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以「三個百里」實踐 演繹大都市郊區和農業的新定位
「我們積極推進的『三個百里』建設,並不是一個數字概念,而是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是對國際大都市的農業和郊區定位的一種全新思考……」金山區委副書記程鵬告訴記者,這些年來,金山在建設「三個百里」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成為大都市的後花園。
這兩天,金山區農委主任張亞軍正埋頭研究一份《上海市金山區休閑農業設施布局規劃》。在這個規劃中,該區計劃辟出700多畝休閑農業建設用地,一舉突破以往休閑農業發展中用地指標的瓶頸。不久的將來,金山將湧現更多「農+旅+文"結合的花園、果園、菜園。
實際上,近些年來,金山以「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上海大都市郊區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服務功能,推動當地「三農」工作出現了喜人變化,讓農民、市民都得到了實惠。
「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初具形態
一大早,亭林雪瓜基地的負責人周克儉就忙著招呼前來買瓜的客戶。一上午的功夫,就賣出300多箱。
亭林雪瓜,這個有100多年種植歷史的鄉土品種,正是這兩年由亭林鎮農業部門「搶救」回來的。目前,其種植面積已經達到400多畝,帶動30多家普通農戶種植,銷售供不應求。
同樣,在呂巷鎮的萬畝水果公園裡,8000畝蟠桃還未成熟,施泉葡萄的早熟品種已引得熟客提前來嘗鮮。而在楓涇鎮,5000多畝的黃桃也在枝頭「日長夜大」……
張亞軍自豪地說,在不知不覺中,金山區通過持續技術攻關和示範推廣,已形成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施泉葡萄、金山蟠桃、楓涇黃桃、鑫品美草莓、敏藍藍莓、莓博士樹莓、小皇冠西瓜、珠豐甜瓜、多利升西瓜、亭林雪瓜)為代表的特色瓜果產業,每一樣瓜果都在上海市場上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一座座果園,只是金山田園中的一道風景。這幾年來,金山以中部的呂巷鎮、廊下鎮等農字特色區域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個特色農業基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猶如一個個珍珠,並沿金石公路、金廊公路、朱呂公路等串聯起來,逐漸勾畫出了「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的大場景。
其實,早在初春季節,隨著金山百花節拉開帷幕,金山區的一片片花海就吸引了市民紛紛下鄉來。
近年來,金山重點培育建設適宜本土生長、產業帶動力強的「花海」。目前,全區梨花2800多畝,已形成以楓涇為核心的梨花產業帶。桃花1.5萬餘畝,已形成以呂巷水果公園、金石公路為核心的桃花產業帶。另外,還有油菜花5000多畝、桂花2500畝,以及佔地600畝、擁有4片大型花海,觀賞植物達到100多個品種的朱涇「花開海上」生態園。
這裡還是上海的一個「大菜園」。去年,金山區蔬菜種植總面積近5萬畝,其中綠葉菜種植面積2.97萬畝,全年總產量41.8萬噸,總上市量36.3萬噸,佔全市地產蔬菜上市量的12.9%。
「接下來,金山還將推動茉莉花莊園、牡丹園、玫瑰園等8個高端主題花卉農莊項目的落地,建成後將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好去處。」張亞軍補充說。
全面提升都市現代農業的三大功能
眼下,金山已進入了瓜果飄香季。隨著一年一度的金山西甜瓜節拉開帷幕,金山的小皇冠也成了「網紅西瓜」,浦東有家企業一口氣就訂購了1400箱小皇冠西瓜。
而這個由上海市農科院專家培育而成的小皇冠西瓜,專利權已被金山區農業部門獨家買斷。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小皇冠西瓜種植規模已經達到740畝。對於當地農民來說,小皇冠西瓜就是「致富瓜」,每畝產值可達2.5萬元左右,每畝純收入1.2萬元左右。今年初,當地一些農戶還因搶不到小皇冠種子而「鬧得不可開交」。
實際上,目前,在金山,每畝凈收入超過1萬元的瓜果品種已經越來越多,比如施泉葡萄、鑫品美草莓、珠豐甜瓜、亭林雪瓜等。比如金山工業區高樓村的青年農民夏劍鋒,去年種植60畝草莓,產值達到了240萬元,讓外界聽了驚嘆不已。
優質優價,富了農民的「錢袋子」,更豐富了市民們的餐桌。
這幾年,金山區還重點引進凈菜配送、中央廚房、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項目,扶持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高的農業龍頭企業,創建成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區。比如,鑫博海「中央廚房」,積極探索農副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產業鏈發展模式,每天可解決20萬人次的吃飯問題,實現年產值近4.6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花園、果園、菜園的連片鋪展,還為都市人提供了觀光休憩的生態環境。不僅如此,金山區還在深入開展環境整治的同時,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努力形成農田、林地、海洋、河湖等多形態、立體化的綠色生態體系。
到目前為止,金山區已重點打造形成了四個年接待能力50萬人次的農業旅遊集聚區,分別是楓涇古鎮文化休閑旅遊區、廊下郊野公園休閑集聚區、呂巷農耕文化萬畝水果公園休閑區、山陽金山嘴漁村濱海文化農業休閑區。比如廊下郊野公園,緊緊圍繞「農」字做文章,深度挖掘利用農業資源,改建20個觀光農場(工廠)及其他一批現成的景觀,建成以生態、生產、生活為主題「多功能農場」。
同時,金山還把農業資源和農時季節結合起來,策劃舉辦田野百花節、西甜瓜節、水果季等精彩紛呈的農業節慶活動。2016年,全區主要農業旅遊景點接待遊客381.2萬人次。
優化供給,提升市民和農民獲得感
「在廊下郊野公園裡,農房變成了客房,田園變成了公園,勞動變成了運動,市民和農民在城鄉互動中都有了更好的獲得感。」廊下鎮黨委書記沈文介紹說,在該鎮的中華村裡,農家樂越辦越紅火,許多村民成為了擁有土地流轉金、社會保障金、房屋出租金、打工薪酬金、旅遊創收金、提籃小賣金的「六金」農民。
在張亞軍看來,推進「三個百里」建設,就是貫徹落實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過程,最終還是要農民、市民得實惠。
他說,金山編製的《金山區休閑農業設施布局規劃》,就是要規範、引導休閑農業的發展,高起點建設一個個農業田園綜合體,讓農民增收致富,讓市民有更好體驗。
科技的導入,對「三個百里」建設至關重要。據透露,今年,金山還與中國農業大學的申琳實驗室合作,採用小分子誘導技術對果樹進行管理。如此一來,蟠桃的植株樹勢健壯,葉片油綠閃光,果實大而均勻,果皮顏色更加鮮亮,對市民和農民都是大好事。
據透露,到目前為止,金山區已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上海農科院、新疆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揚州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成立了揚州大學劉秀梵畜牧獸醫「院士工作站」、中國農大康紹忠「院士工作站」等一大批站點,為金山「三個百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除此之外,金山區還在新型農民培養、設施農業、渠道建設、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今年4月,金山11名新型職業農民第一次走出國門,赴以色列考察現代農業。接下來,該區還將組織農民赴日本考察學習。張亞軍說,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培養一批有世界眼光的新型農民。
10年前,在廊下鎮光明村,陸記還是一名待業在家的農村青年。但眼下,廊下郊野公園裡的陸記馬場已小有名氣,每周吸引了市民慕名而來,騎馬、喝下午茶、周邊定製游、鄉間創作、創意辦公等,陸記也成了當地農場主中的佼佼者。


※經常因雨水滯留 上海市中心職工用傘需求旺盛
※重慶東南再迎強降雨過程 酉陽等地有暴雨
※許晴穿透明款薄紗超大膽 科比也移不開眼
※本市再添一家24小時急診兒童醫院
※俄媒:055艦連造12艘,噸位亞洲第一,導彈種類世界第一!
TAG:東方網 |
※強化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打造更具競爭力國際大都會——大灣區城市畫像之香港篇
※世界公認的五大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北京未上榜,這座中國城市頂上
※盤點中華大地四大古都!中國最富裕繁華的城市,世界嚮往的大都市
※這個東南亞國家的首都 是人口僅次於東京的世界第二大都市區
※國際化大都市——上海
※下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西南或將崛起的一座國際大都市
※東京千年發展史,從一個海邊村莊發展成國際大都市
※長江經濟帶兩大省會,已升級為特大城市,未來的國際化大都市!
※中國人口最多的三大省會城市,有望化實現國際大都市目標
※中國西南的這座國家中心城市,志在成為世界級的大都會
※世界十大城市,這才是國際大都市!
※緬甸大都市的生活,和中國城市也是有區別的
※全球最大都市區,世界五百強總部數量位居第二,僅次於北京
※中國最「無奈」城市,從世界第一大都市淪為不入流的地級市
※亞洲第一大都市—東京都
※細數當年的省會城市,現在大都淪為三四線城市
※浙江四大都市區實力排名,第一名在全國綜合實力第一,譽為金南翼
※大都市裡的古鎮風韻名流
※百年前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掠影:從漁村過渡到繁華大都市
※中國西部唯一超大城市,比北京大5倍,有望成為國際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