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費勇:保姆縱火案和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之惡」?

費勇:保姆縱火案和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之惡」?

GIF/1K

我時時遭遇

生活之惡的侵襲:

它猶如喉管扼斷的溪流

暗自啜泣,

猶如炎炎烈日下

枯黃萎縮的敗葉,

又像是鳥兒受到致命打擊

奄奄一息。

我不曉得別的拯救

除去清醒的冷漠:

它像是一尊雕像

正午時分酣睡朦朧,

一朵白雲

懸掛清明的藍天,

一隻大鷹

悠悠地翱翔於蒼穹。

——蒙塔萊 《生活之惡》

@violetno

01

這幾天,看了電影《沃倫》。打開手機和電腦,杭州保姆縱火案在刷屏。

《沃倫》講的是二戰期間,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者,對於波蘭人的大屠殺。它呈現的可怕在於,本來波蘭族、烏克蘭族人一起生活在一個家庭里,或一個村子裡,和睦溫馨,過著平淡的每一天。

突然,有一天,說波蘭人是大壞蛋,我們烏克蘭人要把他們都殺掉。結果,真的開始殺戮了。僅僅因為他是波蘭人,即使以前是好鄰居,好夫妻,也拿起刀砍了下去。

這部影片是真實的歷史。殘酷到讓人不敢看下去。

@電影《沃倫》

杭州縱火案。一對很好的夫妻,一對善待保姆的好夫妻。突然有一天,保姆放火燒了他們的房子。女主人和三個孩子活活燒死。殘酷到讓人對於上天發出疑問。殘酷到讓人對於很多良善的信念產生動搖。

怎麼會這樣呢?

02

確實就這樣了。

生活里到處有美好,但也時刻有罪惡。

《沃倫》里的惡是社會的惡。往往以一個很集體很崇高的名義,對於某一類人進行迫害,甚至屠殺。比如納粹,比如蘇維埃中國文革期間對於「反革命」之類的鎮壓。

保姆縱火案的惡是個人的惡。個人的惡往往帶有偶發性,有些有清晰的理由,比如為了財產糾紛而引起的兇殺。

有些完全沒有理由,比如校園槍殺案,受害者和那個兇手素不相識。飛來的橫禍。莫名其妙的仇殺。

03

健全的心智,不只是能夠發現、享受生活的美,還能夠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惡。

如何面對生活的惡?當這種生活的惡降臨到我自己身上,我會怎麼辦?

這是一個殘酷,但值得我們自己問一下自己。

先把這個沉重的問題放一放。

這裡,我們想討論的,是我們作為傍觀者,如何看待這些惡的事件?比如我們如何看待保姆縱火案?

04

所有惡帶來的悲慘事件,引發的正常情緒是:悲憫和憤怒。

如何藉助我們的悲憫和憤怒,讓施害者得道應有的懲罰,讓受害者安息,讓惡的事件不再蔓延,不再發生?

這是正常的對待生活之惡的態度。

@Paige Jiyoung Moon

05

像保姆縱火案這樣的事件,僅僅帶著悲憫去談論,會流於空洞,引發無原則的寬容;僅僅帶著憤怒去談論,會流於膚淺,引發盲目的仇恨和恐懼。

也許,恰當的路徑這樣的:

第一,我們應當討論的是,從社會機制層面,不讓這種惡再次發生。

比如,如何從社會制度上,不讓納粹這樣的極端思潮掌握權力?比如,在保姆縱火案里,如何健全社會上保姆這個職業的資格審查,以及僱主對對於僱傭者的身份確認?如何在小區內建立更安全更嚴密的救急系統?

@Hong Jahye

第二,我們應當討論的是,從個人曾面而言,如何防範自己不成為惡的犧牲品?

比如,這次保姆事件後,一些專業人士提到的如何處理僱主保姆關係的種種方法,都是有益的提醒。

06

需要警惕的過度心理:

第一,過度的防範。

杞人憂天式的防範。像保姆縱火案,只是一個個案,概率非常非常小的個案。

從前的中國,主人都是把保姆當作自己的家人。你去讀中國近現代的名人傳記,大多數名人都有一個像家人一樣的保姆。

艾青有一首著名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有一個人寫了一本博士論文,探討中國的保姆文化,他說中國近現代文化人的成長,大多和保姆有關,可以稱為保姆文化。基本都是些溫暖的故事。

林海音《城南舊事》里的宋媽。等等。

即使在近三十年來,也有很多家庭把保姆當家人一樣,也多是些溫暖的故事。不一一列舉。

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家庭的因緣。有些家庭不停地在換保姆,有些家庭十幾年就是一個保姆。有愉快的,有不愉快的。

但是,像縱火案那樣的,是罕見的事例,具有警示作用,但如果把這麼一個病態的罕見的案例作為常態的樣板,就可能引發過度的心理防範。

第二,過度的懷疑。

像保姆縱火案,引發一種過度的懷疑,就是認為善良的行為沒有好的回報,對於善良產生了懷疑。

其實,善良永遠是人類向上的源泉,是人類之所以存在的根基。

孔子曾經說過,一個君子,信奉仁義道德,溫爾文雅,但不等於就要受人欺負,就要受人欺騙,明明是一個坑,也往裡跳。

孔子的話十分深刻,講了善良不等於做老好人,不等於沒有生活原則,這個生活原則包括法律的、人際的等等原則。

07

關於善行得不到好報。袁了凡《了凡四訓》有一個例子值得思考:

從前,呂文懿辭掉宰相的職位,要回自己家鄉。當時他的聲望猶如泰山北斗,受到大家的敬仰。不想他剛回到老家,就有一個喝醉了的同鄉,在呂家門口破口大罵。

呂文懿並不生氣,交代自己的僕人說:「不要和喝醉了的人計較。」關上了家門不再理會。

第二年,這個人犯了死罪,被送進了大牢。呂文懿後悔地說:「如果當時我稍稍計較一下,把他送到官府追究一下他的責任,小小的懲罰,會讓他戒掉大的過錯。我當時只想自己心存厚道,沒想到反而縱容了他的惡習,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這就是好心做了壞事。

08

袁了凡提醒我們,對於一些不當行為的「寬容」,並不是善行,並不是幫助別人。

至於對於社會層面的「惡行」,「寬容」即是幫凶。

09

所以,任何時候,不論面對多大的惡行,都不能動搖我們內心對於善的信念。

對於惡,最有力的抵抗,就是我們對於善的信念不僅沒有被它摧毀,反而因為它,更加堅定地信仰因果法則,更有力地踐行善。

10

最後,推薦一本書:

《惡》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髮幸福總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了解惡,面對惡,制止惡。

- End -

「 你如何看待「惡」?」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編輯|LEONA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透過陶淵明的二十首飲酒詩

感悟生命的隱秘歡愉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獨家簽名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享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最終的解脫?
一切的方法都不過是手段

TAG:讀享 |

您可能感興趣

費勇|張愛玲有沒有「苟且偷生」?
網易星球負責人顧費勇:架構上走聯盟鏈路線,或將在三個月內正式公布主鏈
費勇:年年跨年,跨不過的是人間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