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的平等風範—「六和敬」

佛法的平等風範—「六和敬」

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隨眾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佛陀如何統理,使其和樂清凈,發揮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攝眾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

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處的和樂。僧團大眾,同作佛事,必須做到身業清凈,講求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顧,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無諍:

在言語上,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僧團大眾,共同信佛、贊法、敬僧,必須做到語業清凈,說話懇切,言語柔和,和平共處。

三、意和同悅:

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開展。僧團大眾,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須做到意業清凈。日常生活中,不違不犯,不比較人我得失,不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才是當下的凈土。

四、戒和同修:

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團大眾受持戒法,進退有節,儀禮有據,行住坐卧之中,威儀莊嚴。

五、見和同解:

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僧團大眾對於出世聖道,能如理通達,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

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是和合的表現。身業的實踐,如法共住;語業的談吐,和雅高尚;意業的動念,清凈無染。和樂清凈的僧團,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礎。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愛辭親,舍離世樂,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他們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以耕耘心田為要務,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眾生的心田,更做眾生的福田。

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團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紹隆佛種、教化眾生為己任;因為有僧團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續佛慧命」。

僧團因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樂清凈。廣義而言,一個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美滿安詳;一個團體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發揮團體的力量;一個社會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就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一個國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為一個富強康樂之邦。

當初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無疑是一帖止諍的良藥,因此,「六和」不僅是建立僧團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圖文源於網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生說 的精彩文章:

智慧法語:煩惱是道場,一切法是道場
大德開示:什麼是真正的善根
佛教所說的「空」作何解釋
智慧法語:佛說菩薩是以幻化的形象度化幻化的眾生
大德開示: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

TAG:眾生說 |

您可能感興趣

風範藝術照一組?風範/舒靜
崇高政治品格偉大精神風範
古典歐式風範
「新豪華」風範的秘密
蔡襄的字,儒雅風範!
和平之帆,大國風範
朴正允 藍色經典的時尚風範
春秋的貴族風範和戰國的屠夫本色
蔡襄的字,詮釋儒雅風範
大師風範!許銀川贏棋提和,龍灣快棋賽多一炮議平趙鑫鑫,敬佩
紅土緬懷 | 張鼎丞的風範
書法欣賞:李希白老師之大家風範
致敬德國工匠精神格拉蘇蒂手錶彰顯時尚典雅的大氣風範
古代比丘尼的風範
女包的最佳搭配法則、輕鬆秀出獨特自信風範
宋代崇尚梅花:仰其君子風範和平民化品格,為窮居野處者引為寄託
蔡襄的字,詮釋儒雅風範!
136平新中式風格設計,婉若儒雅的君子風範,遺世而獨立!
73平中式裝修風格 恢弘細膩彰顯大家風範
王者風範:縱觀宮廷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風雨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