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毓秀 漁歌晚唱

白毓秀 漁歌晚唱

2017年第80期 本期5版 總第80期

漿擼輕點,漣漪圈圈,緩緩划行的漁舟,驚擾了一池春水。午後的餘暉,散落在湖面,泛起的霞光點點,蕩漾著逶迤譴倦。歸巢的雁影,辛勞的漁人,錯落在水雲間,夠勾勒出一幅恬靜柔美的畫面。

我輕捻豎笛,吹奏最隨心的曲調,將這瞬間記憶。悠揚的音符,忘卻了紅塵俗世;頓挫的韻律,抒懷著情深緣淺;婉轉的歌謠,演繹最真最暖的眷戀。

看那份雲捲雲舒的悠然自得,聽那般高山流水的曠心怡神,在天地之間,勾勒那抹從容自若。燭火惺忪,夜枕星河,夜風習習,吹散了凝在心中的江湖,無紛爭,無瑣事,難得這份雅趣。提筆落筆間,再無哀怨悲歡,多了一份淡然;寄情田園間,少了濃墨重彩,添了靜逸安詳;閑看花開花落,與自然間,收穫逍遙自在。

蒼翠倒映著湖光瀲灧,於清風明月中,給漂泊浪跡的心找一歸宿,無關風花雪月,只將被歲月吹皺的記憶,收藏。煮一壺龍井念安,香沁四溢,自品自酌,聽一曲漁歌晚唱,再無神傷。

天 國 里 的 微 笑

滿眼綠油油的麥田,白雲在藍藍的天上悠閑地飄著,樹葉在微風中婆娑,牛兒悠閑地吃著草,遠方似乎飄來牧童的笛聲,我在草地上奔跑,采著野花,編成花環帶在頭上,不著調地唱著山歌,蝴蝶自由地飛舞著,美著,陶醉著,突然眼前是成片的向日葵,黃燦燦的,奶奶出現在花海里,親切地喊著:「秀兒,吃飯了!」「哎!」我歡快地答應著,飛一般地跑到奶奶懷裡,撒著嬌。

這個夢在我的腦海中重複播映,已記不清多少次了,這似真的夢境,讓我一次次沉醉,我真的不願醒來,因為現實中已沒有奶奶親切的呼喚和寵溺的笑臉。如果說夢境代表了一種現實中的渴望,那我真的好懷念奶奶在的時候,把我當寶一樣地疼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摔了,真的是隔輩親,奶奶把父母沒給我的愛全給了我,六年的朝夕相處,六年的無微不至,六年的循循教導,我怎能忘記?

奶奶家住的是四合院,以前整個院子都是屬於我奶奶家的,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因為小資被打倒了,房子也就分了,只留了一間向陽的屋子,我、爺爺、奶奶就生活在這裡。我出生的時候,日子已經不緊張了,奶奶也有些零錢給我買零食,五毛錢的華夫香糕(就是現在的威化),五毛錢的甘草杏,總是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就被裝在兜兜里,在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中獨自吃著,那時覺得有奶奶真好。

回到家,總是有好吃的飯等著我,雞蛋面片,疙瘩湯,還有自家院子里種的小油菜,豆角等等,這些現采現摘的新鮮蔬菜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午後的陽光總是慵懶的,我就在這樣昏昏欲睡的時光里,站在院子當中,雙手背後,學著孔夫子搖頭晃腦地背著唐詩宋詞。其實當時孩提時對唐詩並沒有多少概念,只是學著一字一句地背著,就像囫圇吞棗,但不知為何,對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卻是背得最為認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也是到現在為止唯一記下的詩句。

在奶奶家總有穆斯林來求爺爺寫個聯什麼的,因為那處住所離清真寺很近,每天早上都會被晨禮拜的鐘聲叫醒,很是好奇他們怎麼做的禮拜,在苦苦哀求奶奶之後,才在周五晌禮時間被帶到清真寺外遠遠地望上幾眼,這種周五的集體禮拜稱為「主麻」即「聚禮」。那跪著膜拜的人群,是對真主的敬仰,是對安拉的原造和養育之恩的感謝。幼小的心靈被震撼了,我幾乎是跑著回家的,不知道為什麼,連現在也不曾記起為何會那樣,只是以後再不曾去看過穆斯林做禮拜。

閑時,我便拿個板凳坐在院子里,看屋頂上開放的,艷艷的,燦燦的罌粟花。奶奶說,那個花是邪惡的,會讓人上癮,是害人的。但在我的眼裡,這花給我的只有妖艷,那麼孤傲地開著,片片花瓣都是那麼飽滿,我像是對它中了蠱,默默關注著,欣賞著,直到花敗,從它的果實中流出白色的汁液時,我才痛了。是奶奶讓我知道美好的東西,都不似表面那麼美好,玫瑰花有刺,罌粟花有毒,就似現在長大後的愛情,讓人迷醉,也讓人心痛。

有奶奶陪伴的日子總是無憂無慮地過得很快,轉眼就要上小學了,就要離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哭過鬧過但無濟於事,在臨走的那個春天,奶奶陪我一起種下了一棵向日葵的種子,說等中秋了吃瓜子的時候就會想起我,我哭了。汽車在奶奶含淚的目光中漸行漸遠,我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我就盼著快快放假,考個好成績回家看奶奶,但我盼來的卻是奶奶去世的噩耗。

知道這個消息時我真的不敢相信,不信奶奶就這麼離開我,但白紙黑字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由於延誤了時間,等我和爸爸風塵僕僕地趕回老家時,已是三天之後,我連奶奶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們就匆匆地下葬了,我想要拉住卻是徒勞,就看著一捧捧的黃土將奶奶掩埋,連天都是灰濛濛的,寄託著我的哀思,天空不經意間下起了濛濛細雨。奶奶,我有許多的話要對你說,但所有的話都在嗓子眼被噎住,只有淚蒙住雙眼。

院子里的那棵葵花,在奶奶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死了,可能是隨奶奶去了吧,葉隨風散了,心也就散了。現在我已長大,每到中秋看見葵花就會想起奶奶,她在天堂會笑吧,夜晚看見滿天的星星我就會想哪一顆是奶奶,還有那個始終縈繞在我心頭的夢,以及那夢裡的向日葵和奶奶的笑臉。

作 者 簡 介

白毓秀,筆名紫夢,80後,祖籍甘肅臨夏,白銀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大學本科,白銀公司助理工程師。近年來一直執筆古風散文、詩詞、歌曲的創作。代表作品有古風原創歌曲《青衣· 沉水謠》、古風散文《隨花入夢》、現代兒童網路劇《零零後迷失的童年》主題曲《青春你我》、插曲《我就是我》等。2016年榮獲「西北鉛鋅冶煉廠」原創作品朗誦大賽三等獎。2017年榮獲第五屆「夏青杯」原創作品朗誦大賽白銀分賽區決賽三等獎。

簽 約 作 家

紫荷之夏 苦丁茶舍 鴻雁傳書

菩提樹下 關隴散人 風隱紫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天文藝微刊 的精彩文章:

鍋底有肉(7)秘密
牟國竑 感悟生命
行走蕭關路 問道興隆山

TAG:飛天文藝微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鍾靈毓秀大美黃山
尋幽覽勝通山縣 鍾靈毓秀九宮山
一組盆景佳作欣賞,獨釣寒江雪,平地起蒼龍,鍾靈毓秀
鍾神毓秀,小陶荷花別樣紅!
「妖嬈女神」深田恭子——鍾靈毓秀,秀色可餐!
毓秀坊‖春來賞花秋煮酒,筆墨似舊友
南宋宰相趙鼎書法墨跡《毓秀帖》
雄村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是一塊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的風水寶地
【姓氏】鍾靈毓秀 名人輩出,記花都利氏家族
厚重長葛,鍾靈毓秀:百年前「長葛製造」獲國際銀獎
貼心女神歐陽娜娜曬姐妹照片,這顏值鍾靈毓秀,清麗絕俗
鏡觀天下:在這裡體驗南國佛教寺院的鐘靈毓秀——杭州
五台山,鍾靈毓秀,感受佛教聖地文化
鍾靈毓秀,中國經典建築之美
李毓秀和他的「天下第一規」
新中式傢具攜一抹山水幽情入室演繹自然毓秀之美
鍾靈毓秀,蕙質蘭心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你知道嗎?
觀音湖,自然風光鍾靈毓秀,山水一色,碧波千頃
元載崛起:王毓秀背後的太原王氏與王忠嗣
鍾靈毓秀、腰如約素——袁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