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別讓父母太閑

別讓父母太閑




作者|

婉兮(

悅讀特邀作者)




「所謂愛一個人,不是寬裕了想要給予,而是懇切的必須給予。」無論過了多久,父母都希望我們需要他們,讓父母知道自己被需要,是我們最大的孝順。


——小悅





1.


端午節回家,我從老家帶回了一籮筐土雞蛋、一大串粽子和一個洗菜籃。



粽子是奶奶親手包的,雞蛋則是自家老母雞的產物。至於洗菜籃,是奶奶從集市上買來的,由鄰村的老爺爺用竹片編織而成。




這些純天然的手工製品綠色健康,偶然聽我提過之後,80歲高齡的老人家便上了心。




她開始慢吞吞地走上一個小時去趕集,像螞蟻搬家一樣囤貨,土蜂蜜、木砧板、粗紅糖、竹籃子,一點一滴地買回家收好。




等我放假回去,她便獻寶一般指給我看,從吃的到用的,幾乎涵蓋住了我所有的日常生活。興緻勃勃地介紹完,她又開始四處找袋子打包,計劃著讓我帶回家去填補自己的小日子。




最初的時候,我是拒絕的。




我這80歲老奶奶的思維還停留在遙遠的計劃經濟年代,她無法想像這個時代的交通之迅速、物質之豐富,我也沒忍心告訴她,那些她辛辛苦苦搬回家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稀缺品。



所以我想方設法拒絕著她積攢的好寶貝,也苦口婆心地勸說她放棄這樣的囤積,有空多休息,有錢多享受。




直到有一天,我死活不肯帶上剛剛從地里拔回來的蘿蔔。我說:「奶奶,蘿蔔不過一塊錢一斤,很便宜,我帶著它們反而不方便。」




奶奶眼神一黯,塞蘿蔔的動作慢了下來,她輕聲回答我:「奶奶只是想給你點什麼東西,不值錢,但也是個心意。奶奶年紀大了,只有這點能力了……」




我的內心一顫,慌忙低下頭幫著她把五六個粗壯大蘿蔔收拾爽利——為了掩飾我那忽然泛紅的眼眶和即將落下的淚水。




原來那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都是老人家在默默地表明自己的價值與愛意,用一種笨拙而質樸的方式。




我一直以為最好的孝敬是給予,卻始終未曾考慮到,垂垂老去的他們,依舊有付出的衝動和本能。



無他,唯愛而已。







2.


同學小李去年買房結婚,父母把辛辛苦苦積攢大半輩子的十幾萬拿出來,給兒子湊了首付。



老兩口都是普通工人,已退休在家。




小李便計劃著把父母都接到省城,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好在妻子也通情達理,對他的決定舉手贊同。可每次提起這個話題,父母都一再推脫,偶爾過來了,只住上三五天,便吵著鬧著要回老家。




小李急了:「爸、媽,你們只管來,啥都不用做,只管吃吃玩玩。」他以為自己還不夠誠懇。



想不到父母卻說:「就是啥也不用干,我們才待不下去。」老兩口垂頭坐在沙發上,神色裡帶著一絲慌亂和委屈,「家裡也沒什麼活兒,我們整天干坐著,也挺無聊。」




小李無奈,只得買好票,將二老送上回家的列車。




今年3月,小李的女兒呱呱墜地,老兩口興沖沖趕來,忙著買菜做飯,幫著帶孩子搞後勤。整天樂樂呵呵,似乎有了長住的打算。




小李打趣自己沾了女兒的光,老兩口正配合著給孫女換尿不濕,隨口回答:「我們幫著帶帶孩子,你們就可以睡個好覺了,上班也沒那麼累。」




老父親頓了頓,忽然又說:「有活干,我們才住得心安理得,不算白吃白喝。」小李一怔,差點淚奔。




我把這件事情說給媽媽聽,媽媽笑了笑,然後她說了一番話,我也差點淚奔。




我媽說: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自己無用,成為兒女的負擔。以後啊,如果跟你住,你一定要讓我干點活,否則我會覺得是你家的客人,住起來特別不自在。」



忽然覺得,最好的孝敬,大概是讓他們愉快地發揮餘熱,給漸漸塌陷的生命和生活注入新的支撐。








3.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飯,飯碗的設計不太合理,口是往裡凹的,用起來不是那麼方便。




朋友的媽媽小聲道歉,指著正在廚房舀湯的老母親悄悄說:「這些碗是我媽排長隊拿來的贈品,她喜歡拿出來招待你們。年紀大了,分不清好不好用了。」




在老外婆上桌時,我們便不時誇著飯碗的花色和樣式,老人家呵呵笑著,「你們喜歡嗎?喜歡的話,我再去拿幾套回來。」




我們會心一笑,為這溫柔的孝心和愛意。




不由想起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教授,請了幾個學生去家裡吃飯。




飯畢,教授大喊著:「媽,洗碗啦!」



老太太便起身,笑眯眯地收拾著餐桌,又走到水池邊洗碗刷筷。學生們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德高望重的教授會這樣使喚自己老母親。面對學生們的質疑眼神,教授笑而不語。



直到忙活完的老人回到房間,教授才取出老母親刷過的碗,再次清潔起來。



學生們這才發現,那些洗過的碗上,還沾著明顯的油漬。教授面不改色地碗重新刷了一遍,並不解釋什麼,學生們卻瞬間動容。



人老了,可自尊心和價值感都還在,那些真正懂得「孝」為何物的人,都會適時地給老人們一些機會,哪怕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哪怕她會添亂。



因為人生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尤其是在漸漸喪失勞動力的時候。








4.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里,提到了需要的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幸福感,在豐衣足食和精神享受之外,還需要得到他人乃至社會的認可。通俗地說,就是活成一個有用的人。




一個人的成長,是從無用到有用的力量積累。而一個人的衰老,卻是世俗眼光里的有用到無用。




老人們「想要做點什麼」的心態,一方面是出於對子女的深愛,另一方面,則關係著自身價值的延續和表現。晚年的尊嚴和自信,其實都建立在子女的需要和期待里。




身邊一個朋友,喜歡撒嬌一般跟外婆說,您一定要長命百歲,否則我們連酸菜都吃不上。她的外婆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操勞一生,絕活便是腌鹹菜滷雞腳。每當這時,外婆就樂呵呵地準備各式調料,一邊幹活一邊嗔怪著,你們這些懶鬼,是要活生生累死我。




另一個大姐,則喜歡拿家裡的各種小事去和婆婆商量,今天買什麼菜、明天的喜宴應該給多少禮金、後天要不要去拜訪親戚,婆婆端坐在沙發上,認真聽著,偶爾給出幾條意見,頗有些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沒有老到完全不能動之前,他們都希望再為家庭、為孩子盡一分薄力,不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無聊老人。




最好的孝順,正是是給這些洪荒之愛一個出口,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幫著父母剝蒜摘菜,切切實實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去,為父母的一個誇讚和肯定而欣喜。




人老了,似乎也會慢慢變成小孩,認可、鼓勵、肯定、需要,其實也是暮年生活的精神必需品。




真正的孝心,是在物質供養和精神陪伴之外,告訴他們:




你對我、對這個家,都非常重要。




作者

婉兮,悅讀特邀作者。90後,熬雞湯、講故事,我有酒、有茶,還有雞湯,你有沒有故事,要不要說給我聽? 微博 @婉xi,個人公眾號:婉兮清揚(zmwx322)。新書《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現已上市!本文首發悅讀(ID: yuedu58),中國第一女性情感微刊,和小悅一起做高情商的女人。



回復

問答

,查看今日

「小悅情感答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 的精彩文章:

最經典微小說:《 知足 》
嫁個一個早起的男人有多爽?
"我取消了你的微信置頂"
胸很大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太苛求,父母別接招兒
朋友,別讓你的父母感到孤單
女孩子,別讓你的父母流淚!
孩子跟父母睡和跟老人睡,3歲後體質差別會很大,父母別不在意
父母鬧離婚,兒女都願意養父親,沒人要母親
尊重你做父母的權利,卻痛恨你做父母的行為,這種人不配做父母!
別再讓父母替你堅強
不逼孩子學習的父母就是明智的父母嗎?
我們陪父母變老
太多的人一邊嫌棄父母,一邊又不得不依賴父母
被父母禍害著長大的孩子,最想對父母說什麼
養父母與生父母有何不同?
丈量你與父母的距離
不要嫌父母老、爹媽臟,父母的恩是一輩子都還不清的
優秀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你的父母為什麼不讓你遠嫁?
懦弱的父母,別把責任推給孩子
允許你的父母不優秀
父母為孩子操勞一輩子 孩子卻因為一點小事記恨父母 很心累
「兄弟」是父母給你們彼此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