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無法擁有你想要的生活?
你為何無法擁有你想要的生活?
「為何我戒煙無法成功?」
「為什麼我減了3年的肥,如今仍然是個胖子?」
「我不想再熬夜了!」
「今年我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卡,可是我就去了三次就再也沒去了。」
這裡所說的你想要的生活,並不是指「成為下一個馬雲」,而是指你對於自己生活的控制,生活是否按你原本美好計劃的那樣,擁有更健美的身材、更合理的飲食、不再熬夜,而不是重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很多人將自己對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失控歸結於「自控力太弱」,但認為自控力僅僅是個人態度的問題。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意志堅定,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自控力不僅是態度問題,更關乎你的大腦,你的前額皮質,你的荷爾蒙,明確大腦如何對你自己「撒謊」、多巴胺如何誘使你一次又一次地戒煙失敗,而你的壓力荷爾蒙則讓你暴飲暴食。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問題,則是自控的關鍵。
一個大腦,兩個自我
沒錯,我們的大腦就是和動畫片里演的一樣,存在兩個自我,一個是天使,另一個是惡魔,天使代表著我們的自控力,而惡魔代表著我們的本能。當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大長腿的美女,你的本性在尖叫,「好想加她微信」。而你的自控力在讓你冷靜下來,因為你女朋友還在旁邊。
我們的本能源於遠古時期的人類,追逐獵物、尋求配偶都需要本能快速地作出做適合生存的決定。而如今,一些本能卻阻礙了人類的發展。食物充足的今天,你不再需要吃掉所有你看到的食物。而讓你本能冷靜下來的就是你的自控力。
人類之所以擁有自控力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根據時代不斷進化,主要是大腦的前額皮層在不斷進化。前額皮質是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它主要控制人體的運動,比如走路、跑步、抓取和推拉等,這些都是自控的表現。
我們只要一個大腦,但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克服衝動、深謀遠慮。兩個自我發生分歧的時候,總會有一方擊敗另一方。決定放棄的一方並沒有做錯,只是雙方覺得重要的東西不同而已。
累感不愛的自控力
既然我們的自控力是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那是不是只有前額皮層發達的人才有自控力?實際上,絕大多人自控力都差不多,處於中等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有極限也能夠被鍛煉。
有研究表明,正在節食的人更有可能發生婚外情,而正在戒煙的人更可能暴飲暴食。
我們的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擁有自己的極限,如果太多太頻繁的自控會讓你的意志力達到極限,從而陷入崩潰的狀態。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自己在達到自控力的極限之前,就放棄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對我們「說謊」。我們在使用自控力的時候消耗了大量的前額皮層的能量,這讓大腦產生了強烈的疲憊感,大腦傳遞給我們一種「快停下來,能量不夠用了!你別繼續堅持啦」的情緒,而實際上你離你的極限還遠著呢。
然而,就像能通過鍛煉來增加肌肉一樣,那我們的自控力也能被鍛煉。
冥想、鍛煉、睡眠
(喬布斯生前不斷練習冥想,將他的心和專註力不斷洗滌,平靜。從而訓練自己的思考和洞察力,並日益敏銳。)
研究發現,冥想有助於提高人的自控力。剛學會冥想的人大腦里負責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擾、控制衝動的區域之間增加了許多類神經元。持續8周的日常冥想訓練可以提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識,相應大腦區域里的灰質也隨之增多。冥想可以讓更多的血液流入前額皮質。
鍛煉能夠增加人的肌肉量,也能夠提高人的意志力。2010年,一項針對10個不同研究的分析發現,改善心情、緩解壓力的最有效的鍛煉是每次5分鐘,而不是每次幾個小時。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制定詳細的計劃,一周必需規定要去健身房幾次,那麼你很難堅持下去。雖然聽起來很好笑,但任何能讓你離開椅子的活動,都能提高的你自控力。
自控力的最大殺手就是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和大腦吸葡萄糖,細胞無法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沒能獲得充足的能量,你就會感到疲憊。但你的大腦和身體急需能量,你就特想吃甜食、特想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即使你食用了糖類或咖啡,你的身體和大腦也無法從中獲得能量,因為睡眠不足導致吸收太差了。
別忘了一點,主管自控力的區域——前額皮層同樣急需能量,如果它沒獲得足夠的能量,這後果將會很可怕。睡眠研究人員甚至為這種狀態起了個名字——輕度前額功能紊亂。睡眠不足會讓你起床的時候大腦受損。
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對大腦的影響和輕度醉酒是一樣的。而我們都知道,在醉酒的狀態下。人們毫無自控力可言。同時,前額皮層會讓你對普通的壓力都反應過度,這樣身體就一直處在一種應激狀態,會釋放大量的壓力荷爾蒙,使心率變異度大大降低,結果就是——睡眠不足,壓力越大,自控力越差。
萬幸的是,這一切都是有解決辦法的。睡一個好覺,你大腦的前額皮層就能恢復如初。前一晚上沒睡好,中午打個盹同樣也能讓你重新集中注意力、恢復控制力。
大腦對你撒的彌天大謊
我們能輕易察覺他人的謊言,卻很難察覺大腦對自己撒的謊言。大部分人做決定的時候就像開了自動擋,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為什麼做決定,也沒有認真考慮這樣做的後果,更可怕的是,我們有時根本就意識不到我們已經做了決定。
想一想自己吧,光是躺在床上想像一下未來一個月的自己將不熬夜、一周6天都去健身房、每天只吃健康食品成功減掉10斤肉的美好幻想就讓人激動的要死。可現實卻是,你一項也沒有完成。然而我們卻仍然陷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即使什麼都沒做,光列清單就能讓我們如釋重負。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大腦對自己撒的謊——大腦會對能完成目標的可能性感到興奮,它錯把可能性當成真正完成目標。
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卻沒能看到今天的挑戰。這讓我們確信,未來我們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情。我們覺得,推遲到以後再做事理所應當的。我們相信,未來不僅能彌補今天沒做的事,還能做到更多。
這就好像未來的你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她勤勞、不拖延、果斷、充滿著自控力,然而事實上,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沒有什麼兩樣。
為什麼我運動了卻更胖了?
一些想通過運動減肥的人通過3個月的鍛煉後發現,自己從一個胖子變成了結實的胖子。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你認為自己已經鍛煉了,那麼就可以多吃點。
同樣的事還有很多,你因為上午少抽了一隻煙,晚上就會多喝兩杯酒。晚上多加了一會班,就很有可能不去健身房。甚至光是想想自己要給貧困山區捐錢,就有可能晚上犒勞自己一頓大餐。心理學家給這種現象起了個有趣的名字——道德許可(moral licensing)效應。
我們在作出正確的決定的時候(可能只是想想正確的決定)認為自己都有充足的自控力,就應該得到獎勵。這種對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因為我們很容易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我們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向誘惑屈服了。
從本質上看,道德許可就是一種身份危機。我們之所以會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認為,真正的自己想做壞事。從這點來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種懲罰,只有放縱自我才是獎勵。
去做一些真正讓你快樂的事情
我們生活在充滿壓力的國度,學習、工作、生活處處都有壓力。長期處於壓力下會讓人情緒低落。大多數人會選擇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玩遊戲來讓自己釋放壓力。而這些行為,能夠刺激我們大腦的獎勵系統,能讓我們釋放多巴胺。
出乎意料地是,暴飲暴食的人為體重增加或缺乏控制力感到羞愧的時候,會吃更多的東西來撫慰自己的情緒。當拖延症患者想到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進度的時候,他們會萬分焦慮,這反而讓他們繼續拖延下去。
(正如《一個購物狂的自白》那樣,購物狂為了緩解自己信用卡負債的壓力而選擇更瘋狂的購物。)
我們緩解壓力的辦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有壓力。我們失去了理性,只剩下任性。
真正能緩解壓力的不是釋放多巴胺,而是增加能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它們能讓人感覺良好,還會減少身體的壓力荷爾蒙,讓大腦不再對壓力產生反應,因為它們不想釋放多巴胺的物質那樣讓人興奮,所以我們往往低估了它們的作用。
我們之所以忽略它們,不是因為它們不起作用,而是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大腦一再做出錯誤的預測,不知道什麼才能讓我們快樂。也就是說,我們經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帶來快樂的事。
別想白熊
一個著名的心裡實驗室:請在未來的5分鐘內,不要去想白熊。
然而這個實驗的結果是,所有人在5分鐘內都想到過白熊。
難道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思想嗎?事實上,當我們壓抑人的本能的時候,就會產生諷刺的反彈效應。失眠的人越想入睡,就發現自己越清醒。減肥的人拒絕肉類,卻夢見了多汁的牛排。在看同性戀電影時,最排斥同性戀的人勃起的最厲害。這無疑是促成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越是禁止兩個人相愛,兩個人越相愛。
擁有很強的自控力,並不意味著要否決自身的本能慾望。正視自己的慾望,記住你想要成為哪一種的自己,才能真正擁有你想要的生活。


※黑洞休眠狀態不會吞噬天體
※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遭遇7次重大事故不死 還中了60萬英鎊頭彩
※10大三國名嘴排行榜 諸葛亮竟然只能排第二
※飛到那太陽系以外的天體中去 突破光速探索宇宙
TAG:老鐵茶舍 |
※什麼是你想要的生活?
※你為什麼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你想要嗎?
※穿越恐懼才能讓你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正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嗎?
※你想要的平凡生活是這嗎?
※生活沒有了手機,我們真的將無法正常生活?
※你夢想的生活方式,她都有!
※我們如何生活得有趣?
※為什麼你活得這麼累,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你生活中有什麼想做的事么,來看看心理暗示能不能幫助你
※如果你不想管理好你的身材,那麼你就休想管理好你的生活
※我想要的生活
※你想要過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
※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教你如何機智迴避生活中的尬聊,你是要笑死我嗎!
※現在的生活我不想要,但又不知道要什麼
※不是我說你,有這麼無拘無束的生活空間,你還不滿足?
※你想要怎樣生活,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生活是比你想像的難,但生活也比你想像的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