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古之貳 斜杠青年蘇軾的真實身份 是朝廷公費派遣的驢友

懷古之貳 斜杠青年蘇軾的真實身份 是朝廷公費派遣的驢友

題記

這種文章,在自媒體的閱讀人群中,可能主動閱讀者不多,一來,鄙人才疏學淺,純以粉絲心態寫制(可林語堂先生當年為坡翁立傳時,不也是以一種粉絲心態嗎?)

二來,從古至今,文學總是少數人的玩藝。

要是講中國文學史,那不是公號里一篇小文章能涵蓋的,我只是想表達自己對坡翁的崇敬,並期望通過自己淺薄的見識和微小的力量讓坡翁千年來感染過無數赤子的精神,再有傳承。

中國人,尤指當下的中國人,在獲得了物質上充分的膨脹感與官能上多渠道的過度刺激後,去了解一下蘇東坡所處年代的清雅,體會一種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人本精神,我認為,非常有必要,甚至說,是一堂當代國人的必修課!

所以,感動一人成此文,感動十人成一快,感動百人成不枉。今天,就從坡翁一生中最偉大的事業——旅行 說起。

上一篇推送中講到了蘇東坡,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旅行家,嗯,可能還是最偉大的段子手,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斜杠青年。

所謂斜杠青年,也就是一專多能的意思,坡翁在年輕的時候其實是個憤青,這事了解他的人大概都知道,不再細說。

說重點,上一篇推送中我提到一個歷史觀的問題,就是盡量不要用今人的角度去給古人做一些結論性的判斷。

那麼,站在距離坡翁近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如何才能嘗試著用宋人的視角去體會他的偉大?

本文發於WX hao 無犀之談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來一張中國地圖,在地圖上畫出坡翁一生的線索,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在宋代的交通環境下,以蘇東坡去過的這些風景名勝,他真的堪稱中國古代第一旅行家。

況且,蘇東坡的旅行,根本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旅行。

自詡懂點文化的人在旅行時,免不了要懷古嗟今無病呻吟一翻。

古人也一樣,但蘇軾和其他古人的區別就在於,別人只留下一些詩句就走了,

蘇軾首先留下的詩句就比其他人牛逼很多,隨口一句就是千古名篇。

其次,他在旅行的同時,居然還要改造景區。

這事兒,一般人你敢想嗎?

嗯,略懂蘇軾的人已知所指,就是他與三造蘇堤的故事。

一提到蘇堤,你們第一反應肯定都是西湖,

一提到西湖,你們第一反應肯定都是在杭州。

然而,這三造蘇堤,只有一座蘇堤是在杭州西湖,另外,蘇軾還在潁州、惠州造了兩座蘇堤。

蘇軾愛西湖,古今第一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每到西子湖畔,看著那人世間最美好的風景,再細細品味這兩句詩,總能生出無限的感動。

坡翁對於美學的理解,在千年前已臻化境。

蘇軾對於杭州西湖的貢獻,在後人看來,文學上是第一位的,可在疾苦於身的百姓看來,蘇堤才是他最大的貢獻。

蘇軾在杭州為官期間,在充分考察論證後,做出了一個創新決定:將湖中挖出的淤泥築於湖上,既還西湖一汪清水,又便利了往來三十里的交通。

在安徽阜陽的潁州區,蘇軾做潁州(古阜陽名)太守時也對潁州西湖進行了疏浚,建有蘇堤。蘇軾對潁州西湖的熱愛,從「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這一句中或可感知一二。

蘇軾被貶謫廣東惠州時,城西有一汪美水,他便將其也稱為西湖,從此,惠州西湖之名傳天下。坡翁還在這片水上築堤修橋。

要提注一下的是,蘇軾一生共修了四座蘇堤,其中三座是各地西湖上,還有一座蘇堤倒與風景無關,是他在徐州為官時為治水而修。

坡翁一生成就如山,而且不僅一座山哦,是很多座山,蘇堤與西湖,僅僅是他一生成就之一角。所以,本文題中所稱的斜杠青年,也就是這個意思。蘇東坡精通的領域包括:詩/詞/文/藝/撩妹/旅行/景區策劃/米其林三星級餐廳總廚/帝師……

我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把政治這一項放到斜杠中,因為,坡翁一生,如果要找一個弱項,可能就是官場厚黑學學的太差了。

那麼多領域,今後我會盡量找些時間逐一撰文。

本文發於WX hao 無犀之談

而在斜杠青年蘇軾的所有成就中,我倒認為,旅行家是最值得被推崇的一個身份。

當然,坡翁自己肯定不認為旅行是一種事業,更不可能認為自己生平博學之巔會是這種遊樂之學。

可站在歷史的大視野上看,很多事都是命數。

蘇東坡21歲出川進京赴考(當時的京指東京汴梁,即今開封,下同,不再標註),因父母喪事兩次歸川治喪守孝,此後再返京履職,至65歲薨於常州,葬於汝州,一生再未歸鄉。

關於坡翁一生旅行的軌跡,最直觀的表達方式就是在下面這樣一張地圖上做出標記。

紅、藍、黑,坡翁一生線索順序

當然,我是圖了省事,沒有去找一張北宋地圖,而用現代地圖代作,但也可以看出,你說坡翁不是旅行家?

從河南到浙江,從安徽到廣東,河北到海南……

在沒有高鐵的北宋,出行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馬,而蘇東坡一介文人,出行最理想的交通工具也不過就是馬車了。

現代人一想到旅行,總是把所有美好的事物組合在一起進行描述——美酒美食美色美景的綜合體,就是旅行,嗎?

在宋朝,蘇東坡的旅行其實是很被動的,總結他的一生,一直在與王安石的新政、司馬光的(恢復)舊政進行抗爭,他想要達到一種自己理想中的政治狀態,可是,至少在我讀蘇傳的過程中,是看不到他有什麼特別明確的政治主張。

蘇東坡一生都在被召回朝廷與被趕出朝廷之間漂泊,這也構成了他旅行家身份的完美註腳。

所以,如題所言,蘇東坡是一位朝廷欽定的奉旨旅行的旅行家,公費旅行由蘇軾始。

在今人看來是件樂事,可還是要回到歷史性的歷史觀,我們必須要以古人當時的視角去看待當時的歷史,再加持了後世的結果,才會有超然的歷史觀。

謝謝觀賞,待續

下一篇,我會將坡翁一生的旅行線索分解呈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無犀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犀之談 的精彩文章:

你為誰辯護?劉國梁的去職 牽動了國人的某根神經

TAG:無犀之談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末的白馬驛之禍,朱溫殺了很多的朝廷大臣,並在之後殺死了皇帝
武狀元蘇乞兒的兩句話,說盡了古代勞動人民反抗朝廷的原因
考古學家打開上官婉兒墓穴,墓志銘上的幾個字揭示了她朝廷命官背後的真實身份
梁山之上最令人髮指的卧底,背叛兄弟投靠朝廷,是梁山滅亡的導因
岳飛之死,南宋朝廷真的沒有責任嗎
站在宋朝朝廷的角度看高俅,是忠臣還是奸佞之徒?
殺了欺她母女之人,隱姓埋名於青樓,卻捲入朝廷權利的遊戲中
中國古代的宦官制度延續幾千年,但干預朝廷卻是始於大名鼎鼎的他!
青州之變背後的民族之痛:南明朝廷的不作為傷透臣民之心
心服口服!晉國一大夫,向朝廷推薦自己的仇人,還是奪妻的那種
古代「宦官干政」居然是朝廷官員們的錯?
大義滅親的皇后說:娘家人不要進朝廷當官!卻選個昏庸皇帝亡了國
她是朝廷里的異族格格,心忠於朝廷,丈夫卻背叛朝廷
他為朝廷打下一個王朝,有實力成為皇帝,卻甘願做朝廷衷心的臣子
我們眼中的楷書名家,也是朝廷國老之一,隻身進敵營痛罵叛軍將領
武狀元蘇乞兒的兩句話,說盡了古代勞動人民為何要反抗朝廷
新中國派大使去蒙古,一群長辮漢民見後跪地磕頭,以為朝廷來人了
中國曾有支軍隊與朝廷失聯很多年,士兵身處絕境依然捍衛國家尊嚴
古代朝廷年終獎大比拼!這個朝代最土豪!
古代朝廷為什麼不把重犯處死,而是發配邊疆,其實古代人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