以它其實已經變成了全民參與的重大的銷售節日。

以往購物節趨於下半年,比如雙十一、聖誕、春節等,而上半年非常平淡,但隨著京東618的促銷,影響力越來越大,對整個消費市場有一個非常好的拉動和促進作用。

二: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是電商的命脈

京東在物流投資了十年,而技術上的投入不低於5%的比例,在回答京東「為何要在技術研發領域做這麼大投入」時,他這樣回應「這是因為整個電商的發展走到今天,必須用最新的技術才能夠將整個行業的成本繼續降低,把整個運營效率繼續提升,包括用戶體驗,尤其是偏遠地區。對於電商來講,成本、效率、用戶體驗這三點從來沒有改變,我們過去十幾年以來,一直沿著這個方向布局和投資的。

三:未來5年,電商物流全程「無人化」

劉強東相信未來5到8年的時間物流行業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物流體系會基本上實現了全程的無人化,100%自動化。到那時對整個行業帶來的機會或者衝擊都是巨大的。包括內部的體系、應用系統和流程、消費者的感知都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無人智能配送將會帶給消費者一種全新的衝擊和體驗。

618期間,京東在大城市的校園內,已經率先推出無人車配送包裹,並通過APP、手機簡訊等方式提前5分鐘通知貨物送達的消息。收件人輸入提貨碼之後,配送機器人自動開啟倉門完成取件。劉強東想要將這種低成本配送模式帶到農村,並解釋道:「在每個村裡,每一戶都有一個後院。所以我們可以讓無人機直接飛到送貨人的後院,這個點對點的路線是固定的。」劉強東也希望能大幅擴大無人機送貨,他預計未來全國無人機就要超過100萬架,500個無人倉庫。

中國正處於百貨商場、連鎖商店、超市之後的「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時間節點,京東作為「零售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將在零售業的下一階段發揮關鍵作用。

四:電商要促進中國品牌崛起

劉強東認為電商行業未來方向就是一定要讓中國品牌崛起。在過去,有大量的中國商品通過網路賣到全世界各地去。而京東要達到的全球售,是希望能夠把像小米、華為這樣的中國品牌,銷售到世界各個角落。

京東的國際化戰略,是要賣有品質的中國品牌,希望跟隨著中國品牌一塊走出去,而不是單單的賣中國商品,畢竟後者經濟價值很有限。

在「新零售」熱浪的助推下,電商市場無法風平浪靜,在商業創新的競爭中,更是波瀾起伏。除了全民參與的節日營銷外,無人機、機器人等科技提升也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消費體驗以及營銷亮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訊最娛樂 的精彩文章:

TAG:資訊最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新型商業核電站在中國成功併網發電,能否「拯救」全球核產業?
科技巨頭咄咄逼人投資農業,能否重塑農業科技領域
電競行業帶動付費訂閱服務 電子競技能否成為OTT行業的新曙光?
這項黑科技融入魅族16系列中,能否p掉R15和X21大賣?
手機廠商集體跨界造電視 能否撼動電視行業格局?
傳統銀行能否殺入科技領域,成為金融行業的主宰者?
收購、合併成熱門,中國汽車能否爆出BOSS級大品牌制霸汽車行業?
投入新遊戲 擴大教育業務 18年網龍能否騰飛?
國產科幻電影領域能否誕生《三體》級別作品?
vivo這項技術能否撼動各大手機廠商成為一大主流?
「超級英雄」的藥方,能否抵擋科技互聯網對美國電影業的顛覆?
女性、電競及出海,能否成為推動遊戲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模仿過後的創新,國產手機能否引領行業技術
精通十八般武藝 EUI6.5電視江湖能否再稱王?
索尼三款新機曝光:驍龍660能否引領安卓市場?
大數據解剖:商業化應用能否推動燃料電池車發展
再秀「黑科技」,vivo 的這項新技術能否取代 3D 結構光?
三星7nm EUV技術即將投產 台積電能否再次創造輝煌
中國B2B互聯網整合升溫 萬億級設備租賃行業能否轉型?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成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