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武漢正威中醫門診:脾統血,脾好則血行規律

武漢正威中醫門診:脾統血,脾好則血行規律

脾位於人體的中焦、左腹部以下,形狀似鐮刀。脾和胃一同處於中焦的位置,為人體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氣血養生的過程中,脾為其中的重要臟器,脾胃不好會誘發氣血不足,身體健康也會跟著受影響。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現象:一個人生病了,卻還非常能吃,醫生就會說沒有大礙。因為脾胃對氣血之攝納來說非常重要,能吃飯,說明氣血補充充足。

脾主運化,能夠將水谷化成精微物質,同時將精微物質運輸至身體的各個部位。脾的運化功能又分為運化水谷、運化水液兩方面。其中,運化水谷即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飲食進入胃後,小腸會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而這個過程要依賴胃的運化功能,把水谷轉化成精微物質。並且,還要依賴脾之運輸、散精功能,進而將水谷精微輸送至全身,脾之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旺盛,機體之消化功能才得健全,才可化為精、氣、血、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進而營養臟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等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反之,如果脾之運化水谷精微功能衰退,即脾失健運,機體之消化吸收功能就會失常,進而導致腹脹、便溏、食慾下降,誘發倦怠、消瘦、氣血生化不足等病變。運化水液又被稱作「運化水溫」,即水液之吸收運轉、散布,也就是對被吸收的水液進行運轉、布散,可以將水谷精微中的多餘水分輸送到肺、腎之中,通過肺腎之氣化功能轉化成汗液、尿液排出體外。所以,脾之運化水液功能旺盛,可以防止水液停滯於體內,即防止濕、痰等病症生成。反之,脾之運化功能衰退,一定會導致水液停滯體內,進而產生濕、痰等病理產物,甚至誘發水腫。

脾的統血之功即脾可以統攝血液在靜脈里循行,避免其溢出脈外。脾可以包裹血液,避免血溢,脾之統血功能以脾主運化為基礎,脾氣健運,則氣血充足、統攝力強、血行脈中,卻不會溢到脈外。所以,《濟陰綱目》之中提到:「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如果脾失健運、脾氣虧虛、統攝無力,就會導致血溢出脈外,主要表現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經量增多,甚至崩漏。

脾統血和肝藏血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血液的生成要依靠脾胃;既成之血,藏之於肝,依機體所需運行諸經。血液之行,要依靠心肺之氣做動力,肝脾之氣為約束。脾氣健運,則血液化生充足,肝有所藏;肝血充盈,行之於經,則脾有所統,兩者之間關係密切,相輔相承。

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所以,後天有了脾胃滋養之後,人體才會更加健康,整個人面色紅潤、朝氣十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丹溪堂中醫門診部小講堂——中醫正骨推拿手法
永豐中醫門診傳承中醫特色健康服務
中醫所說的醫門八法是什麼?
做慣了西醫體檢,你試過中醫體檢嗎?海都名醫門診中醫體檢免費送!
《醫門法律》之「律」的特點與意義探討
馬新童-中醫之醫門正宗
天醫門符法修鍊入門
中醫兒科泰斗薛道南坐診南京衍生雨花客廳中醫門診
中醫立身之本、什麼人適合做中醫、青年中醫成才捷徑、中醫門派現象
讀《莊子》:醫門多疾
醫門傳薪之張西儉脈學精義(4) 分析脈象判斷病機變化
北京天宇鴻福中醫門診部
海曙新城中醫會館、海曙國醫館、廣德堂中醫門診部
丹溪堂中醫門診部小講堂——艾灸對女性好處多
醫療行業事故頻發為哪般?美年健康深陷假醫門
陝西鼓勵名老中醫在基層辦中醫門診部
「久久泰和」產業布局完善新成員——濟和堂中醫門診
一家康復館頂十家中醫門診收入,是怎麼做到的?
醫門微言第一輯自序
滿足不同層次就醫需求 李惠利醫院開設名醫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