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流企業如何拓展金融業務

物流企業如何拓展金融業務

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拓展了物流發展的想像空間,為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創收渠道,如國際著名物流巨頭馬士基和UPS的主要收益來源都是物流金融服務。以UPS為例,其物流金融服務集中於倉儲質押、代付款、代收款三個環節;同時,由於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機構,UPS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專業、便捷的金融與物流服務,並以此為基礎研發拓展更多高附加值的供應鏈金融產品。

就國內來看,由於非金融類機構沒有經營融資類業務的資質,因此供應鏈金融是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導、物流企業處於從屬地位的運作模式。具體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不動產質押融資、代收貨款、保兌倉、融通倉、海陸倉、墊付貨款、倉單提單質押、池融資、保理等。

雖然處於從屬地位,但物流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以較受歡迎的保兌倉業務為例,銀行一般青睞自己指定物流企業進行貨物的質押監管;物流企業則可以通過這一服務獲得物流運營和貨物評估與質押監管兩方面的收益。同時,作為銀行的合作夥伴,物流企業也能夠藉此構築競爭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

不過,能夠像中儲運、中外運、中遠那樣與銀行達成合作關係從而有機會承接質押監管業務的物流企業顯然並不多。特別是對眾多中小型物流企業來說,在規模、資質、網路、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很難符合銀行對物流合作夥伴的要求。

深層來看,中小物流企業要想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分一杯羹,關鍵還是要解決資信問題,藉助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資信水平。比如,當前很多物流地產企業除了布局保稅物流中心,還積極在各個城市建立物流園區,而這些物流園區常常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和綜合服務能力,如區域配送中心(RDC)、快運轉運中心、運輸攬貨站、配載服務部、售後配件中心、VMI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期貨物流、展銷展示中心、信息服務和附屬服務等。

如果中小物流企業能夠與物流園區合作承接銀行的質押監管業務,那麼便可以藉助物流園區的參與或擔保,大大提升申請成功的概率;對銀行來說,由於有著物流園區的參與或擔保,因此可以更好的規避金融風險,實現業務拓展;而運營物流園區的物流地產商也能夠藉此獲得新的創收渠道。

對中小物流企業來說,雖然很多時候都無法獲得供應鏈金融的主要產品,但這一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形態仍然有很多產品和服務讓眾多企業從中獲益。比如,國內很多商業銀行都上線了保理服務,即企業通過把國內貿易中形成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的方式,獲得銀行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財務管理、賬款催收、承擔壞賬風險等綜合金融服務。對物流企業來說,如果應收賬款的債務方滿足了銀行的信譽評定標準,那麼物流企業便可獲得此項服務。

整體上看,物流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者與獲益者仍是實力雄厚的大型物流公司;但不可否認的是,供應鏈金融為各個物流企業帶來了供應鏈管理思維,從「單打獨鬥」轉向更加註重供應鏈整體建構的「團隊合作」,從而極大推動了我國物流產業的優化整合與進步。

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應該順應物流供應鏈管理的趨勢,努力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和信用評級,積极參与到以優秀企業為核心的強勢供應鏈中,從而獲取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突破融資瓶頸,實現更好更快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2017全球最聰明公司TOP50:馬雲佔兩個,中國僅佔9席
讓區塊鏈賦能電子合同,眾簽要讓互聯網社會一諾「簽」金
二季度銅價下滑,如何估算全球各大銅礦商股價
調查:中國CEO未來不再把重心放在企業併購上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唯品會金融業務迅速發展,物流業務持續推進
金融科技重塑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模式的經濟學解釋
醫療金融發展異軍突起 「產業+金融」服務推進行業建設
用金融科技來變革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模式
興業銀行:網路金融業務持續增長 金融科技服務向外輸出
利用金融科技為業務賦能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潮起」
金融科技驅動下,金融信息服務商業模式或將發生改變
人工智慧重塑金融業態
藝術品金融的商業模式
人工智慧、物聯網與區塊鏈將變革金融投資行業
金融科技人才培訓促進資產管理行業發展
金融科技行業中的人才發展戰略
多元化金融業務體系建設實踐
創新金融科技業務模式,浦發銀行創立「科技合作共同體」
浙商銀行借力金融科技優化業務 指引戰略方向
央行金融委:研究維護同業業務穩定工作
平安銀行 「金融科技+產業鏈」 促進產業金融升級迭代
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銀行業如何順勢而為
金融科技助力構建產業鏈金融生態圈
金融科技助推金融業漸進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