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捧兩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卡梅隆看了它,衝進廚房扔掉了半冰箱的食物……

手捧兩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卡梅隆看了它,衝進廚房扔掉了半冰箱的食物……

3年前,一個朋友推薦我看一部叫做《餐刀而不是手術刀》的紀錄片,96分鐘的影片,每一個我了解到的食物事實都被徹底顛覆了……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動物蛋白保持健康。我又和Jim(傑姆斯卡梅隆)一起看了一遍,Jim全程靜默。48小時之內,我們將廚房內所有的肉、蛋、奶魚都放棄了,全家都改變了飲食習慣。

——蘇西卡梅隆, 2016.7.9

以上就是導演了《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傑姆斯卡梅隆……的妻子蘇西卡梅隆,2016年在博客上寫下的一段話,名字就叫做「讓我的食物世界翻天覆地的一天」。起因就是這部豆瓣評分8.1,IMBD 評分7.7,96分鐘的紀錄片《餐刀而不是手術刀》。

他們衝進廚房,扔掉了家中一冰箱的肉蛋奶。後來更成立了一個公益機構「食物選擇專案組」(Food Choice Taskforce)。倡導更多人開始植物性為主的飲食,減緩氣候變化,保護環境。

圖片來源:http://foodchoicetaskforce.org

愛吃肉的你,我知道心裡一定是拒絕的——

先別著急著跑路。

這部顛覆食物觀的紀錄片到底都講了啥?

讓電影節的大咖也投身「吃的選擇」事業?

先來看一組讓人驚心動魄的數字吧:

2011年的美國,100萬人死於心臟病和癌症。

一半美國人或多或少吃著處方葯。

40%的人肥胖,中學生開始患上高血壓,年輕人得了II型糖尿病。

成千上萬的人們因患上骨質疏鬆、糖尿病和各類心血管疾病而痛苦不堪。

幾乎所有人用糖、咖啡和能量飲料刺激並掩飾自己的慢性疲勞。

這些健康問題困擾了美國整整一代人。在2012年,一個紀錄片所講述的營養學家Colin Campbell和Caldwell Essclstyn 博士的故事,給美國人開了一劑處方,不是什麼新藥物,而是:

素食

等等,讓我們倒到開頭,回到問題的開始。

發達國家這些病是怎麼來的?

蛋白質=肉?

過量吃肉補蛋白的副作用

Campbell博士在康奈爾大學一個頗具權威的的營養科學研究所工作。終其一生,他都在研究「蛋白質」。長久以來蛋白質被當成人體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在19世紀初,蛋白質幾乎成為肉類的代名詞。植物含有蛋白質直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被人們認識,又經過很多年才被人們接受。

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部分科學家認為:世界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去幫助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兒童。1960年,Campbell博士和他的同事在菲律賓,嘗試為數以百萬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更多蛋白質。但Campbell偶然發現菲律賓只在富裕家庭才有的現象:

越富的家庭會選擇吃更多肉,但家中的孩子患上肝癌的幾率也更高。

Campbell很詫異,肝癌不是通常只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嗎?不久之後,Campbell在一份印度醫學期刊里找到了端倪。

實驗是這樣的:將小白鼠暴露在含有致癌物的環境中,然後餵食酪蛋白(牛奶中的蛋白成分),第一組小白鼠餵食的蛋白質濃度佔總熱量的20%,第二組是5%。結果20%的濃度觸發癌症,5%則使其停止。

GIF/165K

納尼?也就是說喝更多奶更容易在有致癌因素下中招?

Campbell博士深受啟發,回來重現並改進了這一實驗,比如,來回變換餵食酪蛋白的濃度,由5%到20%相互變換再回到5%,結果顯示,一旦濃度到達20%,肝癌早期細胞繁殖的速度就急劇上升,餵食5%就開始急劇下降。

要知道,蛋白質佔到飲食的5%-20%正是美國人日常營養攝入範圍。據此,Campbell博士了解到:

動物蛋白是觸發(加速)癌症形成的關鍵

基因+動物性蛋白讓癌症爆發幾率增加

Campbell同時還發現,如果將20%蛋白質含量的食物換成的豆類和小麥,也就是植物源蛋白,則不會誘發癌症。儘管植物的蛋白質含量很低,比如土豆的蛋白質含量是8%,米飯為9%,但這就是成年人大概需要的量了。

Campbel進一步解釋道,癌症雖然是從和基因開始的有關,即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基因,也有可能是受化學物質影響導致基因產生變異。這些基因有能力製造出癌細胞(壞細胞)。但接下來是否會患上癌症還和長期飲食有關,Campbell的觀點是:癌細胞在我們食用動物蛋白的時候加速生長最終導致癌症的爆發!

相較而言,只有大約1%-2%的癌症病例是完全由基因所導致的。

「中國研究」

牛奶中的酪蛋白的攝入增加讓小鼠患癌,是不是所有的動物性蛋白都如此?植物性蛋白就完全沒問題嗎?

舌尖上的大國——一份名為「中國研究China Study」提供了寶貴的流行病調查資料。這份研究被紐約時報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全面的針對飲食與疾病風險之間關係的大型研究。

1980年Campbell博士訪問中國,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陳君石教授那裡看到一本中國癌症死亡率地圖,這是周恩來總理啟動的一項全國性研究的成果。65萬研究人員編錄的1973年至1975年間多種癌症的致死方式,研究覆蓋超過8.8億人。

GIF/157K

這對Campbell博士來說是期許已久的機會,終於他可以藉此機會檢驗自己以往的發現和實驗。

Campbell博士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開始了。他們仔細對選定區域中的6,500個居民做了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查,同時也採集了尿液和血液樣本。經過經過10年的努力,收集並分析了海量數據,最終發表了他們的「中國研究」報告,它分辨出超過94,000個疾病與飲食之間的關聯。這就是著名「中國研究」。

GIF/162K

歷時十年,海量樣本的「中國研究」得到有關飲食與疾病關聯的主要信息只有一個: 基於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為主,幾乎沒有動物食品的飲食會讓部分因癌症,中風,心臟病而致死的概率變低。也就是說,即便吃素的人生病,他們的壽命也會相應更長。

說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就會說:那又怎樣,即便生活得很健康,吃不了肉還是伐開心。住在佛羅里達的Joey也是這麼想,直到他病得不得不求助醫生。

Joey的故事:素食療法

Joey Aucoin住在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市,是一家園林綠化公司的老闆。他和朋友開玩笑說:「我吃不是為了活著,我活著是為了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只要我想吃,我全都吃」。

GIF/286K

到2004年醫生髮現Joey的膽固醇水平高達320!血糖水平驚人的高達480!就在那之後不久他患上2類糖尿病,並隨時有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可能。Joey需要每天吃和注射各種治療糖尿病、膽固醇和高血壓的葯。

服藥4年後感覺疲倦乏力、耳鳴、鼻涕倒流、呼吸短促、氣喘、咳嗽、消化不良和反流、大便稀溏、腹瀉腹脹、消化肉食會大便出血、行動困難、減肥困難、慢性飢餓不適感,對食物焦慮等等,除此以外他還痛恨吃藥。

GIF/604K

於是Joey找到了Matt Lederman醫生夫婦,他們是一群數量不多但不斷壯大的特殊醫生隊伍,他們以全素食作為主要治療手段。

Matt 醫生為Joey列出治療目標,然後決定讓他所有的葯全部停掉。他陪同Joey一起購買食物並告訴他如何準備三餐。經過8周的純素食,跑步鍛煉,停葯,他很少感覺疲倦,體重開始減輕,所有的衣服都不合身了。

堅持 22周純素食和健身以後, 他的體重減輕了12公斤, 之前27個不適的癥狀, 26個都消失了。血管的炎癥狀況已經符合正常人水平。血糖每天都在下降,膽固醇和血壓比服藥時還要低,但血壓相對還是較高。他看上去很健康,體型也變得很棒。

歷史上的案例:挪威人的心臟病史

影片還引用了長期被忽視一些的歷史流行病學數據。

二戰期間,德國佔領了挪威,德軍沒收了所有農戶和農場飼養的牲畜作為供應德軍的糧草,挪威人被迫吃植物性食品。而挪威人的心肌梗塞和中風的死亡率在那之前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一路飆升,1939年到達頂端,1940年德國人來了之後就開始突然暴跌,曲線一直下跌直至1945年,隨著戰爭結束,德國人走了,肉和,乳製品又回來了,中風和心肌梗塞也回來了,曲線又開始飆升。

從一定程度上,Essclstyn博士認為這也是動物性蛋白導致心血管疾病頻發的流行病學的佐證。這個結論和Campbell博士不謀而合。

看到這裡,你可能也像卡梅隆一家一樣,想要對冰箱里的肉蛋奶一棄了之了。但你有沒有覺得,無論是美國人的糖尿病,疲勞症,高血壓,還是中國人南北癌症,又或者是在佛州Joey的肥胖症什麼毛病都要「肉」來背鍋,有些太不可思議呢?

超人看動物蛋白與健康的關係

Campbell和Essclstyn博士的實驗和調查結論未免都有些以偏概全,比如:

在實驗設計上,給受試者(動物)單一的動物蛋白,但沒有對比的植物蛋白雙盲實驗。

一些通過素食改善健康的案例中,也忽略了參與者同時進行了戒煙、減壓訓練和適度運動等因素。

不同地區對癌症的流行病學研究,單純取「飲食結構」推導飲食習慣對疾病發生率的作用,而忽略了環境因素、診斷醫療水平、種族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總之一句話,其它變數沒考慮啊!而健康,從來都由整個生活方式與環境因素綜合決定。舉例來說,高血壓、糖尿病人、高風險癌症患者,過量攝入動物蛋白的同時可能還伴隨著脂肪的過量攝入,壓力因素……牽一髮而動全身,全怪吃肉怕也有失公允。

當然,片中對動物蛋白過量攝入拉警報是可取的。美國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現在都已經跨入了『營養過剩』時代,還懷抱這「吃肉長肉,喝奶補鈣」的觀念,後果可以說也會相當嚴重。

GIF/187K

說回卡梅隆的「食物選擇特工隊」

這麼說卡梅隆夫婦也是被影片煽動(誤導)的嘍?並不是,拍出《阿凡達》的卡梅隆顯然還意識到:食物可能為我們自己和這個星球帶來的更深遠的影響。

在卡梅隆夫婦建立的網站上,你還可以看到大把這樣的事實:

生產1卡路里熱量,動物性食品比植物性食品需要多消耗超過10倍的化石能源(比如更多的化肥來種植飼料)。

更多的雨林要用來養殖牲畜。自1970年代以來,已經有20%的亞馬遜雨林遭到摧毀,被摧毀的雨林所騰出的土地中80%被用於牲畜養殖。

用於餵養全世界飼養牛的穀物的總量足夠餵飽87億人類,比地球總人口還要多近20億。其中包括10億正在受飢餓折磨的人,全世界哪怕只把其中一部分御用養牛的穀物調撥給人類,那麼我們便可以消滅饑荒。

因此,選擇植物性飲食的人,除了關注個人的健康,也越來越多肩負著讓這個星球的責任,而不是對周圍的動物、水、森林,視而不見。

最後,超人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從多一點植物性飲食,多一點運動開始,說不定你也像樓下的他一樣順便把地球也拯救了呢!

GIF/798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貨拯救世界 的精彩文章:

618和雙十一之後該如何吃土?
頂級整理控告訴你:10米深坑裝不下的垃圾,兩桶兩箱就能解決

TAG:吃貨拯救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戚薇的冰箱裝滿了香水,何炅隨手拿一瓶都是古董!
剝下來的石榴皮隨手扔掉?扔掉太浪費了,放進冰箱里一年省不少錢
紮實棉花糖!薩摩耶硬塞冰箱趴好乘涼,滿臉肉全擠在一起
最近火了「變態」吉尼斯:女子輕鬆塞入冰箱打破,不小心露了啥?
薩摩耶硬擠進冰箱,滿臉肉肉全擠在一起,網友:結實的棉花糖!
俄羅斯的冰櫃村莊,冰箱成了當地的制熱家電,上廁所要帶棍子
塑料瓶剪一刀,就成了冰箱的寶貝
夏天到了,將這些零食放冰箱冷藏,饞哭隔壁小孩,比冰棍還好吃喲
拜託了,冰箱!
剛買來的白茶,可以和綠茶一起放冰箱存嗎?
一打開冰箱,家裡的小薩摩一直往裡鑽,拉都拉不出來
哈士奇拆壞了冰箱,惹的鏟屎官大發脾氣,最後找來了冰塊!
曬我46平小戶型,一進屋就是衣櫃,廚房巴掌大,冰箱擠在這兒!
吉克雋逸家的冰箱堆滿零食水果,簡直太大了,網友:像衣櫃那麼大!
男孩從冰箱拿出一罐飲料,瞬間爆炸!這些食物真的別放冰箱
小寶寶把狗狗當腳墊開冰箱偷零食,最後把自己坑了
范爺的冰箱里是面膜,你的冰箱里,是零食!
新房小,老公這樣打玄關櫃,冰箱有了個「家」,廚房是洗衣機的窩
冰箱里的「它」,是白血病的「元兇」!為了孩子的健康,趁早扔掉
《拜託了冰箱》看到那包火腿,你還管戚薇的那一冰箱的香水嗎?