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穆迪慘遭打臉!IMF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

穆迪慘遭打臉!IMF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

IMF上調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

文 | 劉德偉(經濟學博士,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代表團訪問我國北京和蘭州,開展了關於我國經濟的年度第四條磋商討論並發表聲明,預測我國經濟在2017年將增長6.7%,相較今年4月份IMF在《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的預測,上調了0.1個百分點,同時預測我國經濟2018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增長6.4%。

值得注意的是,與穆迪等信用評級機構相比,IMF代表團是在對我國進行實地訪問和深入交流的基礎上做出的預測,對我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更為客觀,不僅有助於糾正國際市場對我國經濟的錯誤認識,也有助於提振國際市場對我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發展的信心。

今年年初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復甦勢頭向好,全球貿易復甦步伐明顯加快。6月,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顯示,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6年的2.4%上升至2.7%;隨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發布了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6年的3.0%上升至3.5%。

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延續了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積極變化不斷增加,主要指標好於預期。最新發布的5月經濟數據也印證了我國經濟增長穩健的判斷: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工業結構持續優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59億元,同比增長10.7%,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進出口總額為3412.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對外貿易總體保持較好態勢;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203718億元,同比增長8.6%,處於較高增速區間,儘管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但從環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長0.72%。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關鍵時期。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我國出口綜合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基礎設施投資空間依然較大,消費需求特別是中高端產品與服務需求潛力巨大,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保持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為了促進我國經濟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我國金融業需要完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能力。

推動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協調發展。當前,我國金融結構總體仍以間接融資為主,資本市場尚不完善,直接融資佔比偏低,槓桿率偏高。2016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8萬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為1.24萬億元,僅佔7%。未來,我國需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範發展區域股權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在幫助實體經濟補充資本金的同時,降低企業槓桿率,充分發揮金融市場在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推動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協調發展。政策性金融方面,需要落實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方案,加強資本約束,完善治理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金融治理力度;商業性金融方面,需要優化股權結構,改進績效考核機制,特別是深化選人用人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與業績和風險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

推動綜合性金融與專業性金融協調發展。當前,金融業綜合經營已經逐漸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我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力度,積極為客戶提供橫跨保險、證劵、銀行、資產管理等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然而,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部分金融機構對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的動力不足。為此,我國出台多項政策措施鼓勵相關金融機構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和綠色金融事業部,提高相關金融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一方面實施差異化考核評價辦法,採取專門的信貸評審、風險管理等機制,實行專業化經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深化服務層次,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另一方面給予更多優惠支持政策,並在風險補償、資源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解決商業銀行的後顧之憂,補齊金融服務短板。

推動大型金融機構與中小型金融機構協調發展。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4262家,資產總額為199.3萬億元,平均資產規模為467.62億元。同期,美國商業銀行有5338家,資產總額為15萬億美元,平均資產規模僅為28.1億美元,但美國銀行體系層次分明,既有定位國際化和綜合化的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也有遍布各地的社區銀行或儲貸機構,有效地滿足了區域性中小客戶的金融需求。為此,我國積極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的設立與審批,增加金融供給主體和金融產品,改進中小業企業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滿足實體企業投融資需求,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互利共贏、融合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好望角 的精彩文章:

中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保持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TAG:經濟好望角 |

您可能感興趣

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3.9% 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
IMF上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至3.9% 預警多項風險
IMF:2020年後世界經濟將走軟 上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美國CBO:2018年下半年美國GDP增速放緩,明年經濟增速將降到2.4%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個城市,GDP增速達12%,厲害了!
20省份2017年GDP數據出爐:居民收入增長跑贏經濟增速
研究機構微幅上調台灣2018年經濟增長預測至2.34%
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是6.8%,GDP名義增速9.82%,為什麼呢?
OECD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9%,2019年增長3.9%
非洲國家2018年經濟發展預測:平均增長率將達到4.1%
海口上半年經濟成績出爐:GDP達797.49億元 同比增長8.1%
2018年上半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6.8%
2018年上半年三亞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7%
2018年上半年珠海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8.7%
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預估2018年GDP增速6.5%
中國經濟增長繼續穩中向好 上半年GDP增速6.8%
2018年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5.8%
學者報告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6.8%左右
2018年上半年海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8.1%
安哥拉政府預測2018年經濟增長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