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五分之一的「健康」成年人或攜帶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

五分之一的「健康」成年人或攜帶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

兩項新研究發現,五分之一貌似健康的人攜帶著會導致基因疾病風險增加的DNA突變。

很多醫生希望通過簡單的DNA篩查來診斷疾病,至少是能夠預測疾病風險。但是另一些人則認為不值得為這種方法浪費金錢和情感代價,但是該方法或將很快成為預防醫學的基礎。現在,兩項新研究又使這個問題成為了討論焦點,其中一項研究是歷史上首次對健康人全基因組測序進行評估的隨機臨床試驗。這兩項研究都認為,對健康成年人進行基因測序的結果表明,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攜帶患罕見疾病的風險標記,或者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這個研究結果對於那些考慮基因篩查人群和醫療系統意味著什麼尚不明確,但是一些關注該研究的人還是對這個結果很感興趣。

馬里蘭州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的社會和行為研究人員Barbara Biesecker說:「我們正在研究這種新技術的實施,而不是因為沒有證據而擔憂,這太好了。」

第一項基因篩查研究有100名健康成年人參與,他們曾經向自己的初級護理醫師報告過家族病史。之後隨機分配一半的人進行額外的全基因組檢查,每人花費大約5000美元,對在4600個基因中的500萬個微小的DNA序列變化(單核苷酸變體)進行了檢查,這遠遠超過了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會(ACMG)的推薦數量,ACMG只推薦對59種已知可能導致疾病的基因進行檢查。

在這50名接受基因測試的受測者中,有11人攜帶至少一種會引起罕見疾病的DNA中發生變化,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鑒》上。但是只有兩人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其中一人對陽光極度敏感。他們的基因表明了一種名為「卟啉病」的皮膚疾病,也叫血紫質病。波士頓醫療保健系統的一名初級護理醫師Jason Vassy說:「現在患者知道他們很容易被太陽灼傷或者引起皮疹,他們就應該避免陽光和服用特定的藥物免受傷害。」

研究團隊還發現,所有接受基因測序的受測者都攜帶至少一種導致疾病的隱性突變,如果只有一個突變基因則不會導致疾病,如果同時出現兩個突變基因則會導致疾病。這個知識可以被用於進行生育決策,另一方可以接受基因測序確定是否有匹配的突變,家庭成員也應該進行基因配對確定是否是攜帶者。研究團隊還對受測者們患8種多基因疾病的可能性進行了測試,這些疾病很少是由單一基因突變引起的。他們對多種基因的集體效應進行了測試(對於II型糖尿病測試70個基因,對於冠心病測試60個基因),以預測受測者的患病風險。

對於只報告了家庭病史的受測者,只有16%的人諮詢了遺傳諮詢師或者接受了後來的實驗室測試。而在全基因測序組中,這個數字是34%。

一些研究人員擔憂,這種全基因組篩查會大大增加醫療花費,並引起過度的心理傷害。除了測序花費之外(由研究項目負擔),接受基因篩查的受測者們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平均花費了額外的350美元醫療保健費用。但是,無論是測序組還是對照組在研究之後的6個月後都沒有表現出焦慮或者抑鬱方面的變化。

Vassy強調說,該研究規模很小,還需要後續研究,但是該研究還是令格伊辛格衛生系統的基因學家Christa Martin印象深刻。Martin負責ACMG的基因測序推薦。她說:「我覺得研究人員們低估了自己了成果。參加研究的很多患者都做了健康行為的改變,所以說,他們以一種非常積極的方式利用這些信息。」

醫學教授Barbara Koenig說:「該研究設計得非常好,執行得也非常好。」但是她仍然質疑這樣一種觀點,即很多醫生、倫理學家和患者們所認為的,信息越多越有益。她說:「對於我們不完善的醫療系統來說,很難知道如何將這些信息放在一起。」

於上周發表在bioRxiv上的另一篇論文也得到類似的結果。通過全外顯子組測序(只關注基因中蛋白質編碼區域),斯坦福大學基因組學和個性化醫學中心負責人Michael Snyder發現,有17%(70人中的12人)的健康成年人有至少一種會導致遺傳疾病風險增加的DNA突變,而這些遺傳疾病是有治療和預防措施的。

這些研究都表明,只關注ACMG推薦的59種基因顯然是不夠的。Snyder認為,全基因組測序應該「自動地」被加入到初級醫療中。雖然這可能令人非常擔憂,但是這些信息對於醫生來會非常有用。然而Vassy認為,還沒有足夠證據來確保保險公司會支付健康人的全基因組測序費用。

Koenig說:「人們總是喜歡速戰速決,而且現在基因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所以我們可能過高估計了它的作用。但是距離這些技術應用於臨床仍然還有很長的時間。」

原文檢索:

1、The Impact of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n the Primary Care and Outcomes of Healthy Adult Patients: A Pilot Randomized Trial

DOI:10.7326 / m17 - 0188

2、High Frequency Actionable Pathogenic Exome Mutations in an Average-Risk Cohort

DOI:10.1101/151225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滿面笑容者最可能寫出最有影響的論文
腸道「味蕾」感知炎症
大腦健康離不開運動
「數學生物學」 會是21世紀人類醫學的秘密武器嗎
研究利用幹細胞培育出結腸「類器官」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冒險者的基因,也與肥胖和精神疾病有關
人類大腦的演化變異或是精神疾病的成因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年齡相關的DNA甲基化的改變與疾病的聯繫
今年要防小人和疾病纏身的人
衰老後期,主要死因從癌症變成退行性疾病背後的基因軌跡
九種保持肝臟健康的方法—八名中年英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有嚴重的肝臟疾病
從小被疾病纏身的人
全球超四分之一成年人 身體活動不足面臨疾病風險
身體四肢與疾病的關係!
先前存在的精神疾病對老年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率和乳腺癌特異死亡率的影響
年輕的血液可以讓人類過上沒有癌症、痴呆和心臟病等疾病的生活
女性的胸部將經歷的三個變化,保護它們,遠離乳腺疾病
更多的白髮與心臟疾病的風險較高有關
對於老人最折磨人的疾病就是風濕骨痛了!
單基因遺傳病中變異的效應與疾病的機制
狗狗常見的幾種死亡原因,多半不是疾病都是主人本身造成的!
基因,天才與疾病
疾病背後的心靈成因:疾病是心靈通過身體在表達
在嬰幼兒期短暫的跟母親分開都可能導致精神疾病和晚年成癮,包括精神分裂症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