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者談香港回歸20周年

學者談香港回歸20周年

【理上網來?熱點解析】紫荊花開滿香江——學者談香港回歸20周年

作者:李永傑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赴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

回歸祖國懷抱以來,隨著「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和基本法的全面貫徹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專家表示,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和建設等背景下,香港要善用香港所長,服務國家之需,從而在參與和助力國家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再創新的輝煌。

「東方之珠」愈加璀璨

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導下,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沒有發生變化,法律環境、生活方式也沒有變,香港依舊保持著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自由港及其固有優勢仍然高效發揮作用。

「回歸祖國以來,香港經濟保持了長期的繁榮穩定,儘管遇到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但是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香港經濟總體穩中向好。」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認為,20年來,基本法在香港的實施非常成功,成就巨大。「這是『一國兩制』得以有效運行,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重要基礎。香港居民的權利得到了保障,香港特區各項事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不斷深化。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艷華表示,基於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中央政府秉持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原則,出台了各項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社會交流的政策。以「自由行」政策為例,毛艷華認為,這不僅推動了香港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在解決就業、降低失業率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以旅遊業的帶動作用來看,2003—2013年間香港零售業總額增長了185.9%,『自由行』政策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在各類國際評估報告排名中,香港的競爭力一直排名前列。回歸20年來,香港經濟保持平穩增長,1997—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由1.37萬億港元增長至2.49萬億港元,財政儲備由4575億港元增長至9083億港元,外匯儲備由928億美元增長至3862億美元。」毛艷華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充分表明香港回歸祖國以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國兩制」取得巨大成功

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指出:「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何德龍表示,「一國兩制」作為一項偉大的制度實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蘊含了中華民族對國家統一、民族振興的不懈追求。

何德龍表示,「一國兩制」以和平方式解決了國與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以最大的包容性解決了國家統一進程中經濟、社會、文化差異性問題,取得了最大公約數,創造了多贏局面。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逐漸成為香港社會的基本共識。「從未來看,發展速度一日千里的祖國內地不僅為香港提供了更廣闊的腹地、更堅強的後盾,也為香港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更新的發展平台。」在何德龍看來,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是國家戰略兼顧香港轉型發展的新機遇,也是香港服務國家發展、助力民族復興的新起點。

隨著「一國兩制」實踐逐漸走向深入,香港也經歷了滄桑巨變。南開大學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從偉大構想轉化成偉大實踐,我們在實現國家統一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從統一到治理的轉型。當下正在全面展開的「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和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等都將促進香港和內地之間更加緊密的聯繫和融合。

在李曉兵看來,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還有一個重大的轉換,就是從洗刷民族恥辱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對過去一百多年民族屈辱歷史的改寫。如今,『一國兩制』實踐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標,就是要實現香港和內地的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要共同謀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李曉兵說。

抓住偉大歷史機遇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香港的發展也迎來了歷史機遇。受訪學者普遍認為,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拓展香港經濟發展空間,更好發揮香港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旅遊、人文等方面的優勢,共享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積極成果,切實提高香港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

何德龍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高端服務業與國際水準最接近的城市,有實力也應該承擔起「超級聯繫人」角色,找到國家所需、自身所長的結合點,把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的投融資平台、人民幣國際化通道、文化交流平台、產業跨境轉移平台、人才輸入輸出平台、法律及解決爭議中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多功能航運中心等,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戰略支點的作用。同時,希望香港能在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為全球頂級灣區經濟帶的過程中,施展其在國際市場、法律體制、管理運作、金融產能等方面所長,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實現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全方位、多層次的融合。

毛艷華表示,一方面香港要充分利用其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把握住一帶一路機遇,發揮自身在金融保險、專業服務、航運物流、全球運營等領域的優勢,推動自身的生產性服務業向高增值環節轉型。另一方面,香港要加強以科技創新為引導的產業結構升級,加強與內地在創新創業、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發展,加快對外貿易新業態的發展,推動經濟轉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漢字的三大特性是什麼?
張之路《霹靂貝貝2之乖馬時間》:少兒科幻與「人學」
非洲2030教育可持續發展目標
巴黎航展,中國展團「有備而來」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全景展示西方學術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21周年!
香港回歸20周年 觸動你的21句經典台詞
香港回歸為何定在7月1日?而澳門回歸為何卻選在12月20日呢?
1980年 夜香港
香港回歸21周年:英國政府當年要的其實不是香港島
香港舉辦展覽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
周恩來與1967年香港「五月風暴」
香港銀幕中的五億探長雷洛,潛逃海外,2010年5月13日客死加拿大
2018香港春拍回眸
澳門&香港2晚3日游
香港賊王季炳雄逃亡17年 被178個國家通緝 2019年將出獄
香港回歸21周年,流落「七子」今安在
1945年的香港
香港電影奇蹟 92年是周星馳年 93年是王晶導演年
香港回歸為何7月1日,澳門回歸為何12月20日?真實原因沒那麼簡單
一組圖回憶60年代的香港
2017年香港隨記
1年關店1009家!香港女鞋巨頭連虧3年
港交所遊說小米赴香港IPO,最早今年6月上市市值將達1000億美金?
香港未來5年每年落成20800個私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