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做一個味道記錄者

做一個味道記錄者

GIF/493K

清香、參香、果香、花香、醇厚、醇和、甘醇、鮮醇、柔滑、濃釅,對於多數無心鑽研茶葉只作口舌慰藉的人來說,以上眼花繚亂的品鑒辭彙大可簡化為「好喝」、「難喝」這樣模糊而甚篤的整體感受和輕鬆表達。

譬如總結電影的觀感或是飲食的味道時,直抒胸臆而被頻繁使用的,往往是「好片」、「爛片」,或是「好吃」、「難吃」的主觀定性。

GIF/979K

儘管有些時候不必過求甚解,但一種簡單的結論在自身經驗的幫助下已經形成,這種似乎是無意識的「不上心」的評價,表述出來是籠統的甚至是不及言表的。實際上,這些結論也許並非是綜合感受,而僅僅是單一方面的感受。

茶葉的品鑒本身帶著解構這一行為,觀察湯色、聞香、品味、看葉底、看外形,這些有意識的觀察拼湊出了更加完整的結論,反過來,也解釋了一杯「好茶」籠統形象之下的具體來源。原產地、茶樹品種、加工方式、沖泡器具、水源等與茶湯的因果關係,如同故事的線索與故事的結局。解構一杯茶並非在於破壞原有的完整性,而是使人挖掘出一些新樂趣,重新估算價值,也許會對之前魯莽得出的印象有所改觀。

風味輪

在不精通茶葉的人眼中,「醇和」、「鮮醇」這些品鑒用語有時空有語言的區別,卻沒有體感上的區別。實際上,感覺複雜而語言簡捷,語言的區別原本比體感的區別更顯而易見。在見到許多茶葉的產品介紹時,很可能會產生一些懷疑,為什麼「清香醇厚」此類詞的使用放之四海而皆準,是茶葉標配用語,還是像「綠色有機」一樣通用(濫用)?到底什麼程度才能稱得上是醇厚?茶葉中所謂的棗香、樟香是否真的可以分辨出來?

風味樹

「感覺」的差異因人而異,但在茶葉上,的確是有一套值得參考的標準語言體系。香氣上有花果香、香料、豆香、米香、焦糖香、樹脂香等等,味道上有熏烤味、動物味、灰塵味、蘑菇味、雨水衝擊岩石味、海水的味道等等,鮮嫩和鮮爽具有細微距離,高香和濃香也有程度上的差異。

按照一套相通的具體語言,茶客和茶客之間可以進行表達和交流。既能學會分辨好茶,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取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學會信任法則,避免背叛與不忠
又到財富洗牌時
《岡仁波齊》的逆襲,以及導演張楊的堅持與困惑
日常場景求生指南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拍出高分紀錄片?《四個春天》導演: 我只是記錄者
做最忠實的記錄者
茶是歲月最好的記錄者
歷史總會有記錄者
澎湖古早味記錄者張詠捷:復原消失的阿嬤味
以繪:我不是生活的記錄者,我是參與者
最好的生活記錄者,茶!
做生活里自由的記錄者
復古時光的記錄者
茶,生活最好的記錄者
我扮演著記錄者的角色,儘管再無聊
趙涓涓個展「花園敘事」:自然現場的事件 我只在其中扮演記錄者的角色
百年前的攝影師,他們都是歷史的記錄者
「二狗」劉蒙蒙:天財の記錄者與行空妙想
上海紀實幹超:用真實點亮熒屏,做新時代的記錄者
擁有時尚基因的城市,從來不缺記錄者
帶上華為P20與王珞丹一起做美好生活記錄者
做改革開放的記錄者和傳播者——專訪紀錄片導演王智
為惠山的記錄者打CALL
生活的偉大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