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中國貢獻了多少美食?穿越去宋朝可就有福了
在中國飲食史上,兩宋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期,中國人的食物開始從匱乏向豐盛過渡。良種水稻的引進、農田的開發、精心的育種,以及深耕細作技術的推廣,讓人們從大自然獲得了更豐厚的饋贈。
在北回歸線溫暖的陽光下,農作物創造出更豐富的食材,並通過發達的市場網路輸送到各地。讓人們擺脫了飢餓的威脅,有了更多的心思來鑽研美食,創造了各式各樣的美食。現代各種烹飪技術都是在宋朝成熟起來的!
宋人對於飲食是非常講究的。富貴人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甚至「增價酬之,不較其值,惟得享時新耳」[(宋)吳自牧:《夢粱錄》] 。平民的飲食習慣在這個時期從二餐制演變成三餐制。
現在我們吃到的火腿、東坡肉、油條、各式糕點小吃都發明於宋代。宋人用於給食材調味的調料已有鹽、蜜、酒、醋、糖、奶、芥末、花椒、豆豉、醬油等,也跟今人廚房內的調味品差不多。
「膾」和「鮓」是最具宋朝特色的兩類美食。膾,即生魚片,傳入日本後稱為刺身。「野魚可膾菰可烹」,膾在宋代非常流行,蘇軾、陸遊都是魚膾的發燒友。
鮓,則是通過腌漬與微生物發酵使食材產生特別風味的宋朝美食,將食材洗凈,拭乾,注意不可留有水漬,用鹽、糖、醬油、椒、姜蔥絲等製成調料,然後將食材裝入壇內,裝一層食材,鋪一層調料。裝實,蓋好。候壇中腌出滷水,倒掉滷水,加入米酒,密封貯藏。這時候便可以耐心等待微生物與時間的合作,在黑暗中靜靜地醞釀出鮓的美味了。
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曾評選出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第五十六位。
《清明上河圖》中,在「久住王員外家」旅店門前,有一個撐大遮陽傘的小攤,掛著一塊木牌子,上寫「香飲子」。「香飲子」是什麼?就是飲料。
宋代的飲料又稱為「湯」「熟水」「涼水」。「熟水」相當於今日的廣式涼茶,宋末筆記《事林廣記》收錄了幾種「造熟水法」:「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煎滾湯在瓶器內,然後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若以湯泡之,則不甚香。」
李清照寫過一首很是傷感的《攤破浣溪沙》詞:「病起蕭蕭兩鬢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說的是,她晚年身體多病,不敢喝茶,只喝豆蔻熟水。
南宋人林洪,是宋朝的另一位美食家,他熱衷於舌尖上的探險,曾流連于山野尋訪美味的食材。《山家清供》是林洪記錄美食的著作,書中收錄了各種以山野所產野菜、蕈菌、水果、動物為原料的食物,並介紹了這些山家美食的用料與烹制方法。
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豐富的山珍野味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慷慨饋贈。林洪曾經在冬季的武夷山內,捕獲一隻肥美的野兔,但山中沒有廚師,林洪不知以什麼烹飪方式來處理。
一位老食客告訴他,用筷子夾著切成薄片的野兔肉,在熱氣蒸騰的湯水中一撩撥,馬上變出雲霞一般的色澤,再蘸上「酒醬椒料」製成的調味汁水,入口一咬,一種更鮮美潑辣的味道立即便激活了味蕾。
林洪將這種烹飪方式命名為「撥霞供」。隨後「撥霞供」從山野間傳入市井,人們從中得到創造美食的靈感,將「涮」字訣廣泛應用於餐桌之上,不獨兔肉,其他肉片與菜蔬均可一涮而熟,蘸醬食之。此法傳至今天,人們稱之為「涮火鍋」。


※為什麼外國人都認為宋朝是漢唐過後的第三大中國王朝?看看這些驚人數據就知道了
※曾經讓宋朝聞風喪膽的契丹在遼國滅亡後哪裡去了?為什麼如今不聽人說自己是契丹人?
※宋朝的滅亡是亡天下這句話有什麼根據?答案很簡單
TAG:宋朝 |
※來自朝鮮美食的誘惑,朝鮮的這些美味小吃,很多人都覺得來源於中國
※中國美食在國外到底有多火?看了這幾個現象才明白魅力有多大
※韓國街頭小吃竟在美國爆紅!美國人為了吃上這款美食甚至學起了韓語!
※中國美食改良後就是韓國的美食,還有中國吃貨跑到韓國去吃
※中國的妖怪為什麼少了?因為我們是美食大國啊
※不光只有美食,歪果仁都喜歡中國什麼呢?
※越臭越好吃的中國美食,老外的「噩夢」,有的中國人自己都受不了
※印度人為什麼不喜歡吃中國的美食?看完我才明白
※美國航母的伙食真是太好了,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難怪美國大兵這麼強壯!
※韓國街頭小吃竟在美國爆紅美國人為了吃上這款美食甚至學起了韓語
※這裡有好多美女為來賓遞上美食和美酒 來訪者好多都醉了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中黃多多嗎?如今長成大美女了,做美食不輸黃磊
※只有吃了這幾種中國美食,才算真正懂得中國美食,很多外國人都不懂
※韓國沒有美食?實際上韓國的美食有很多,看看你吃過哪種沒
※中國的傳統美食,有不少美食都把外國人給嚇到了,真有這麼可怕么?
※中國吃貨到朝鮮旅遊,被朝鮮的美食驚呆了!
※清明的南北差距有多大?這些美食雙方看了都是一臉懵逼!
※十大嚇哭外國人的中國美食,有你喜歡的嗎?
※全國各地美食那麼多,你了解的有多少?吃遍全國之遼寧篇
※實拍!外國人有多愛中國美食,他們表示「好吃到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