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取經被打死的是真大聖,還是假猴王?
坊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在真假美猴王故事中,真孫悟空因為不聽如來的話,被如來培養的假猴王(六耳獼猴)給打死了。之後取經的,是假猴王,而非真大聖。
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呢?
應該說,這個說法可信度為零。翻遍全書,找不到一處有力的證據,而反面的證據,則比比皆是。
首先,孫悟空不聽如來的話嗎?
在不少讀者的印象中,孫悟空乃是一個天生的造反派,敢於忤逆上級,因此才會有大鬧天宮事件的發生,也才會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五行山下。
其實,孫悟空造反,並非他為國為民,反抗腐敗的天庭,而是他貪戀祿位,渴望功名。在修成了天仙之後,他大鬧龍宮,攪亂幽冥,都是想要證明自己。等到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孫悟空非常高興,想著:「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人間已經無法滿足孫悟空了。或者說,孫悟空已經不甘於當一個草根英雄了,他渴望得到官方(天庭)的認可。
孫悟空第一次反出天庭,是嫌棄弼馬溫官小,覺得自己被玉帝輕視。第二次反下天庭,是因為攪亂蟠桃會。攪亂蟠桃會又是因為沒有得到入會邀請。歸根到底,還是覺得自己不被天庭高層認可,預期與現實有重大差距。
在被壓五百年之後,孫悟空對於成為官方一員的渴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深入骨髓。
雖然孫悟空已經被道派遺棄,參加了取經團隊,但是每當介紹往事,孫悟空必定大談特談自己如何大鬧天宮,給自己貼上「齊天大聖」的標籤。
在孫悟空心中,唐僧的大徒弟可遠遠比不上齊天大聖牛逼。
作為一個道派出身,中途加入佛派的仙人,孫悟空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尷尬。要想取得佛派高層——主要是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的信任,必須十分賣力。孫悟空也確實這麼做了,甚至可以說,做的遠比佛派仙人還要賣力,說無所不用其極也毫不過分。
也就是說,在原著中,取經路上孫悟空不但沒有忤逆如來佛,反而時刻、處處為佛派的未來,為如來的大業著想。
比如說,車遲國孫悟空推翻三清塑像,吩咐豬八戒把三清塑像丟到茅坑,這就是公開與道派決裂。
取經路上,幾乎被降伏、被打殺的妖魔都是道派的。比如說被孫悟空陰謀詭計害死的車遲國虎羊鹿三大仙,比如說在確認無大靠山之後被打成肉醬的蜘蛛精,比如說玉華州被孫悟空剝皮吃肉的黃獅精。
幾乎道派出身的妖仙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人並不壞,比如金角銀角就重情重義的,青牛精則光明磊落,黃獅精與人類公平交易,和平相處等等。佛派出身的妖仙,幾乎個個都是徹頭徹尾的壞蛋。比如說通天河中吃小孩的鯉魚精,獅駝國吃掉一國一山人類的三魔,狂妄好殺的黃眉怪等等。
孫悟空在處理這些妖魔的時候,毫無例外的選擇了以派系定生死,而不是以善惡定去留。孫悟空這些舉動,只能說是極力討好如來佛祖,怎麼談得上忤逆如來,得罪如來呢?
有孫悟空這麼一個賣力的大手,如來佛祖高興還來不及,幹嘛要打殺?
其次,被打死的究竟是誰?
如果說,六耳獼猴被打死的現場比較混亂,究竟是誰比較難以定論。那麼,我們可以結合事件結束之後,孫悟空的種種表現,來判定死掉的究竟是真大聖,還是假猴王。
在經過比丘國後,唐僧師徒來到了黑松林。孫悟空去化齋,跳到半空中回望黑松林,原文說:「只見松林中祥雲縹緲,瑞靄氤氳。」
這祥雲瑞靄乃是佛派高級仙人出行的典型標誌,比如說觀音、文殊等菩薩出行,必定會有祥雲瑞靄隨身。孫悟空追隨唐僧十來年,第一次發現唐僧頭頂出現祥雲。因此,孫悟空大驚,原文說:
若我老孫,方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之時,雲遊海角,放蕩天涯,聚群精自稱齊天大聖,降龍伏虎,消了死籍。頭戴著三額金寇,身穿著黃金鎧甲,手執著金箍棒,足踏著步雲履,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都稱我做大聖爺爺,著實為人。如今脫卻天災,做小伏低,與你做了徒弟,想師父頭頂上有祥雲瑞靄罩定,徑回東土,必定有些好處,老孫也必定得個正果。
這段話是孫悟空的心理活動,必然屬實。唯有真孫悟空,才經歷了大鬧天宮,才自稱齊天大聖。也唯有孫悟空,才會對做唐僧徒弟耿耿於懷。
唐僧因修習《多心經》許多年,終於有所突破,於是頭頂出現了祥雲瑞靄。孫悟空覺得,這是唐僧修行有成的結果,而自己也能夠水漲船高,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原著中類似的證據可不僅一處。
在後文孫悟空進入無底洞後,見到老鼠精洞府中種種神奇景象,不禁讚歎:
好去處啊!想老孫出世,天賜與水簾洞,這裡也是個洞天福地!
這兩句話和之前段落不同,不是心裡話,但是說話時周圍空無一人。因此,孫悟空同樣沒有撒謊的必要。並且,能慨嘆提到自己出世就得到天賜的水簾洞,也唯有親身經歷了勇跳瀑布事件的真大聖才能說出。
還有,原著中對於真假美猴王的判定,其實從沒有混淆。凡是提到孫悟空本尊,原作者必定稱之為「那大聖」,凡是表示假猴王,原作者必定稱之為「那行者」,在如來宣布四猴分類後,又稱之為「那獼猴」。
在上天庭拜見玉帝時,原文說——
大聖口稱:「萬歲!萬歲!臣今皈命,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只因這個妖精變作臣的模樣。」如此如彼,把前情備陳了一遍,「指望與臣辨個真假!」那行者也如此陳了一遍。
幾乎每一次拜見高層(觀音、玉帝、地藏),都是大聖先發言,行者後複述。若細看大聖的發言,就會明白,這就是真孫悟空。唯有親身感受到天庭仙人的種種變化,對玉帝的言辭,才會如此恭順。
原著中最後也是孫大聖揮棒打死了那獼猴。
可以說,六耳獼猴被打死確鑿無疑。
那麼,六耳獼猴事件,或者說真假美猴王事件的本質是什麼呢?
首先,六耳獼猴並非獨立的存在。
如來佛祖說,六耳獼猴乃是四大靈猴之一,且能預測未來,聽聞三界事。這明顯是如來扯謊——原著中如來扯的謊可不止一處哦。
若六耳獼猴真能預測未來,他還會甘心情願來到靈山,被如來道破真身,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
其次,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分身。
這六耳獼猴並非孫悟空的心魔,而是孫悟空的分身。是孫悟空為了抬高自身在取經團隊的地位,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和觀音菩薩一起策劃的一場戲。
若是心魔所化,心魔被打死後,孫悟空當一心向西,與唐僧和睦相處。事實是,事件發生之後,孫悟空和唐僧的關係雖有緩和,但矛盾依然存在。孫悟空教訓唐僧,唐僧打壓孫悟空還是反覆出現。
一直到師徒共同登上凌雲渡無底船,大家都已經到達靈山,目標已經達成,師徒之間的矛盾才告結束。
第三,真假美猴王事件的本質是什麼?
在第一部書中,我用了七章,從孫悟空的角度來寫真假美猴王事件。
孫悟空之所以要搞出一個分身,是要藉此給唐僧、給觀音、給如來一些壓力,證明取經行動要想完成,非他不行。
最終,如來佛也答應:「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給了孫悟空一個成佛的口頭承諾。
只是,孫悟空只是整個事件中的一個方面。
真假美猴王事件的爭鬥,看似是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爭鬥,其實本質上是孫悟空同唐僧之間的爭鬥。
孫悟空地位的提高,就意味著唐僧地位的下降。唐僧本是如來佛的二弟子金蟬轉世,早在五百年前就註定成佛。為何觀音菩薩、如來佛祖在二人的爭鬥中,不選擇支持唐僧,而選擇支持孫悟空呢?
是因為孫悟空能打?
豬八戒也能打,沙和尚同樣等打。所謂「八十一難皆是局,降妖伏魔一場戲」。完成取經行動,本身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沒孫悟空,取經行動難道就真的完不成了?
很明顯,事件中另有玄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觀音、如來放棄了唐僧,選擇了孫悟空呢?


※宮廷血斗讓宋仁宗一生無子?
※問西遊17、西遊輩分最高的妖怪是誰?
※女兒國國王的真實面目:霸氣十足,好色女王!
※唐僧對蠍子精為何比對女兒國國王還要好?
TAG:葉之秋讀書 |
※真假美猴王,被打死的究竟是誰?
※《西遊記》真假美猴王被打死的是誰?後來成佛的竟然是六耳獼猴
※真假美猴王之謎: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
※真假美猴王,為何說被打死的一定是真悟空?
※西遊中最愚蠢的妖怪是誰?不是被孫悟空打死的,而是被罵敗的!
※當年的西遊記里,被打死的悟空真的是假的嗎?
※《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被打死的那個真的是六耳獼猴嗎?仔細想想都毛骨悚然!
※真假美猴王相鬥,被打死的是孫悟空嗎?
※真假美猴王被打死的真是六耳獼猴嗎?他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
※孫悟空當真被打死在取經路上,六耳獼猴成佛了嗎,你怎麼看?
※真假美猴王中其實被打死的是真「悟空」,六耳獼猴成他去取經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他真的是被袁崇煥打死的嗎?
※此人是瓜農,卻打死偷他東西的太子,不但沒被殺死,還成了皇帝
※西遊記後傳,六耳獼猴被孫悟空打死,不是最慘,還有不知怎麼死的
※屈臣氏這些超難用的的東西,打死也不要買!
※海賊王,四皇的癖好很奇葩,要不是他們太厲害,估計早就被打死了
※西遊記中有牛妖、豬妖,為啥沒有貓妖?吳承恩:打死不敢寫!
※西遊記中是妖怪寧可被孫悟空打死,為什麼也不敢對楊戩說一句狠話?
※《西遊記》中,有個妖王從不吃人,而且買東西還給錢,卻被打死了
※這種手槍是當下威力最大的,被稱為狩獵之王,能輕鬆打死非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