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林麻央的經歷中、有沒有值得所有女性汲取的教訓?

小林麻央的經歷中、有沒有值得所有女性汲取的教訓?

前幾晚的蕨經已經分享:生命最好的年輕歲月里遭遇高度惡性的乳腺癌類型、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無能為力的命。但若要細究的話、小林麻央的早逝有沒有留下值得所有女性汲取的教訓?

有。

她直到去世堅持了好幾年的博客、可以說極有價值。這種價值不僅表現在頑強與疾病抗爭、對家人的深愛以及優雅體面等等心理情感層面上、更體現在面對醫療的思維方式和決策行為上。前者固然鼓舞與感人、後者對於女性乃至所有人都可能有極高的參考與前車之鑒價值。

隨我來仔細品味一下。

時間倒流至2014年2月。

小林麻央和丈夫市川海老藏一起去『人間ドッグ』接受了健康體檢。人間ドッグ這個名詞沒有直接相對應的中文、但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日本國內高級的專業健康體檢機構。在日本、國家衛生部(厚生勞動省)根據循證醫學價值所規定的、允許公眾入醫保享受的健康篩查項目一般在被稱為『自治體』這樣的機構實施、相當於中國的普通健康體檢套餐概念。而相形之下的人間ドッグ、就屬於豪華套餐了:用更加精密的手段和精細的項目把你徹底查一遍。費用從數萬日元到數十萬日元、時間從當天可以回家到住幾天不等。雖然今日日本也有部分保險公司可以承保其中部分項目、但絕大多數費用還需要本人自掏腰包、對於日本的普羅大眾而言這絕對不是一筆可以忽略的小錢。所以在日本能去人間ドッグ做豪華健康體檢的都是收入體面的人、以及像市川海老藏夫婦這樣的有錢人。順便說一句、人間ドッグ也常常面向中國招攬生意、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醫療旅遊:到日本去做一次細緻徹底、費用高昂的健康體檢、順便玩一圈回來。其中健康體檢的地方、就是人間ドッグ。

回歸話題。小林麻央這次和丈夫一起去人間ドッグ作健康體檢、目的是非常有愛的。後來她在題為『第一次去人間ドッグ』的博客文章中提到、她之所以會去那裡、最主要的目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想到自己丈夫平日里工作非常辛苦、透支身體、所以陪同前往、順便陪著一起做一下而已。她覺得自己還只有31歲、所以當然就是陪著的感覺。

而且、當時她的兒子才剛剛出生九個月、還在哺乳期、之前從來沒有能夠離開兒子時間超過3個小時的。她寫道:『很久沒有這樣戀愛約會般的感覺了。在人間ドッグ作檢查時間很長、但我甚至覺得很享受。那幾年裡、除了懷孕以及產後做過宮頸癌篩查、其他項目因為帶孩子實在太忙、就連想要去查一下的感覺都給忘記了。』

陪著丈夫、小林麻央自己做了乳腺癌篩查——超聲波。沒想到、竟然查出了一個腫塊。實在出乎意料。人間ドッグ的醫師說、『是癌的可能性五五對半開』。

接下來馬上就去醫院做了精密複查。超聲波+乳腺鉬靶。腫塊的確存在。然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或許因為當時的她正在哺乳期、醫生竟然讓她不用擔心。

醫生竟然會說沒關係、這實在太誇張了。誇張之前幾乎沒有什麼醫學知識的小林麻央都懷疑哪裡可能有些不對勁。於是、小林麻央甚至主動提出是不是做一個活檢。醫生卻竟然、再度對她說:『不用』!

無語了。

一些似乎無法想像的不幸的巧合繼續疊加過來。負責精密複查的醫院雖然對小林麻央說不用活檢、但也建議半年之後再來複查。但小林麻央實在太忙事情太多、就沒能如期前往。

時間不等人、轉瞬即逝、一下子過去了10個月。直到這個時候、小林麻央才偶爾自己摸到了左側乳房上的腫塊。

馬上去醫院。這次不對勁了:到了醫院發現腋下也出現了腫塊。醫生告知:『95%是癌』。那天從醫院回家的路上、她給自己點了一份意麵、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活檢結果:癌。並且同時已經發生腋下淋巴結轉移。當時以為還僅限於腋下淋巴結轉移、但不久之後就發現肺轉移、骨轉移也已經開始了。

2016年9月4日的博客中、小林麻央提到了自己的後悔——

『那時如果多在乎一點自己身體該有多好。那時如果能夠再去另一家醫院看一下該有多好。那時、不要輕信(醫生的話)該有多好。那時。。。那時。。。』

然而、世界上哪有什麼名叫『那時』的後悔葯。小林麻央的確有責任。如她所言:如果多在乎一點自己的身體該有多好、意思當然就是醫院讓她半年後再去複查、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竟然沒有去做。然而她還悔恨自己為什麼不再去一家醫院、也就是醫學上講的為什麼不去尋求一Second Opinion、這一點上其實她的責任比例相當小、不必如此自責。因為醫療水平、醫生從業水平之高如日本那樣的國家、小林麻央在精密複查當中會碰到那樣的醫生、這種小概率事件本身就不得不從某種意義上哀嘆為一個人命運之不幸。Second Opinion誠然重要、然而Second Opinion的操作往往需要患者本身具有相當程度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醫學知識的積累。Second Opinion不應該成為患者有義務自身標配的能力。否則、還需要醫生幹什麼。反過來若鼓勵每一個患者都去反覆玩味與懷疑醫生的建議、那實際上反而更容易釀成其他禍患、尤其在中國。這一點我想根本就是毋庸贅述的了。而且、當時的小林麻央能夠自己主動提出是否做一下活檢、可以說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了。

總體上說、小林麻央算是警覺且在乎自己健康的、最後她也靠自檢發現了異常。在她這個具體案例上、命運的捉弄對於她早亡所應該負責的比例遠超她的失策所貢獻的部分。她的最大問題在於不應該拖延時間。如果能夠再早一些的話、或許有助於延長生命的時間。

對於符合乳腺癌篩查年齡條件的普通人而言、應該嚴格做到一年一次。稍微疏忽一些譬如到兩年一次、風險就會放大。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乳腺癌、要從原初一個癌細胞長成1厘米(目前篩查要確切發現1厘米以下腫瘤難度還是不小、要碰運氣、受到很多條件約束)的腫瘤、需要細胞分裂30次、需要非常漫長的15年左右。但是接下來、從1厘米長到2厘米只要3次分裂、1年半左右。一般而言2厘米之內的乳腺癌尚屬早期、因此如何在1厘米(再小難以發現)到2厘米(再大不屬於早期)之間的關鍵階段發現就至關重要——因此、必須保持正確的頻度。小林麻央這樣被查出腫塊、屬於嚴重關照對象的、醫生既然告訴你半年要複查一次、那就一定要做到、絕對不可以隨便忘記或自作主張不作為的。這、真是一個沉重的教訓。

前兩天寫了小林麻央的故事之後、好多網友問究竟什麼是高密度乳房。高密度乳房其實就是乳腺緻密的乳房、也就是Dense Breast。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方人比西方白人多。如圖、如果是高密度乳房(越往右越高)、就可能會影響乳腺癌篩查的一個重要手段:乳腺鉬靶X線攝影。因為高密度乳放在鉬靶X光下可能整體呈現一片白、令可疑的病灶變得不明顯從而逃過篩查。附圖中左數第一張是脂肪型乳房、乳腺僅占幾個百分點。第二張乳腺分散分布、佔10-30%。第三張呈現不均勻的高密度乳腺、乳腺佔50-60%。第四張是高密度乳腺、乳腺佔80-90%(不妨同時注意一下乳房的大小。。。)一般而言(也只能一般而言)、年齡越小、越可能是高密度乳房、哺乳經歷越短、越可能是高密度乳房、HRT(激素替代療法)時間越久、越可能是高密度乳房。

最後、小林麻央的故事還提示了一點:癌症篩查也不是萬能的、萬無一失、絕對保障的。這個那個原因、這個那個操作者、以及其他一些不確定性、加上一些癌症本身的性質、導致再怎麼積極去作癌症篩查也不等於可以高枕無憂。下面這個表格最右列的數字、表達的是不同癌症篩查項目所實現的死於癌症風險的下降程度。表格來源於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癌症預防篩查研究中心。可見不同種類的癌症生來就不平等。表格中乳腺癌方案是乳腺鉬靶+視觸診、若加超聲波的話應該效果會更佳。

提這一點、絕對不是要暗示癌症篩查沒有卵用。絕對不是。考慮到癌症對於生命健康的嚴重威脅、這其中任何一項都完全值得去做、這裡只是要說明一點:過度的期待也是不正確的、而已。

說到底、癌症就是這樣:有不確定的命運、也有自己的經營。

儘可能努力做好自己、剩下的聽天由命。

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乾脆。

完。

謝謝對我筆耕的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蕨經 的精彩文章:

吃東西越少將來胃就會變得越來越小、真的嗎?

TAG:蕨經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中,有錢女人和沒錢女人有這三大區別,有沒有戳中你的心
女性使用衛生巾的七種陋習,你有沒有中招?
一無所有的王健林、沒有賺錢的馬雲、最全七字梗!
哪些有顏值有演技卻沒有大火的男星
為什麼有的皇帝頭上戴的有珠簾,有的卻沒有呢?
有顏值有演技的她,戲紅人卻沒有大紅?
有錢不算,黑豹有超能力嗎,有沒有神秘的戰鏢武器
看子女有沒有教養,就看他(她)有沒有這六個習慣
所有新鄭人,這樣的老古董,恁家有沒有?
有沒有覺得喜歡貓的女孩紙,顏值都很高
村裡的男性都走了,留下的女性很沒有安全感
天,你家裡有沒有和大衛一樣惹麻煩的小鬼呢?
一個女人的心酸經歷告訴你,沒有收入的全職主婦有多慘!
命中有的或者沒有的?這些生肖都想要
沒有野心的女人,活該被騙的這麼慘
有這樣的閨蜜,瞬間覺得沒有男主也挺好的
「吃雞」的奇葩經歷,你有沒有中過?
太空中有沒有別的生命存在呢?
有人說現代中國人沒有古時有血性,哪個朝代該為血性的喪失負責?
神秘的「男人國」,沒有女性,雌性動物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