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傳說:善孝改命

民間傳說:善孝改命

蘇州府吳縣人吳廷珍出生於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幸福童年才剛開始,他的爹就死了。他的娘,像清朝大多數寡婦一樣,立志守節,不再改嫁。苦難把吳廷珍的娘磨礪得用今天的話說,簡直成了女漢子。除了做農活,還替人洗衣,幹些雜活,省吃儉用地供吳廷珍上學館讀書。

也許,你覺得,這沒啥啊,供孩子讀書是父母的責任啊。要知道,在清朝,女人一旦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基本和娘家沒啥網扯,哪怕生活過得再艱難,也不好向娘家伸手求助。而清朝時期,也不像現在,女人可以有很多打工掙錢的機會。所以,娘的辛苦吳廷珍看在眼裡,疼在心上,除了發奮讀書,盡量幫著家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母慈子孝,生活過得也算幸福。

清朝時期的寡婦很難熬

清朝清仁宗嘉慶十年(1805年),十八歲的吳廷珍考上秀才,為了減輕娘的負擔,他開始外出教書。

有一天夜裡,他夢到一個神人對他說:你還有兩年的壽數了。吳廷珍當即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神人鄙視道:你飽讀詩書,難道還參不透生死在天,富貴在命?哭,也不能改變什麼。

吳廷珍邊哭邊說:我豈能不知壽命長短乃定數,只因我娘守寡守節含辛茹苦將我拉扯大,如今年老多病,正是該我盡孝報答的她的時候,我卻命數將盡……

神人點頭:人在做,天在看,若你能做到行善盡孝,自會改命延壽。

吳廷珍夢醒後,立即趕回家,重新找了一份活干。儘管新工作比起在外教書又苦又臟又累,但是,能每天陪伴在娘身邊,為她捏肩洗腳,陪她說話,吳廷珍覺得值。儘管他都是一個打零工的窮書生,看到誰有困難,還是盡量幫助。並且他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功過規範,隨時反省,哪裡做得不夠好。

一晃,就到了清仁宗嘉慶十二年。吳廷珍二十歲了,他果然生了一場病。想著兩年前的那個夢,怕自己再無機會盡孝,不顧病痛除了繼續每天給娘捏肩洗腳,還每天堅持自己做好飯菜,端到娘的手裡……

一天夜裡,吳廷珍迷迷糊糊中彷彿聽到有人對他說:因你身體力行行善盡孝,壽數已增。若能繼續嚴於律己,樂於助人,自有更多福報。

吳廷珍醒來,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病竟然好了。

清朝翰林院編修官服

清朝嘉慶十三年(1808年),已經「延壽」成功到二十一歲的吳廷珍參加江蘇鄉試,高中舉人。清朝嘉慶十六年,吳廷珍進京參加會試,進士及第,在殿試中,名列第三,即探花,從此步入仕途,曾任雲南鄉試主考官,翰林院編修等職務。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吳廷珍善行孝心改命的傳說,出現在清朝的多個筆記體文章里,雖然有點迷信色彩,但是,多做善事,多盡孝心,也是一種自我修行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入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間傳說:行善拒淫轉運了
獨家故事:偷內衣的老頭
獨家故事:半夜鬼敲門

TAG:深入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民間傳說:鬼也貪污
民間傳說——幹將莫邪
民間故事:龍母的傳說
民間故事:聖泉傳說
民間傳說·夫妻樹的傳說
民間傳說:鬼報恩
民間故事:惡龍傳說
民間故事:駱駝山的傳說
民間傳說 王昭君
民間故事:道士改命
民間故事:聖蟲的傳說
民間故事:蠍魔的傳說
民間故事:驪山老母的傳說
民間故事:望兒草的傳說
民間傳說·柴胡的傳說
民間故事:馬英培的傳說
民間故事:銀雞的傳說
民間故事:鵲橋傳說
民間故事:修仙傳
民間傳說 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