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生平簡介
宋哲宗趙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親為欽成皇后朱氏。原名佣,曾封為延安郡王。生於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駕崩,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歲,葬於今天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生平經歷
宋哲宗生於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七日。最初名佣,授檢校太尉、天平軍節度使,並封均國公。元豐五年(1081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度使,並進封延安郡王。元豐七年三月,逢神宗皇帝於集英殿宴請群臣,延安郡王陪同,因舉止有度,宰相於是恭賀神宗。元豐八年二月,神宗病重,宰相王珪請建儲君,並建議由皇太后暫時垂簾聽政。神宗同意後,當年三月,皇太后在福寧殿垂簾,將延安郡王為神宗祈福的手抄佛經出示給宰相等人。於是,奉制立延安郡王為皇太子。最初,太子宮中常有紅光。此後,紅光更如火光一般。
三月初五日,神宗駕崩,皇太子即皇帝位。次日,大赦天下,並遣使告喪於遼國。初七,尊高太后為太皇太后,向皇后為皇太后,生母德妃朱氏為皇太妃。並由宰相王珪為山陵使,營建神宗陵寢。三月二十一日,由於群臣再三請求,哲宗才正式與太皇太后一同聽政。
哲宗登基時,只有9歲,由高太皇太后執政。高太皇太后執政後,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馬光為宰相,「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司馬光上台後,不顧一切盡罷新法(熙寧變法),「舉而仰聽於太皇太后」。宋哲宗對此感到不滿。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今廣西、廣東、海南),接著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聖」,並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正月十二(1100年2月23日)病逝於汴京(今河南開封)。
評價
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不過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始終未能獲得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政期間激化,多少造成朝廷的動蕩。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徐輝祖生平簡介
※包拯生平簡介
※明宣宗生平簡介
※虞允文生平簡介
※明成祖生平簡介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李彥弼生平簡介
※黃君漢生平簡介
※張胄玄生平簡介
※李世勣生平簡介
※邱瑞生平簡介
※李承嗣生平簡介
※楊堅生平簡介
※李德誠生平簡介
※潘素生平簡介
※張亮生平簡介
※侯希逸生平簡介
※侯益生平簡介
※李嗣業生平簡介
※李克用生平簡介
※裴思謙的生平簡介
※尉遲敬德生平簡介
※唐睿宗李旦簡介及一生經歷
※米志誠生平簡介
※張定和生平簡介
※王薌齋養生樁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