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情緒「生了病」,不是想沒就沒的!家長千萬別忽視!

孩子情緒「生了病」,不是想沒就沒的!家長千萬別忽視!

文丨李小溪

細心的媽媽發現,從2歲起,寶寶們就越來越有性格了。但凡不合他們心意的事,他們一定會搖頭說「不要」,對於想做的事,即便家長不認可,他們也會說「非要」。不止如此,他們甚至會對父母拳打腳踢。

這種現象到底是突然產生的,還是有跡可循呢?當情緒生病了?應該如何調理呢?

揭開寶寶情緒失控密碼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自我中心」概念,他以著名的「三山實驗」(實驗材料是一個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實驗。

首先要求幼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要求幼童面對模型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幼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

皮亞傑以此證明了處於幼童階段的孩子,採取的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

簡單地說,他們知道別人和自己所觀察的事物不同,但即便如此,他們卻無法推測別人的想法和內心感覺,他們認為其他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和自己所看見的完全一樣。此時的他們,還是會以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受為主,所以,他們喜歡爭取自主權,會堅持自己要做的事。

寶寶痴迷於自我探索,可在媽媽們眼中卻因此變得不再乖巧。當媽媽仍希望寶寶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時,便迎來了寶寶頑強的抵抗。一邊是正忙於探索的寶寶,一邊是勒令他回歸平常的媽媽,壞情緒就這樣產生了。

如何與「情緒寶寶」相處?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寶寶其實並不是從3歲起「突然」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他們是不斷地學習著如何與周遭的環境互動。當他們的需求變多,能力增強,羽翼日豐,反抗變得強烈時,家長們才驚訝地發現而已。

方法一、媽媽先了解自己的情緒

當寶寶情緒「生病」時,媽媽也會失去耐心,只是,媽媽們的表現對於寶寶來說卻不是良好的示範。

0-6歲是孩子們學習各種情緒表達的關健期,如果媽媽的表達是情緒化的,孩子就會學會以負面的情緒處理各種問題。

不止如此,當孩子感覺到媽媽的情緒化後,還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擔心媽媽不愛他了。

所以,當寶寶情緒「生病」時,媽媽應靜下來,先關注一下自己的情緒,仔細分析自己生孩子氣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感受到了教育挫折,還是太累了,或是其他原因,調整好情緒後再做出適當的表達更有利於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方法二、聽懂孩子唱反調的背後原因

寶寶和媽媽唱反調,媽媽要找到其背後的原因,許多時候,寶寶不是故意反抗大人,而是想做自己,因為他們在不斷成長。對此,父母應感覺安心。

換個角度看,聽話的寶寶可能一時比較好管教,但隨著他們不斷長大,還是會追求自主權,屆時只會更難溝通。

去了解寶寶唱反調背後的原因,少一些責備,多一些鼓勵,更有利於寶寶找到真正的方向,避免迷失。

方法三、對寶寶保持合理期待

生活中,媽媽給孩子設立規則時,要先想想,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他們是否可以完美地完成。

父母不要感覺已經和寶寶講過了,但他就是不聽話。對於任何規則,都應耐心地逐條分解地給寶寶講解,因為籠統的概述會增加寶寶理解困難,很多時間,這才是矛盾的導火索。

減少衝突的心機方法

寶寶情緒不佳,媽媽們如何避免將問題激化呢?

心機方法一、合理緩衝法

媽媽與其思考如何避免寶寶叛逆,不如學會減少寶寶製造叛逆的機會。比如,在可能引發寶寶不良情緒前,媽媽先進行提前預警,告訴他,幾分鐘後我們要去做什麼?之後,在約定的時間前5分鐘、1分鐘時再給予提醒,讓寶寶有個心理緩衝期,如此可有效減少衝突。

心機方法二、用取代代替直接禁止

天氣熱,寶寶鬧著要吃冰激凌,可上午寶寶已吃了一個,此時,如果媽媽直接說:「上午已經吃了,不能再吃了,否則會肚子疼」,不如換成「冰激凌吃多會肚子疼,我們吃些西瓜解暑吧」!

媽媽如此做,可以讓寶寶清楚,他能夠做什麼,不能夠做什麼。因為想法並非被完全否定,孩子的情緒便不會爆升至和父母對抗。當然,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也能避免「矛盾」當下就升級。

心機方法三、小心使用「以後」

當寶寶出現負面情緒時,為免引發戰爭,有些媽媽會搪塞孩子說:「以後……」,這是個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說到「以後」,就要做到「以後」。

切記,「以後」是給孩子的希望,家長一定要嚴格落實,如果感覺做不到,切不可隨便說。因為當孩子感覺失望時,便很容易失控發脾氣。

心機方法四、永遠包容孩子的情緒

寶寶發脾氣,媽媽也要跟著發火嗎?當然不是!媽媽要讓寶寶明白,他的情緒永遠都是可以被包容的,無論他生氣、難過還是失望,都是可以被包容、被了解的,媽媽的批評只是針對他不當的行為。

如此一來,寶寶的情緒才會比較穩定,因為他知道,媽媽是了解他的人,媽媽只是不喜歡他的行為,而不是不喜歡他這個人。

心機方法五、掌握溝通態度及時機

正確化解孩子的情緒,媽媽要先看看自己是否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和孩子說話。生活中,當兩個人的出發點不相同時,教養就會變成了指令,如此一來,便沒辦法很好地溝通了。

所以,和孩子溝通時,媽媽要注意語氣和態度,盡量讓孩子說出心裡話,以便讓溝通更具效用。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媽媽們不要翻舊賬,只就事論事就好了。

心機方法六、多用肢體動作

「上對下」的感覺想想就不是很舒服,媽媽除了和孩子對話時要避免「上對下」外,肢體上也要注意避免「上對下」。

媽媽不妨俯下身子,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由於寶寶們專註力有限,和寶寶說話前,先示意他們停下手裡的工作,認真地看著你,先和他們產生真正的對接,才能讓溝通才更有效果!

作者:李小溪,親子育兒撰稿人,男寶媽。壯娃娃資深育兒專欄作家。為《媽咪寶貝》、《母子健康》、《為了孩子》等多家母嬰雜誌撰寫育兒稿件,字數累計超過百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壯娃娃健康管理 的精彩文章:

以父之名,為孩子贏取一份最誠摯的禮物!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 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為什麼孩子有越來越多的「小秘密」,卻不願和你分享?值得父母深思!
聰明的父母,絕不做這件事

TAG:壯娃娃健康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的害怕情緒多,你不妨這樣做
真的是孩子「不懂感恩」嗎?情緒壞鬧脾氣,也許是媽媽做錯了
別讓孩子跟這6種人做朋友,他們可能帶來的是情緒垃圾!
家長再生氣,教訓孩子也別挑錯時間,影響的不只是情緒
易烊千璽情緒崩潰:不管那麼多了,我不想做了!網友:支持你!
爸媽千萬要注意了!不要因為你的小情緒把孩子弄丟了
擁有什麼情緒的人最長壽?你有這樣的性格嗎?不想經常生病都看看吧
萌娃想家了,情緒失控哭鬧不止,侯佩岑卻沒有哄他,值得家長借鑒
不要亂髮脾氣了,看看這些不良情緒引起的疾病,你就明白了
嗯哼鬧情緒不僅不想和媽媽說話還揚言要離家出走,大家看了都在笑,誰想到可怕的後果
別讓你的情緒,毀了孩子的成長
孩子情緒不好時,家長別做這些教育,很傷身心
母親的情緒決定著孩子的一生,別讓你的壞情緒毀了孩子!
孩子總是鬧情緒,這四種做法媽媽萬萬要不得
允許孩子直接表達自已的情緒和不滿,怎樣了解的孩子的情緒呢?
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媽媽不喜歡我嗎?」父母的壞情緒是孩子的牢籠,家長要知道這些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2種壞情緒,一定要及時關注,不然難改不說還易致病!
別讓孩子的情緒加倍奉還:你說NO,孩子就偏要!
孩子哭鬧撒潑,你敢不敢讓他在自己的情緒里多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