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長勝過好老師,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這一點從你有孩子的那一天起就要有這個思想準備,就要去想:我將來怎麼做好孩子的老師。
如果這個老師的工作你做得不合格,或者你根本沒有去當這個老師,這該是你一輩子的遺憾。相反,如果從一開始你就很重視,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收穫的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謂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教育的影響是有有效期的,過了這個有效期,效果不明顯,或者根本無效果可言。家長對孩子的有效期是指從孩子出生,一直到18歲。 18歲之後,孩子基本上就成了獨立的個體。18年的時間並不長,值得家長們更加珍惜。
做父母親的機會是如此難得的一個人生體驗。孩子生下來以後,父母若因為工作或別的原因,不去管孩子或把孩子交給別人,這註定會成為父母一生的遺憾。在我看來,人一生當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為父母,因為做父母的這種體驗比其他事情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也更值得我們去嘗試。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家長。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家長會感到生氣或失望,有時甚至絕望。其實這樣的事情的出現一定存在其根源,而且這個根源可能一時半會不會意識到。
孩子的成績提不上去,找到老師,老師或許還可以解決;孩子在學校過得並不快樂,找到老師,老師或許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但,有些事情,我們老師真的難以做到。比如,父母該給的關懷、父母該給的習慣、父母該給的幸福。
但我們做爸爸媽媽的,或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就不妨讀讀這篇文章,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看看哪些東西是只有我們做父母的才能給予孩子的禮物。
1、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因此,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老師無能為力!
2、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
麻將桌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督促孩子認真讀書時,收到的往往是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會強迫孩子做到呢?
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小大人兒。父母在教育上會省很多心,所以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但是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呢?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的孩子就該開始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後,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你家裡的書多,孩子就讀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別的事情。是否從小閱讀的差距,會在以後的知識層面,認知能力以及寫作水平上表現出來。
4、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
老師更多的教給孩子的是課本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的。老師沒有義務幫你去培養,這些只能由家長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許成績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點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請做個稱職的父母!
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終身的老師以及最最重要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在保駕護航中一定要抓住幾個關鍵詞——「五個不要」。
1、不要冷漠
孩子剛出生時我們都不會冷漠,那個時候你會狂喜、驚喜,然後想寸步不離,對孩子呵護備至。然而時間久了以後你可能會開始煩他。緊接著,隨著你工作任務的繁忙及其他事情的紛擾,孩子就會被你放在一邊,你開始不再去管他。就這樣,在無形之中你慢慢地變得冷漠。冷漠對孩子有極大的的殺傷力,被冷漠對待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如性格問題,自閉、抑鬱……總而言之,冷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大敵。
從一開始我就對自己的孩子呵護備至,結果是我對他傾注越多,我就越願意去關注他。如果我不關注他,那我可能很快就找不到感覺。這種感受是個循環,是良性循 環還是惡性循環,導致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身為家長,一定要多多關心孩子,當然,也要把握好分寸,關心太多也不合適,就像我們養花,澆水太多會把花淹死。
2、不要苛刻
苛刻,是一個魔鬼。
中國家長總是習慣拿「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是最傷孩子自尊心的。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他就是他,他就是你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去欣賞、鼓勵、引導自己的孩子,這樣即使孩子沒有考上名牌大學,或一生也沒有特別大的成就,他也依然會是一個快樂、幸福、健康 的人,這樣就很好,不是嗎?
如果我們能助力孩子成長,幫助孩子走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固然很好,但如果他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普通人,就不要苛刻或渴求太多。求仁得仁,還有何憾?
3、不要指責
指責充滿了負能量。無論是夫妻的互相指責,對老人的指責,對孩子的指責,包括對學校的指責,這些都是對孩子成長不利的。無論在哪,跟誰在一起,家長要盡量 做到少指責,多說好話,尤其是跟孩子在一起時。
不要讓孩子沉浸在負面的情緒里。例如,若夫妻兩人意見不統一時,要學會背著孩子好好協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吵嘴,互相否定,長期以往,孩子的心理狀態會受到嚴重影響。
4、不要抱怨
不可否認,生活本身很不容易,帶孩子很辛苦,工作也很辛苦,自然抱怨就成了大部分人脫口而出的習慣。但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少抱怨很重要也很關鍵。因為你抱怨得多了孩子也會跟著抱怨,一旦孩子開始抱怨,他做事情的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5、不要逃避
尤其是指孩子出現失誤、遇到挫折或者遭遇失敗的時候。其次就是家裡有老人幫忙,或有條件請保姆時,家長會選擇逃避。
這種逃避,相當於把包袱甩出去,甚至還 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以此來逃避當家長的責任和義務。如此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極其錯誤的。送孩子上學理所當然,但一定還得記住你肩上的擔子是沒有卸下來 的,不要逃避。
總之一句話,媽媽爸爸們工作再忙也要陪伴孩子,陪孩子就是跟隨他再經歷一次童年,完成一次成長。
說一千道一萬,你的孩子只是老師N個學生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終身的老師以及最最重要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在保駕護航中一定要抓住幾個關鍵詞——「五個不要」。
點擊展開全文


※媽媽越捨得用孩子,孩子未來的成就越大!
※關於男孩,我們都錯了,後悔才看到!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看完我震驚了!不敢再溺愛孩子了!
※不拼爹娘,照樣成財!財商教育要趁早!《為人父母必修的十堂課》之財富篇圓滿落幕!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
TAG:母親大學 |
※寒假裡,所有老師都想囑咐家長:千萬別讓孩子養成這7個壞習慣!|精選
※家裡養植物萬萬要養這幾種,聽完老師傅的話,才知好處這麼多
※寒假裡,所有老師都想囑咐家長:千萬別讓孩子養成這7個壞習慣!| 精選
※家裡的茶几萬萬不要這樣擺,老師傅一見臉都變了,活該你家窮!
※事少錢多離家近?你真知道老師這個職業?
※家裡萬萬別這樣改造陽台,聽老師傅一說,才知我家差點裝錯
※陽台萬萬要做個拖把池,聽老師傅一說,才知好處這麼多
※家門口萬萬不要有這些現象,老師傅看了都搖頭,難怪你家越住越窮
※有錢人家裡這些地方都喜歡擺上植物,一問老師傅,才知道好處多
※卧室門萬萬別這樣開,老師傅一看就搖頭,家裡有的趕緊改過來!
※夫妻睡房萬萬不能有這種現象,老師傅看一眼就懂,難怪我家不富裕
※家裡這幾處萬萬不要掛鏡子,聽老師傅一說,難怪我家越住越貧窮
※卧室門萬萬別這樣開,老師傅看了直搖頭嘆氣,難怪你家越住越窮!
※老師傅透露我,這種畫萬萬別掛在家裡,再有錢都會變貧困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這樣的家長,你是這樣的家長么?
※千萬不要做讓老師討厭的家長,不然受苦的可是你的孩子了!
※有錢人家裡廚房裝這種插座,一問老師傅,才知道好處那麼多
※有錢人喜歡往家裡擺這些植物,一問老師傅,我趕緊也這樣做
※一所好幼兒園怎樣擁有好老師?家長也應該看看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都喜歡擺這幾種玩意?聽完老師傅說,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