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我是那個最不「積極」又挑三揀四的「後知後覺」者

讀書,我是那個最不「積極」又挑三揀四的「後知後覺」者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說讀書比其他事情更為高貴,而是它讓人圓滿通達

我一直認為,我不是一個讀書的「積極分子」。

我總是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夠與一本書結緣,然後從中獲取我想要的知識與素材。

正因如此,讀書,精確地說,讀前的挑選是一個漫長精細的過程:這一時期我需要哪一方面的知識給養,或者對哪一方面產生興趣,或者是不經意間「誰」引起了我的注意,內心被打動,我就有側重地重點了解它,就好比那是我的功課與補短板,缺哪一面,我就著力去狠補,好讓這片盲區豐滿起來,不再留白。

能夠將讀書當成一件如此鄭重其事、毫不敷衍的過程,很顯然,我就是一個最不「積極」又挑三揀四的「後知後覺」者。

就好像讀《孫子兵法》《道德經》《論語》,這些老前輩,幾時會想到它們幾位啊?

兵者,詭道也。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簡直提不起興趣。

緣分不到,縱然把它們堆在你面前,你都很難正眼看它們一眼,更別說會拿起來一陣狠讀,如獲至寶。除非直到某一天,一個意外的機緣,讓你從側面開始對它由衷產生興趣,並打心眼裡決心下一番功夫對其展開細緻的研究。

而我和這些「老前輩」們打交道,始於大學的某一階段。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管理學》課堂上,總避不了對企業案例的分析研究,自然在這其中,少不了詳細的背景介紹,這讓我深深著迷。亞細亞、瀛海威、秦池、愛多、玫瑰園、飛龍、巨人、三株、太陽神,等等等等,一時間充滿了我的整個腦海。於是,我開始拚命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找來很多書來讀,就這樣開始接觸了吳曉波,逐漸地接觸了海爾,接著接觸了張瑞敏,以至於那段時間凡是關於他們的書,幾乎沒有不讀的。

也就是在這時,書中無時無刻不提到的《孫子》《道德經》《論語》《易經》等經典言論,開始對我的頭腦產生積極的化學反應,讓我開始接納它、研究它。

當你思想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對事物理解還不到一定火候的時候,如果刻意地把一堆單調、枯燥的文言句式放在你面前,你當然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忽略過去。可是,一旦它們被置於一定的語境,然後在某一個地方突然很自然、很貼切地出現在你面前,讓你無意中感到「很需要」時,你會為它們的到來大聲喝彩,感覺這種表達方式實在精彩之至,無論是美感,還是力量感都帥氣得十足。於是,這時你開始明白,不是這些經典不好看,而是它們沒有被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或者說沒有被引導好,從而讓你喜歡。於是乎,從這一刻起,它們不再是你眼中的「異類」,而是你接下來開始孜孜以求、研究的「重點」,因為它們也可以成為你在平日講話,或者寫文章時隨時出口成章、信手拈來的「引用對象」。自然,這時候讓拿起它們,你會很主動,而且會很用心地去研讀。

不過,《易經》還是不敢看,因為那實在嚼不動。

直到畢業,基於工作的關係,我天天都要專門和陰陽五行這些傳統國學打交道,每天編輯的書稿都是在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四柱八字間盤旋,與它們耳鬢廝磨,加上有資深老師時時培訓,開始讓我學到了不少的基礎與皮毛知識。正是基於那時打下的底子,後來在社裡看到的另一部大量涉及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講述哲學的著作里,同事說看不懂,然而我卻完全沒有任何阻力。

再比如讀唐詩,我曾經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和這位仁兄打交道,詩有什麼好讀的,那麼難懂!

事實證明我錯了,而且還錯得不輕。

因為一部電視劇,讓我開始徹底改變對唐詩的看法,也從此激發了我下決心好好研讀它的決心。就這樣,厚厚的、磚頭般的一部《唐詩鑒賞辭典》成了我的案頭之寶,並一併將《宋詞鑒賞辭典》收入囊中。

至今,《江湖奇俠傳》仍是我極度喜歡的一部清宮戲,劇中台詞之典雅、考究,感情之豐富,配合著大量引用得宜的李白詩詞,那份由衷喜愛之情,讓人慾罷不能。正因如此,這部集演繹、台詞、音樂、情節、服裝、道具等典雅於一身的電視劇也被稱為「台灣第一神劇」。

又如晚晴歷史,我曾經主觀地認為那實在沒看頭,一堆的屈辱歷史,簡直罪孽深重,不讀也罷,所以反倒對前期的幾位皇帝甚表喜歡,以至於二月河的那幾部洋洋洒洒的鴻篇巨製很早就被我讀得滾瓜爛熟。至於晚晴那段歷史,還是直到一部電視劇的到來,改變了我的成見。

一次,因為要查閱恭親王奕?的歷史資料,無意中鬼使神差地看了兩眼《戲說慈禧》(不得不說,迄今它和《江湖奇俠傳》都是我心中無法撼動的兩部清宮戲的經典傳奇),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正是在這部劇里,我看到了晚晴歷史仍然有極為可觀的一面,內憂外患之中人物的那種積極振作、果敢,並不遜於用波瀾壯闊來形容。咸豐雖然懦弱,但他內心還有自強的一面,兒皇帝同治不去說他,光緒至少是一位很想作為的皇帝,至於那位慈禧,也並非那般十惡不赦吧,至少年輕時候的她不是那麼讓人討厭,在危局之中,站了出來,統治清朝48年時間,也不是一無是處。不過,更讓我欣賞的是恭王,及他左右的那一幫人,比如文祥,都是很出彩的人物。於是,我開始找來台灣作家高陽的《慈禧全傳》,仔細閱讀,著實增長了不少見識,其手法老到,用詞的講究、功力,以及很多清代關於奏對、稱謂及不少的涉及那個時代的話語習慣,我都是從他這裡學來的,甚至後來猶嫌不足,又將他的其他同類型著作找來,翁同龢、北洋、李鴻章……逐一閱讀,那份酣暢淋漓,當然是說不出的大飽眼福。

現代人恐怕幾乎不具備這種寫作功力,對於古代基本常識的不具了解,如何能寫出像樣的文章與著作來?以至於充滿了無病呻吟的勵志雞湯與矯揉造作的網路辭彙,文學表達的現代病不忍卒讀,於是也就順便養成了我很少讀現代文學作品的十惡不赦的「惡習」,特別是所謂的暢銷書,這種快餐品,實在欠缺好感的很,或許我腦子裡渴望的是深刻的東西,也就容納不下太多的膚淺與空洞蒼白。

我曾經以為,大概自己的專業再也不會有繼續深化、提高的機會了,因為我沒有從中找到讓自己快樂、充實的興奮點,甚至不能讓我有效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很快地切入現實經濟世界之中,那麼讀亞當·斯密,讀大衛·李嘉圖,讀馬歇爾,讀薩繆爾森,讀凱恩斯,讀這些幾百年前的所謂經典會讓我對現實世界有任何新的發現嗎?當然,沒有持續的思考,沒有觀察,沒有領悟,絕對不可能融會貫通,直到工作中我開始慢慢地發覺自己丟不下專業了,於是開始一一對那些經濟學經典——《國富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經濟學》《經濟學原理》《通論》——作重新審視,並迫不及待地重新走入它們的世界,思考著曾經的經濟世界和現在的經濟世界,及這世界背後的內在關聯。

陸遊曾經說:

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

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很多後來影響你、改變你,甚至讓你重新對某些事情作出審視的存在,往往反倒一直是從未離開你視線的東西,只是因為我們的膚淺、機緣未到,或者認識不到位而始終不曾拿正眼瞧它,直到哪一天想明白再度拿起它並學有所悟的時候,你會發覺自己真是個「大混蛋」,這麼好的東西竟讓它白白等候了這許久,真是「後知後覺」。而不是首先你接觸一個東西,然後便立馬由衷地喜愛起來,並讓自己受惠終身,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讀書,父親逼得緊,早晨天不亮就得爬起來讀書,夜晚則要戰戰兢兢地站在嚴父面前背課文,一個不如意,就要挨板子,以至於整個童年都是在管束甚嚴中度過,委實沒過上幾天歡樂日子,那個時候何曾感到幸福過?直到長大後,才發覺或許你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都無形中受益於那個時候的嚴格教育。所以,成長的代價,往往不是首先自己喜歡什麼就得到什麼,而是經過一陣歷練後你覺察到了自己渴望什麼,然後努力從中獲取,讓自己厚實、豐富起來。

就好像後來我讀唐詩,總感覺自己入手實在太晚了,那就連帶宋詞、元曲,包括《詩經》在內的同類項一齊拿來,領會研讀;讀歷史,那就把同一時期不同作者相同名字的著作找來,細加閱讀,然後再將蔡東藩的《二十四史通俗演義》找來,系統性地對這上下千年的歷史進行一番梳理;讀蘇東坡,讀罷林語堂版的中譯本,接著再把他的英文本拿來讀一遍,領會其本人寫作的真實意圖,到後來還要將李一冰版拿來細加閱讀(不同於林語堂浮光掠影般地介紹蘇東坡的性情和藝術的《蘇東坡傳》,該書對蘇東坡一生展現得更立體、全面,全書60萬字,文字典雅雍容,觀點新穎犀利,考證引用巨細無遺,引用資料多達數百種,系著名蘇東坡研究者、台灣李一冰教授歷時八年完成。余秋雨評價此書為:「是文字較為典雅的學術著作,大抵讓蘇軾以其詩文來自道生平,作者的歸結甚有見地。」),目的就是在那「考證引用巨細無遺,引用資料多達數百種」中找到結合詩詞的具境解讀,同時領會作者文字中的那份「典雅雍容」與「觀點新穎犀利」,畢竟這才是我要尋找的審美意趣所在;那麼自己的專業呢?我就儘可能地將該領域往深里挖掘,對那些經典、價值著作做到常讀常新。

或許,像我這種讀書強迫症,總要靠時間洗去纖塵後,甄別出自己的閱讀清單,並總在「之後」才去做「之前」就應該做好的事,總會顯得等待成本與收穫成本太高。也許,這就是我的讀書命門,想要改正,多少年的習慣,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好,畢竟我還是總能在這種等待中找到很多自己可以重新發現價值的所在,書海那麼大,總有一本適合我,無論何時。

所以,我不否認:讀書,我是那個最不「積極」又挑三揀四的「後知後覺」者。

獨立思想人

致力於打造專業、深度的價值命題

經濟研究文化觀察歷史探析社會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思想人 的精彩文章:

TAG:獨立思想人 |

您可能感興趣

馬雲孩子們只是讀書,三十年後,一定找不到工作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深層次而且最棒的回答!
與其讓孩子死讀書,不如多帶他去這5個地方,最後一個很重要
十條笑話:我長得最丑而且髮型也很難看,一看就是認真讀書的料
作為一個讀書人,如果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可就貽笑大方了
讀書不是你唯一的出路,但是你必須要走的路
一書一早食▎春日最是讀書天!堅持比結果更重要,所以不重樣的早餐又來了
「你要好好讀書,不然將來你就是做這個的」
不讀書的大將軍,到底是不知進退,最終受苦的還是自己啊!
分手後想要挽回前任,做到這一點,比你讀書打扮更重要
《知否》只有長柏一心一意讀書,最後只有他中了!
不好好讀書的後果就是不認字兒,這些漢字之最,你肯定認不全
他當年曾是最火的童星,最後卻選擇了回校讀書,再也沒法大火
讀書很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無論孩子多大,一定要跟他說這5句話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
讀書,得記住這10個「不要」,最後一個很重要!
別等孩子長大後才發現,錯過了一生中讀書最好的時光!丨最後一天
讀書很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無論孩子多大,一定跟他說這5句話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妙趣的做法了!
孩子,媽媽知道你讀書苦,拚命讓你讀書,就是怕將來幫不到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