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問三不知,到底是不知道什麼?

一問三不知,到底是不知道什麼?

GIF/2K

生活中有太多約定俗成的詞語被我們信手拈來,說者和聽者都可以「聞音而知雅意」,可是若細思深究,我們卻並不知其出處來源,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孰為汝多知乎

比如說,我們常常講某個人「一問三不知」,到底是不知道哪三個呢?「一問三不知」其它的含義你又知道多少?

「一問三不知」的最早來源

我們常用「一問三不知」形容一個人怎麼問都說不知道,簡直就是在做無用功,不過,既然是「三不知」,肯定要說出個一二三來。

「三不知」中的「三」,指的是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記載: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荀寅反省自己「始、中、終三不知而入則難」,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知道,對實際情況一點都不了解,這樣的情況下提出的建議就別想著成功啦。

以上就是「三不知」的最早來源。

新釋義:明哲保身,假裝不知道

不管問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就說這個人一問三不知,事實上,這個人究竟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呢?

《二刻拍案驚奇》

明末凌濛初編著的《二刻拍案驚奇》中,卷三有這樣一段描寫:「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做道理。」

這裡的「三不知」就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了,而是明明什麼都清楚,偏要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揣著明白裝糊塗。

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抗戰片或諜戰片,當某人被敵方抓住之後,常常會聽見他討饒說:「別打我,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裝糊塗,以圖明哲保身了。

若要分辨出一個人究竟是真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還需要我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

被遺失的「三不知」含義:匆忙冒失;突然一下子。

「三不知」的其他含義

除了表示對事情一無所知之外,「三不知」其實還有其他含義。

明代「四大奇書」之首——《金瓶梅》這本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者蘭陵笑笑生借用《水滸傳》中「武松殺嫂」這一故事為引子,對官僚、惡霸、富商等三重身份集於一身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寫,來揭露腐敗和黑暗的明代社會。

《金瓶梅》插畫

我們這裡要說的是《金瓶梅》十三回里的一段描寫,「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滿懷。」這裡的三不知,是說西門慶匆匆忙忙、冒冒失失地進門,結果兩個人撞在了一起。

當然,細細思來,西門慶之所以匆忙冒失,還不是因為對門內事物一無所知造成的嗎?一無所知為因,匆忙冒失自然為果了。

清代《定情人》這本小說里,也有這樣一段描寫: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

是呀,我剛說了幾句話就看不見你了,是我「一無所知」才不見了你嗎?當然不是,這裡的「三不知」,就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和忽然用法一樣。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由於人們用詞的習慣,和致簡致精的追求,「三不知」的用法中,匆忙冒失和突然這兩種釋義被更精簡的詞語所代替,而最早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的含義則被延續了下來。

直至發展到現代,「一問三不知」早就成為我們約定俗成的用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香小築 的精彩文章:

散文:外婆的「風花雪月」
瑞士軍刀算什麼,我們有蹀躞呀
重金懸賞,一字百金!
如何用詩詞優雅地撕叉

TAG:冷香小築 |

您可能感興趣

【漲知識】一問三不知,到底是哪「三不知」?
話說「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漲知識!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哪"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哪「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不知"?有來頭!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歷史典故?
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你,這幾個問題一問就知道!
孔子為什麼「一問三不知」?
陽台養蘭花,用什麼盆?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男人到底愛不愛你,這四個問題一問便知!
聰明的女人,才會選擇對這四件事情不聞不問,而不是一問到底!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買這一層?一問內行人,懊悔沒早知道
一問三不知的故事
魚露是一種什麼食物?別再一問三不知,大廚可是經常用到
大家都知道華為手機好,好在哪?一問就不知道了,小編來告訴你
為什麼有錢人卧室里不見裝床,一問老師傅才知道,後悔知道晚了!
張涵予這是沒睡醒?採訪一問三不知,感覺導演要被氣得永不瞑目了
這個一問三不知的丞相,竟讓人覺得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